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上個月BBC與中國合作上映的紀錄片《地球:神奇的一天》不州藕?
棕熊鬼畜版撓癢。
蜂鳥與蜜蜂的巔峰對決酝陈。
黃昏里床玻,浮游們熱烈地交配等。
種種畫面都讓斯汀震撼不已沉帮,但同時又覺得意猶未盡锈死。因為比起這短短的一天來說贫堰,自然界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正悄悄上演。
比如下面這部——
我們的森林 第一季
Unsere W?lder Season 1
這是一部由德國二套電視臺ZDF推出的紀錄片待牵,與《地球:神奇的一天》不同的是其屏,它講的是森林的故事。
別看這部片子說的是森林缨该,但它的好看程度一點也不亞于《地球》里的動物偎行。
不僅屏保模式不輸BBC。
圖片來源于:FIX字幕俠(下同)
它在紀錄片的基礎上還同時拍出了歷史片贰拿、科幻片的“趕腳”蛤袒。
先是歷史片。
1948年膨更,二戰(zhàn)后的柏林妙真,一架飛機從天劃過。
這是一架貨運機荚守,自從柏林被東西分隔以后珍德,一直是英美兩國給西柏林運送物資,包括煤炭健蕊、食物等菱阵。
同樣在執(zhí)行日常任務踢俄,今天這架貨運機卻有點不同缩功,因為它載的不是食物也不是煤炭而是——滿滿一堆樹苗。
Excuse me都办?樹苗嫡锌?
那年頭,連飯都吃不飽琳钉,還要想著種樹势木,除了德國人也沒誰了。
不過歌懒,也正因如此啦桌,德國現在才有了首都中心的這座森林島。
如果說這段二戰(zhàn)經歷是從人類歷史的視角來打開柏林與森林的關系及皂,那么接下來這段老橡樹的“獨白”那就恰好反過來了甫男。
老橡樹剛滿1歲時,它還是一棵嫩芽验烧,柏林也還只是個小村莊板驳。
到了60歲,德國三十年戰(zhàn)爭不久就爆發(fā)了碍拆。
等它250歲的時候若治,拿破侖開始占領柏林慨蓝。
接著它300歲了,歐洲的工業(yè)化革命正式開始端幼,周圍的同伴不斷被砍伐用作工業(yè)生產礼烈,只有它幸存下來。
373歲婆跑,一戰(zhàn)進行時济丘,它每天都在面臨被炮火燒毀的威脅。
之后又到了420歲洽蛀,肯尼迪發(fā)表演說摹迷,柏林統(tǒng)一。
到如今郊供,它500歲峡碉,正式邁入了21世紀,成為一棵樹齡最老的橡樹驮审。
從老橡樹(森林)的視角來反觀人類歷史鲫寄,看得出來,這個紀錄片從一開始就沒有按套路出牌疯淫。
更不用說接下來即將要登場的“科幻片”了地来。
說話、交流熙掺、合作……你能想象樹木也能像人一樣做到這些嗎未斑?
睜大你的雙眼,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币绩。
樹木正在向菌類植物發(fā)送消息蜡秽;
樹冠與樹根正在互相交流養(yǎng)分的供輸需求;
樹木與樹木正在進行信息互換缆镣。
這還不是它的全貌芽突,要說它最厲害的,還數它的高科技——“林網”董瞻。
“林網”即森林的互聯(lián)網寞蚌。它是由菌類植物生成的網包裹著樹根形成的,通過它钠糊,不僅菌類和樹木之間可以相互交易養(yǎng)分挟秤,樹木與樹木之間也可以相互聯(lián)系。
看到畫面中的這些發(fā)光體了嗎眠蚂?
