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旬陡,IMF提高了美國2023年的GDP增速預測税肪,對中國的GDP預測保持不變芙扎,調低了很多發(fā)達國家的GDP增速預測
整個報告200多頁涌献,核心摘要如下:
1胚宦、環(huán)境變化
不確定的跡象表明,2023年的世界經濟在軟著路:通脹下降,食品和能源價格下降枢劝,潛在的價格壓力仍很難對付井联,一些國家的勞動力仍然緊張,加息的副作用變得明顯
人們開始聚焦銀行的脆弱性您旁,并擔憂會傳導到銀行相鄰的部門
杠桿高烙常、依賴短期資金、經營地域窄的金融機構被冒,是下一個被沖擊的目標
銀行的混亂將降低整體經濟活動军掂,銀行會減少有風險的貸款
面對提高的資金成本,銀行會更加謹慎昨悼,從而幫助正在收緊的貨幣政策
政策制定者采取有力的措施蝗锥,穩(wěn)定銀行系統
債務仍然很高,限制了政策制定者應對新挑戰(zhàn)的方法
商品價格因為俄烏戰(zhàn)爭快速飆升后率触,開始緩和终议,但戰(zhàn)爭仍在持續(xù)
中國放開COV19管制后,對相關供應鏈的破壞在減弱
全球經濟進入了一個風險階段:經濟增速處于歷史低位葱蝗,金融風險在上升穴张,核心通脹還沒有見頂
2、關于通脹
基于低的商品價格两曼,全球通脹預計將從2022年的8.7%下降到2023年的7%
潛在的核心通脹降得很慢皂甘,在一些國家仍沒有見頂,需要更多的貨幣緊縮政策
很多跡象表明悼凑,發(fā)達國家的勞動力緊缺偿枕,仍處于歷史性高度
工資上漲導致價格上漲的通脹循環(huán),是否已經失控户辫?不確定
把通脹降到目標值渐夸,大概率在2025年前難以實現
貨幣政策應該堅定的聚焦在降低通脹上
一旦通脹降到目標值,很多因素會驅動利率會降到COV19以前的水平
3渔欢、經濟預測
發(fā)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將明顯下降:從2022年的2.7%到2023年的1.3%
全球經濟增速可能下降到2.8%墓塌,是從2001年至今(全球經濟開始衰退)最低的一年(不含2020年COV19和2009年金融危機);
經濟預期下降的原因:①為了降低通脹奥额,推出的緊縮政策苫幢;②持續(xù)的俄烏戰(zhàn)爭;③增長的地緣經濟分裂
全球金融政策快速收緊垫挨,資金為了避險态坦,新興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會面臨大量的資本外流
風險保證金增加,美元偏好增加
4棒拂、預測錯誤的風險:
通脹下降的太快,導致硬著陸
金融部門的壓力被放大,并傳導到其它部門帚屉,弱化實體經濟谜诫,迫使央行重新考慮政策路徑
高借貸成本,低經濟增速導致的國家主權債務擔憂
俄烏戰(zhàn)爭加劇攻旦,推進食品和能源價格暴漲喻旷,推動通脹
地緣政治破碎化,導致產出大幅下降牢屋,包含FDI下降
5且预、應對
政策制定者可選擇的路徑很少:既能促進經濟增長,還能降低風險
現在比任何時候烙无,政策制定者需要穩(wěn)定操作锋谐、清晰的溝通
央行需要堅定其降通脹的立場,但是又要準備好各種工具來穩(wěn)定金融
為了使世界經濟的恢復截酷,有步驟的強化多邊合作必不可少:強化全球金融安全網涮拗,減輕氣候變化的危害,減少地緣經濟分裂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