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盗迟,為國慶生興奮了一天。今兒個熙含,老老實實在家備課罚缕。備課,著實是個燒腦的活兒怎静。磨課的滋味邮弹,誰嘗誰知道。
轉載李竹平老師的一篇文章蚓聘,換換腦子腌乡。
? ? ? ? 別把單元“語文要素”用成了“雙刃劍”
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每個單元都有明確的“語文要素”,簡單地說就是每個單元都有明確的重點學習目標或粮。從三年級開始导饲,每個單元都會有一個導語頁捞高,導語頁右下方的兩句或三句話氯材,分別指明的就是單元閱讀訓練要素和習作訓練要素。有了明確的閱讀訓練要素硝岗,教師就知道單元內的幾篇課文主要是用來學習什么的了氢哮,或者是學習一種讀書理解的方法,或者是學習一種常用的閱讀策略型檀,或者是習得某種語文知識冗尤,或者是訓練某項閱讀能力……有了明確的表達訓練要素,就是有了單元習作的重點目標和重要評價標準胀溺,寫什么練什么清楚明白裂七。
有了明確的語文要素,教學就有了明確的目標仓坞,課堂學習就有了著力點背零,不至于稀里糊涂地“教課文”,或者由著老師的性子“跟著感覺走”无埃。例如徙瓶,策略單元中的課文,主要是用來學習具體的閱讀策略的嫉称;編排在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民間故事侦镇,主要是用來學習創(chuàng)造性復述故事以及提取信息縮寫故事的;習作單元的文本主要是用來以讀促寫的……教師圍繞單元語文要素的落實選擇學習內容织阅,設計學習活動壳繁,應該是使用統(tǒng)編版教材的必然選擇,至少可以保證課堂教學不會走錯了方向。例如闹炉,《賣火柴的小女孩》被編排到了三年級的童話單元伍派,單元閱讀訓練要素是“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那么剩胁,引導學生發(fā)現和感受文本中最豐富诉植、精彩的想象,就是教學的應然選擇昵观,而不至于將教師深邃的文學性解讀(結構晾腔、對比、主題等等)所得都帶到課堂上啊犬,把三年級的小朋友給整蒙了灼擂。
但是,在抓住單元語文要素這一首要學習目標的同時觉至,是否還有其他適切的學習目標需要同時落實剔应,很多教師就有些茫然了。一旦茫然语御,就有可能將語文要素用成了“雙刃劍”峻贮,過度拘泥于語文要素,而忽視了基礎性目標和與文本特性密切相關的应闯、其他適切的學習目標纤控。如何做到盡量避免將語文要素用成“雙刃劍”?這是語文教師需要思考并進行實踐探究的重要課題碉纺,關系到學生的語文學習生活是被一個個語文要素給定義了船万、僵化了,還是在落實語文要素學習的同時骨田,體驗到了語文學習的豐富性耿导、創(chuàng)造性和成長的多樣性。
? ? ? ? ? ? ? ? ? 1
隨著年級的升高态贤,基礎性目標成為了落實單元語文要素的基礎舱呻,應該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認認真真、扎扎實實落實抵卫。
哪些是基礎性目標狮荔?課文學習中的識字寫字學詞,豐富語言積累介粘,朗讀等殖氏,都屬基礎性目標。識哪些字姻采,寫哪些字雅采,積累哪些詞語,課文后面的識字表、寫字表婚瓜,教材后面的詞語表等宝鼓,已經清清楚楚地呈現了出來;至于朗讀巴刻,初讀時是為了讀正確愚铡,讀通順,進而是為了幫助理解和表達理解胡陪。這些基礎性目標的落實沥寥,課堂上花的時間可能很少,字詞學習的板塊柠座,往往只涉及教師梳理出的重點字詞邑雅,要么是易出現錯誤的,要么是對理解文本內容很關鍵的妈经。怎樣保證學生扎扎實實落實了這些基礎性目標呢淮野?要讓學生養(yǎng)成認認真真預習的習慣,要精心設計預習單吹泡,要在鞏固練習中進行檢測骤星。課堂上與基礎性目標落實有關的學習活動,既要與預習要求相呼應荞胡,又要成為課堂整體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妈踊,設計更要有心——有匠心。例如泪漂,字詞聽寫,可以與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結合起來歪泳,分組聽寫萝勤;朗讀檢查,短文可以分自然段檢查全篇呐伞,長文要選擇關鍵性的句段敌卓,或者是不容易讀好的,或者是有表達特色的伶氢,或者是對課文理解有幫助的趟径。
