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耙、跟著張文質(zhì)走自己的路
7月26日铲球,第7期張文質(zhì)寫作研修班正式開啟稼病。首先是特別的開班儀式。
主持人藍淑榮老師說自己是張文質(zhì)寫作研修班永不畢業(yè)的留級生援制。我笑了芍瑞,這樣的留級生不少,我也是其中一個妥凳。此處的"留級生"說起來還帶著幾分幸福感答捕。
李曉霞院長致辭拱镐,她帶大家回顧了寫作研修班的前世今生痢站,重點介紹了總導師——張文質(zhì)老師。也把現(xiàn)場的同學一一作了介紹岳枷。說出了大家的心愿:"以寫為師呜叫,一路同行空繁。"
皮孟玲校長分享了三個關鍵詞"歡迎、成長朱庆、未來"內(nèi)涵豐富盛泡。她提到一位校長的五得——“看得長遠,想得清楚娱颊,說得明白傲诵,寫得出來,做得到位”箱硕,也給了大家一個努力的方向拴竹。
開班儀式后是總導師——張文質(zhì)老師帶來的《我從26年教育寫作中歸納出來的六個關鍵詞》的主題講座剧罩。
哪6個關鍵詞呢栓拜?
1.傾訴者
我與他(它、她);我與你;我與我
2.筆調(diào)
拒絕大詞;拒絕“媚詞”;拒絕庸常之詞
不用套詞惠昔、流行語;少用成語幕与,生僻之詞
平易而又復雜,樸素而有詩意
3.問到底
獨立的立場體現(xiàn)在問題之中;凡事都遵循“想得快镇防,說得慢啦鸣,反復想,想到明白為止”的原則;從“張三點”到“張三豐”
4.掉書袋
努力成為一個“不屈不撓的博學者”;努力至少“讀透”一位作家;從“不動筆来氧,不讀書”到“不引用赏陵,不寫作”
5.漫游者
遇事必想饼齿,時時在想;第二種“身份”,另一個“身體”;四室蝙搔、邊界、困境考传、宇宙
6.架構(gòu)師
第1個關鍵詞——傾訴者吃型。張文質(zhì)老師用了近一半的時間進行闡釋。這也是他的習慣僚楞,他的分享勤晚,一般都喜歡把某個點講透,而其他點只是輕輕地帶過泉褐。
他把"傾訴者"作為第一個關鍵詞赐写,說明這個詞是關鍵中的關鍵。
能夠當一個傾訴者有多重要膜赃?
張老師說:"當你開始表達的時候挺邀,你就不在底層之中。;當你愿意表達的時候跳座,你就成為一個追求幸福的人;當你有表達的自覺的時候端铛,你已經(jīng)是個成功的人。 "
我們也要有問到底的執(zhí)著疲眷,"問下去禾蚕,問下去,再問下去狂丝,生命的真相就被問出來了"换淆,我想這或許也是文質(zhì)說開播兩年多來仍精彩不斷的原因之一吧。同樣的話題越說越深刻几颜,越說越接近本質(zhì)倍试。
張老師提到的"令人敬畏的單調(diào)"也給了愛好寫作的老師以啟發(fā)。教學生活幾乎幾十年如一日菠剩,顯得有點單調(diào)易猫,但當我們持續(xù)關注、記錄具壮、思考孩子們的成長問題准颓,這種單調(diào)也就孕育出了精彩。
張老師的分享棺妓,現(xiàn)場感很強攘已,他的很多話題都可以跟現(xiàn)場聽講的老師對接起來。所以就算他分享的是同一個主題怜跑,在不同的場合都會有不同的內(nèi)容样勃。
張老師的很多書吠勘,并不是寫出來的,而是說出來的峡眶。因為他具備了隨時隨地說的能力剧防。最關鍵的是,不管是書籍辫樱,還是現(xiàn)場的演講峭拘,都給人很有對象感。
就是說狮暑,不管他的演講鸡挠,還是他的書籍,雖然面對的是全體搬男,是眾多人拣展,但你用心聽的時候,你認真看的時候缔逛,常常會覺得這就是專為你而說备埃,是針對你講的。