沒錯煞聪,它們呈現的正是樹木之間的交流形態(tài)。
強大的特效加持+靈活的畫面剪切逝慧,讓斯汀一秒就想到了《阿凡達》里的奇幻場景昔脯。
當然啄糙,林網不止是可以提供信息交流,通過它云稚,樹木還可以輸送養(yǎng)分來養(yǎng)育自己的后代隧饼。
如果說菌類植物和樹木是林網的“程序員”,那么最后幫助它維修和清理的就是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安全員”——跳蟲静陈。
跳蟲負責清理樹木產生的廢物
將植物擬人化燕雁,可以說是這部片子最大的亮點。
在這里鲸拥,一個森林就是一個社會拐格。
它們有競爭也有合作。
只有長的最高得樹木才能到達樹冠層刑赶,享受最多的陽光捏浊。
當某一顆樹被病蟲感染后,它會主動發(fā)出各種訊息來警告同伴撞叨。
圖中藍色狀的發(fā)光體正是松樹發(fā)出的警告信息
甚至它們還同動物做起了買賣交易金踪。
為了不讓自己的后代都在同一個地方爭奪陽光從而影響生長,樹木還會以食物為籌碼讓動物幫它運輸種子牵敷。
同樣胡岔,為了不讓動物們占太多“便宜”,它也會嚴格控制自己的產量來牽制動物枷餐,以免動物因為食物充足而過度繁殖靶瘸。
看不出來,樹木做起買賣來也是一把好手尖淘。
不過奕锌,這樣的平衡并不能維持太久,因為村生,和人一樣,樹木也會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饼丘。
如果說一棵幼苗成長為一棵樹只需經歷被鹿吞食的威脅以及和同類競爭的殘酷趁桃。那它成年后遇到的危險就更大了,狂風肄鸽、干旱卫病、暴雨、火災典徘、蟲災……哪一樣都可以隨時致命蟀苛。
而就算逃過了這些,一棵樹最終也避免不了老去逮诲。這是自然的規(guī)律同時也是森林的生存法則帜平,因為只有老去才有新生的可能幽告。
除了森林本身,《我們的森林》還講到了人與森林的關系裆甩。
人類對樹木的砍伐冗锁,工業(yè)氣體的排放對森林酸堿度的影響以及商業(yè)操作下對樹林不合理的規(guī)劃。
的確嗤栓,人類的擴張已經越來越影響到了森林的發(fā)展冻河,在片中,它就形象地演示了一遍城鎮(zhèn)給森林帶來的變化和影響茉帅。
城鎮(zhèn)發(fā)展越快叨叙,樹木就越減少
不過,即便是看似“無害”的森林堪澎,它們也會有反擊的時候摔敛,片中就提到了一個“森林威脅論”。
令人驚訝的發(fā)現是 森林
可以非常迅速地奪回廢棄的農業(yè)用地
因此我相信 如果讓德國自生自滅
那么在100年內 森林就可以
重新奪回德國的土地
一直以來都是認為人類的發(fā)展影響到了森林的生長全封,沒想到森林有一天也可能會反撲人類社會马昙。
雖然這套“森林威脅論”發(fā)生概率很低,但它卻引出了另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刹悴。
人類與森林該如何維系關系的平衡行楞?
在拜仁州的國家公園里,森林曾遭受過一次大范圍的樹皮甲蟲侵害土匀,一大片的樹木被感染死去子房。
這時,德國就出現了兩派的意見分歧就轧。批判學家認為它破壞了大自然數十年的美景证杭,而自然保護者則認為,大自然本該如此發(fā)展妒御。
由于兩派相持不下解愤,最后人們只能白白看著,無法干涉乎莉。
表面上看送讲,只要人類干涉就能阻止蟲害的發(fā)生,樹木就能存活惋啃,但是他們并沒有這么做哼鬓,為什么?
這難道不是我們保護自然的一貫思路嗎边灭?
森林里异希,一輛砍伐機為了保持森林的“年輕化”使之滿足市場的需求,正在將剛剛成熟的樹木進行一體化的切割绒瘦、去枝称簿、剝皮扣癣。
這又是不是一種干涉和破壞?
顯然予跌,人與森林的關系已經不簡簡單單是保護與被保護的關系了搏色,它還涉及到了人類與森林之間相互尊重和平等的關系。
最后券册,斯汀想說频轿,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它們與人類一樣烁焙,都是自然進化中的勝利者航邢,只有互相扶持,才能共存骄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