最近一直在思考金錢觀的一些問題,發(fā)現(xiàn)這段時間我開始有了一些金錢觀上的轉(zhuǎn)變荆姆。
1. 匱乏
小時候家里雖然不算富裕蒙幻,但與同齡小伙伴比起來還是有些優(yōu)越感的。只不過因為父母的不安全感胆筒,我們家里總是在不斷地省錢邮破。
除了必需品,什么都不會買仆救。
我沒有零花錢抒和,想吃零食只能跟父母說。但是父母很少會買彤蔽,所以我只有在逢年過節(jié)才能吃上一些零食摧莽。
想吃糖只有過年才有,還不能無限制地吃顿痪,只能是父母給多少就吃多少镊辕。
導致我長大后很長一段時間對糖都沒有抵抗力,只要身邊有一袋糖蚁袭,我就會忍不住要把它們吃完才能罷休征懈。
2. 囤積
長大后我繼承了父母的消費觀念,買東西依然只買必需品揩悄。但是我會忍不住覺得很多東西對我來說都是必需品卖哎,我都想擁有。
所以我囤積了很多物品。每一件都是選的最實用的亏娜,最便宜的焕窝。
比如買橡皮,我不會去買那個我覺得最好看的照藻,我會買那個最便宜的橡皮袜啃。
因為對我來說汗侵,錢只能花在有用的地方幸缕、必需用的地方,也就是花在擦筆跡這個作用上晰韵。
至于是不是好看发乔,自己是不是喜歡,這都是不值得花錢的雪猪。
就這樣栏尚,我買了很多很便宜很實用的東西,我的周圍充斥著物品只恨,卻沒有什么是我喜歡的译仗。
很多東西買來之后就擱置了,根本不想用官觅。
3. 斷舍離
后來看了《斷舍離》那本書纵菌,決定不再輕易地往家里買更多東西了。
才發(fā)現(xiàn)休涤,原來以前我那么瘋狂地買很多東西咱圆,只不過是為了彌補小時候的虧欠。
而我在消費觀念轉(zhuǎn)變之前功氨,只會和父母一樣買那些盡可能便宜序苏、實用的東西,以此來減少我買東西的罪惡感捷凄。
這樣下來忱详,買來的很多東西都并不是我喜歡的。
于是跺涤,我開始在想要買東西的時候踱阿,仔細思考,這件東西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钦铁,是不是我喜歡的软舌?
還是我只是看見別人擁有,就想自己也擁有牛曹?
我對這件物品的真正感覺是什么佛点?
在放下彌補自己的執(zhí)念,但對自己到底喜歡什么還不太敏感的時候,我經(jīng)歷了一段沒有欲望的時間超营,好像突然就沒有了購物欲鸳玩,什么都不想買了。
4. 改變
慢慢地演闭,我在買東西時越來越重視自己的感覺了不跟。我越來越知道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
我開始愿意為我喜歡的東西花錢米碰,哪怕有些東西并不是實用的窝革。
但是,我的喜歡吕座、我的開心虐译,就值得我為它花一份錢。
我想吃什么就會買什么吴趴,不再考慮這個東西是不是貴漆诽。不會為了省錢就用便宜的食物去替代我當時最想吃的東西。
我會愿意花錢去買一些視頻軟件的會員锣枝,為了及時看到自己想看的電視劇或節(jié)目厢拭,為了減少廣告的干擾,有一個更好的觀看體驗撇叁。
我會買自己想要的衣服供鸠。當然,我不會為了虛榮心去買很多奢侈品税朴,因為有些奢侈品根本不符合我的審美回季。
我判斷自己是否想買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我是否喜歡正林。
我喜歡的東西可以是很便宜的泡一,也可以是很貴的。
當然觅廓,同樣的物品鼻忠,我會貨比三家,花最少的錢得到我想要的東西杈绸。
我發(fā)現(xiàn)帖蔓,不把金錢作為前提和限制,只以自己是否喜歡為出發(fā)點瞳脓,讓我明白塑娇,我值得擁有我想要的美好。
5. 分化
現(xiàn)在的我劫侧,和父母的金錢觀已經(jīng)完全分化了埋酬。
我的父母依然踐行著他們省錢的消費觀哨啃,因為只有省下錢,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安心的写妥。
他們會買最便宜的火車票拳球,不管車速快慢,不管是否舒適珍特,因為在他們眼里祝峻,是沒必要為節(jié)省時間和提高舒適度多花一份錢的。
我知道我無法強迫他們改變他們的消費觀扎筒,他們也可能很長時間都無法理解我的消費觀念莱找,因為我從他們的金錢觀轉(zhuǎn)變到現(xiàn)在也花了不少時間。
我們在彼此的消費觀念里活得舒適就好砸琅。
只不過不同的是宋距,我的父母覺得省錢很重要轴踱,而我覺得花錢更重要症脂。
我相信我有掙錢的能力,如果花錢花得很爽淫僻,又何愁沒有掙錢的動力呢诱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