張老師的分享译株,技巧性的不多瓜喇,但如果認真聽他的分享,那就特別有力量感歉糜。他可以幫助你發(fā)現(xiàn)那個有潛能的乘寒,優(yōu)秀的自己。
這就像看一條寬闊的流水匪补,當你漫不經(jīng)心時伞辛,你看到的是幾乎靜止的水面。當你用心去觀察夯缺、去感受的時候蚤氏,底下就有一股強大的暗流。張老師的分享踊兜,總能激起認真參與者心底的那股成長的暗流竿滨。所以參加幾期寫作研修班的藍園長才會有這樣的感慨:"我是被活動救活的那個人。"
就像每種花有自己的花期捏境,每種樹有自己的成長規(guī)律于游,每個人的成長與收獲也是不同的。他需要重要時間垫言,重要事件贰剥,重要人物,更需要你自己獲得的那個重要的領悟筷频。參加完活動蚌成,你如果能馬上完成一本書前痘,那是最好的。如果暫時還沒有頭緒担忧,那你不要緊芹缔,堅信某一天,自己一定能夠完成涵妥。
跟著張文質(zhì)走自己的路乖菱,遇見更好的自己。
下午是李曉霞老師帶來的《如何出版一本富有生命氣息的書》蓬网。主要從五方面進行的分享:
寫作之路;寫作指南;常見的寫作困境;為什么是“生命之書”;尋找每一個人的生命之書。
劇透了她的新書——《我看見了教育的星辰大吼睦眨》帆锋。分享了不少鮮為人知的故事。她分享的16個字的寫作指南"獨立精神禽额,深度思考锯厢,真誠寫作,準確表達"脯倒,值得每一位想寫作的老師深思实辑。
曉霞的分享用了張文質(zhì)老師書中很多的句子。用她的話說藻丢,我們每個人成長的問題剪撬,幾乎都能在張文質(zhì)老師書中找到答案。
曉霞是一個非常認真的閱讀者悠反,她分享了自己是如何閱讀張老師的書的残黑。她把張老師書中一些金句摘抄,記錄在手機筆記上斋否,隨時拿出來閱讀思考梨水。
這幾年,曉霞的成長有目共睹茵臭。在今年疫诽,她也完成了自己的生命之書,令人敬佩旦委。
相信有更多的人奇徒,在張老師的影響下,成為更好的自己社证。也相信逼龟,張老師想助力100位老師出100本書的愿望,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實現(xiàn)追葡。希望到時腺律,其中有一本是我的奕短。
二、書都不會讀匀钧,你還想成功
7月26日翎碑,閱讀《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全書之斯。
最近一直在啃讀《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的大道理》日杈,基本上每天閱讀一個話題,10來頁左右佑刷,一篇筆記莉擒。差不多一個月可以把這本書讀完。上個月我也用同樣的方法瘫絮,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閱讀了《現(xiàn)代極簡教育技術》涨冀。我挺享受這個閱讀過程的。
今天晚上為什么沒有繼續(xù)閱讀這本書麦萤,而是改讀了這本《書都不會讀鹿鳖,你還想成功》?主要是源于范葦老師的一個閱讀教練實戰(zhàn)活動壮莹。
這一次閱讀教練實戰(zhàn)活動翅帜,我們準備做4次訪談,昨天主要對我的閱讀經(jīng)歷命满,閱讀現(xiàn)狀涝滴,閱讀習慣,閱讀方法做一個全面的了解周荐。今天是根據(jù)昨天的訪談結(jié)果狭莱,制定21天的閱讀訓練方案。根據(jù)方案概作,這21天里腋妙,我大約需要完成近10本書的閱讀量,其中一本要求精讀讯榕。
昨天范老師為我進行了閱讀速度的測試骤素,我一分鐘閱讀量約1000字。范老師說這種閱讀速度算是比較快的愚屁〖弥瘢快速閱讀是大量閱讀一個很好的條件。而大量閱讀后的精讀會更有意義霎槐。