習作中,做到語句通順癣防,意思表達清楚蜗巧,有連貫性,書寫工整干凈等蕾盯,從三年級開始幕屹,幾乎都成為了基礎性目標,單元表達訓練要素不再提及,習作要求中也很少涉及望拖。不再明確提出來渺尘,一是這些目標應該在低年級寫話訓練中,曾經作為重點目標提出過说敏,二是應該成為學生自覺的品質追求鸥跟。但是,學習實踐中盔沫,總會有很多學生在這些基礎性的目標要求上存在問題——這不難理解锌雀,因為習作中要表達的意思越來越復雜,需要的語言越來越豐富迅诬,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腋逆,總會有學生在習作時顧此失彼,進而影響習作水平的整體發(fā)展和提升侈贷。這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學生實際惩歉,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個性和共性問題,進行個別輔導或在作文講評課上對共性問題進行針對性引導俏蛮。
2
每一個文本撑蚌,尤其是經典文本,都是一個獨特的學習對話的主體搏屑,蘊含有獨特的語文學習價值争涌,應成為落實單元語文要素之外不可忽視的學習目標±绷担可以認為亮垫,統(tǒng)編版教材以“語文要素”統(tǒng)領單元文本學習的編排思路,從編排意圖和實際呈現形式上伟骨,將所有課文都定位成了“例子”——落實閱讀訓練要素的“例子”饮潦。王榮生教授曾經將教材文本分成四類:定篇、例文携狭、樣本和用件继蜡。雖然很難明明白白地將統(tǒng)編版教材中的選文分別歸屬于哪一類,但從“用課文教什么逛腿、學什么”的角度分析考量稀并,還是可以有個大致的定位。策略單元中的課文单默,大致可以看作“用件”碘举;習作單元中的課文,還有文體閱讀單元的課文雕凹,大致可以看作是“樣本”殴俱;剩下的政冻,大致都屬于“例文”了,“例文”是“為相對外在于它的關于詩文和讀寫詩文的事實线欲、概念明场、原理、技能李丰、策略苦锨、態(tài)度等服務的”(王榮生《語文課程論基礎》278頁),這正好與編寫統(tǒng)編版教材的專家對“語文要素”的解釋相吻合趴泌。那么舟舒,“定篇”呢?“定篇”相當于經典嗜憔,文本本身就是語文課程學習的對象秃励,學習的目的在于傳承文化,掌握文本本身吉捶,一般在“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為“必學篇目”夺鲜。統(tǒng)編版教材中,似乎除了古詩詞呐舔,就沒有這樣的“必學篇目”了币励。“定篇”是不可以隨意替換的珊拼,如果《去年的樹》可以用《賣火柴的小女孩》來替換食呻,《冬陽·童年·駱駝隊》可以用《月是故鄉(xiāng)明》替換,它們就都不可能是定篇了澎现。
這樣一來仅胞,有兩點需要探討。其一昔头,那些幾乎被約定為“經典”的選文饼问,如《花的學校》《祖父的園子》《窮人》《少年閏土》揭斧,還有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古典名著節(jié)選)和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外國文學作品)等,除了用作“例子”峻堰,是不是應該成為教室母語課程中的“定篇”讹开,不僅課堂內將文本本身作為學習的對象,課下也著力閱讀欣賞和探究捐名?其二旦万,被選編進具體單元的古詩詞,除了的確一眼就能看出與語文要素的落實有積極聯系外镶蹋,是否更應該當作定篇來對待成艘?況且赏半,有的古詩詞與語文要素的落實并沒有多大聯系,比如淆两,《贈劉景文》根本就不是一首寫景詩断箫,卻放在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了——就因為詩中寫了秋景而已。
