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講過一句話:“行有不得奠货,反求諸己介褥。”這是一個人心胸開闊的體現(xiàn)递惋,更是德高望重之人的一種思想柔滔。遇到不如意的事會反省自己身上的問題,不輕易抱怨他人萍虽。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睛廊,人無完人,人人身上都存在著問題杉编,或多或少超全,或輕或重咆霜。倘若都向外抱怨,身邊的環(huán)境就會每天變得復雜污濁嘶朱,反之就會是另一種磁場蛾坯。所謂:“各自責,天清地寧疏遏;各相責脉课,天翻地覆「睦溃”
所以下翎,我們應該在平時的生活中養(yǎng)成一種習慣:做過一件事情,要學會反思自己身上的問題宝当。
那么如何反思视事?我們的標準是什么呢?
大多數(shù)人都會依著自己的性子來庆揩,自己做事的標準就是按照性格以及從小養(yǎng)成的行為習慣俐东。那么這個標準是否正確?我們要如何衡量呢订晌?
小孩子有疑問虏辫,會跑去讓爸爸媽媽幫忙解決問題,那么今天遇到不懂的事情锈拨,我們也要問家長砌庄,我們的家長是誰呢?是我們的老祖宗奕枢。要向古圣先賢請教娄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且具有智慧,這是中國生存了五千多年缝彬,你所賴以生存的精神食糧萌焰。從古到今幫助人們解決了太多太多的問題。所以在生活當中谷浅,有疑問就應該請教古圣先賢扒俯,在經(jīng)典當中尋找智慧,幫助我們解決現(xiàn)前生活的問題一疯。
說到改過撼玄,這是每個人必須要在生活當中做到的,因為不正確的言行舉止违施,不善的心念互纯,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糟糕不順心。所以在這一集當中磕蒲,康老師尤其提到改過的重要性留潦。
改過分為三種只盹,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兔院,從心上改殖卑。從事上改比較容易,但是堅持的時間較短坊萝,用一句鄉(xiāng)間話來講孵稽,叫拆東墻補西墻,過失東滅西生十偶,只能堅持一段時間菩鲜。
從道理上去改變自己,是又提高了一個層次惦积。人不善的行為接校,是因為心念錯了,也就是想法錯了所導致的狮崩。所以把錯誤的想法改正過來蛛勉,附帶的事情自然能改正過來。由此可知睦柴,人明白道理是比在事上盲目地改要重要得多诽凌。這個觀念一定要清楚。
古人說三日不讀圣賢書坦敌,面目可憎侣诵。這是古人的根性。在古代狱窘,大家心念良善窝趣。不善的想法要比現(xiàn)在的人少很多。在那個時候古人三日不讀圣賢書都“面目可憎”训柴。更何況我們每天忙忙碌碌,已經(jīng)沒有時間靜下心來用心學習妇拯,相比之下要比古人浮躁的程度更為嚴重幻馁。所以我們學習的時間要比古人更長。更是不能間斷越锈。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要在這個地方打井仗嗦,今天打一些,明天打一些甘凭,每天堅持稀拐,這口井很快會打出水。但是如果今天打了一些丹弱,明天停工了德撬,后天想起來了又去打一打铲咨,這個時間就要比每天連續(xù)不間斷地打井要花費更多時間。同樣的道理蜓洪,學習也是如此纤勒。康金勝老師在《了凡四訓》中講過隆檀,為什么不能夠改過摇天?是因為對道理了解得不深不透,道理通了恐仑,自然就會改正過失泉坐。真正想改過的人,一定要在明白道理上加緊用功裳仆。所以需要天天學習腕让,天天明白道理,親近古圣先賢的教誨鉴逞。這樣有利于幫助我們改正過失记某。在聽到這些端正的道理之前,可能自己的言行舉止是不受控制不受約束的构捡,聽完之后感覺到舒服了很多液南,心開意解,善惡是非的標準在頭腦中更加清晰了勾徽。錯誤的行為自然會受到約束滑凉。
我自己經(jīng)常會因為一些生活當中的瑣事無心學習,現(xiàn)在想來這個想法是錯的喘帚。人有一個正確的想法很重要畅姊。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人生觀,價值觀吹由,世界觀若未。這個觀念會直接影響我的命運。但是我每天用錯誤的想法做事倾鲫,得到的結果依然是不盡人意的粗合,不僅僅現(xiàn)在生活工作不順利,以后的人生會為現(xiàn)在的愚昧無知而買單乌昔。所以想要改變命運隙疚,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要抓緊時間學習磕道。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供屉。如果工作繁忙,為了養(yǎng)家糊口,這是人之常情伶丐,但也要在空余的時間抽出半個小時靜靜聽課悼做,進而反省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問題,長此以往堅持撵割,才會達到轉變觀念贿堰,對道理透徹明了,進而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啡彬,擁有一個幸福人生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