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了一個靈感修好了腦子的一部分,也順便回答唐老師的問題忙干。
關(guān)于認知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時期對同一個事物的不同看法與做法上祈∨嘧瘢或者叫做算法。不同人有不同人的算法登刺。
說到認知就想到幾個人際交往中有趣的互動籽腕。
一個叫認同感。
我們通過話語與人溝通最終就是想解決認同感這個問題纸俭,被認同皇耗,就會心情歡暢,感覺找到同類揍很,有默契郎楼,心有靈犀,惺惺相惜窒悔,相見恨晚呜袁,自己價值感也得到提升。如果意見相左简珠,就會力圖去說服對方阶界。
所以另一個互動叫改變(對方)
人類折騰最久最苦悶的一件事就是忙于改變他人,包括改變世界聋庵。
大道理都懂膘融。
落實到簡單的人際交往實踐卻常常入戲太深。
一方常常會因?qū)Ψ街肛?zé)自己過于固執(zhí)而不能釋懷祭玉。
另一方會因為自己觀點或需求不被認同未被滿足而耿耿于懷氧映。
崔永元曾經(jīng)說過說話的最高境界就是自言自語,自得其樂攘宙,不求認同屯耸,也不去辯論拐迁。
三毛說過朋友之間親人之間都沒有權(quán)利向?qū)Ψ揭笫裁雌谠S什么。
我們總是對對方寄予過高期待疗绣,需要在他人身上求認同线召,其實,真的大可不必多矮。我就是我缓淹,你就是你,無需改變塔逃。
我們完全不必因被貼了固執(zhí)的標簽而不肯放過自己讯壶,只要我們沒有用自己的固執(zhí)去綁架他人的認知。
你們也無需因為我的固執(zhí)而對我不滿意湾盗,只要我并不曾干涉過你認知中與我相左的固執(zhí)伏蚊,也未曾試圖去改變你的生活。
每個人有權(quán)掌管自己的生活乃至生命格粪,我們的認知從未出生前可能就已經(jīng)有差異了躏吊,讓我們彼此欣賞尊重這點不同,世界就很和諧了帐萎。
讓我們與自己和解
讓我們與他人和解
讓我們與世界和解
從此不再說服什么
從此不想改變什么
從此不為他人做決定
心安好
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