是的秋冰,定篇仲义,或者說經典,都是具有“語文要素”之外的獨特學習價值的剑勾,經典意象埃撵、文化內涵、作品特色虽另、社會影響等等暂刘,應全面解讀,并選擇適合學生浸潤捂刺、探究的角度深入其中谣拣,涵詠品味,沉淀于心叠萍。這就需要教師有“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的敏感和自覺芝发,甚至需要“責任意識”。學習這一類課文苛谷,一般不可以只停留在課文和節(jié)選本身辅鲸,要拓展至整本書或作者的相關作品。教師不可以被單元語文要素束縛了手腳腹殿,而讓學生只能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独悴。
? ? ? ? ? ? ? ? ? 3
策略單元,學習閱讀策略是單元學習的重點目標锣尉,但掌握閱讀策略的目的是為提升閱讀能力和品質服務的刻炒。
策略單元,最容易讓教師只盯著閱讀策略的學習自沧,而忽視了掌握閱讀策略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坟奥、更有效地服務于閱讀目的的實現,結果在課堂上始于策略拇厢,也止于策略爱谁。教師要讓自己的教學思考進一步,例如孝偎,學習提問策略访敌,要追問:學生為什么要學習和掌握提問策略?當然不僅僅是為了學會從不同角度提問或者能判斷問題的價值衣盾,而是以“會問”促進“會讀會學”寺旺,得到更加豐富和有用的閱讀收獲爷抓。
所以,策略單元的目標定位阻塑,以閱讀策略學習為核心蓝撇,還要將閱讀策略所服務的閱讀目的在課堂上清晰地呈現出來,讓學生用策略來解決閱讀中的問題叮姑,在策略運用的實踐中感受掌握具體閱讀策略的意義和價值唉地。
4
單元語文要素的學習,不一定始于此單元传透,更不能止于此單元耘沼,一定要在能力習得、習慣養(yǎng)成朱盐、方法掌握群嗤、知識建構的過程中不斷運用,直至內化和自動化兵琳。
每個單元都有明確的閱讀訓練要素和表達訓練要素(還有識字寫字狂秘、口語交際等方面的訓練要素),一個單元學習結束躯肌,下一個單元的語文要素就變了者春,換了,這就容易給教師一個錯覺清女,以為一個單元學結束了钱烟,單元語文要素落實的任務就完結了。如果教師有這種無意識的錯覺嫡丙,學生的語文學習就會被一個個語文要素肢解得支離破碎拴袭,就無法進行知識、能力曙博、習慣拥刻、方法等的自組織,語文綜合素養(yǎng)和品質的提升就成了“靠天收”的偶然了父泳。
使用統(tǒng)編版教材般哼,語文教師更要心里有桿秤,用來隨時或常常稱量一下每個單元語文要素落實的情況惠窄∈潘“學習用批注的方法閱讀”,這個單元之后睬捶,學生會用批注方法嗎?學生常用批注方法嗎近刘?“通過人物的動作擒贸、語言臀晃、神態(tài)體會人物的心情”,學習這個單元之前介劫,學生有過這種閱讀自覺嗎徽惋?學習這個單元的過程中,學生運用這種方法的能力得到提升座韵、運用這種方法的習慣更加自然了嗎险绘?以后,遇到寫人的文章誉碴,學生會通過人物動作宦棺、語言、神態(tài)來感受人物心情嗎黔帕?能與人物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代咸、理解文本內涵嗎?尤其是成黄,下一個單元也是寫人記事的文章呐芥,但要落實的語文要素變了,“通過人物的動作奋岁、語言思瘟、神態(tài)體會人物的心情”要不要遷移運用到新的單元課文學習中呢?只有教師關注了這些問題闻伶,在教學中滲透關聯滨攻、發(fā)展和運用意識,學生才會將不同單元學習到的知識虾攻、方法铡买,習得的能力,養(yǎng)成的習慣等“隨身攜帶”霎箍,不斷運用與閱讀實踐或表達實踐奇钞,才是真正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漂坏。
語文教師想得透一點景埃,教材的價值發(fā)揮一定會大一點。這是肯定的顶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