我知道自己閱讀一般的文字送浊,速度是很快的,一篇一兩千字的文章丘跌,我一兩分鐘就可以讀完并判斷是否有推廣的價值袭景。
我有這個閱讀速度唁桩,主要是來自于大量的實戰(zhàn)。教育行走活動耸棒,我是資深志愿者荒澡,做著各種雜務。每屆活動与殃,都需要閱讀大量的文稿单山。活動前閱讀申報者提交的教育隨筆幅疼∶准椋活動的過程中和活動后也有大量的文稿需要我去閱讀,并篩選出一些有特色爽篷,有亮點的文稿進行推送躏升。事情多時間又緊,幾年下來狼忱,我的閱讀速度的確提升不少。
我一直很感謝教育行走活動一睁,感恩張文質(zhì)老師和謝云老師钻弄,讓我始終保持著一種比較積極的生命狀態(tài)。沒想到力所能及地幫忙做著公益活動者吁,還意外收獲了速讀這項技能窘俺。我有種預感,這項技能用得好复凳,我的出書夢會更快實現(xiàn)瘤泪。
不過我平時的快速閱讀,主要還是以普通文章為主育八。遇到書籍对途,我一般都讀得特別慢,基本上一本書都要讀10天以上髓棋,有的要閱讀近一個月時間实檀。
今天的訪談,我們制定了閱讀計劃按声。按照計劃,第1周是快速閱讀訓練期,我今天應該閱讀一本書叔磷。聽介紹拇泣,《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不錯渐裂,也適合快讀豺旬。這個書名聽起來也很有趣钠惩,很有意義。所以我決定閱讀這本書哈垢。
這本書作者是來自韓國的二志成和鄭會一妻柒,譯者是馮適宜。全書200多頁耘分,近10萬字举塔,我花了一個多小時看完。
閱讀完這本書求泰,感覺真的很爽央渣。
首先是閱讀的成就感。以前閱讀到書籍我都習慣把速度放慢下來渴频。這一次芽丹,一天一本書,居然輕松讀完卜朗。特別有成就感拔第。
其次是閱讀的內(nèi)容。這本書讀起來還算是比較輕松的场钉,主要講述了幾個人的閱讀故事蚊俺。他們因閱讀而改變,因閱讀而變得幸福逛万。這種讀書的意義感給愛讀書的我多了一份信心泳猬。
還有一點是習得了一些方法。100天閱讀33本書宇植,這個看似很難完成的任務得封,因為有些助力,主人公洪鎮(zhèn)洙完成了指郁。后來的一年閱讀100本書忙上,再到一年閱讀365本書。還有100天采訪10位CEO并整理出資料坡氯。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晨横,因為方法得當,洪鎮(zhèn)洙也完成了箫柳。并完成了蛻變手形。
當看到書的附錄一,5位“1年讀365本書”的成功者讀后感悯恍,我想到了我們的"教育行走一起寫吧"挑戰(zhàn)300天活動成功者的感悟库糠。剛開始,可能覺得很遙遠,甚至覺得不可能瞬欧,但當一點點做起來贷屎,難度也沒那么大。而且用心完成的艘虎,都表示收獲不小唉侄。
當然,要想閱讀效果好一點野建,還是需要有一些方法的属划。比如除了用眼看還要用心去想,不是為讀書而讀書候生,而應該帶著問題閱讀同眯、邊讀邊實踐。就是把閱讀變成行動唯鸭。
好的閱讀也需要層層推進须蜗,第1次的閱讀是隨意挑選33本書,這算是激起自己閱讀的興趣目溉,保持閱讀的信心吧明肮。第2層次的時候,已經(jīng)是聚焦自己的專業(yè)進行專業(yè)閱讀缭付。第3層次晤愧,是拓展閱讀,也是把自己閱讀的書籍跟自己的工作聯(lián)系起來蛉腌。
今天讀完這本書,更堅定了我的一個想法——不管是閱讀和寫作只厘,要做好烙丛,都需要有一個量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