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紀律
蒙臺梭利認為,自由和紀律的關(guān)系啃憎,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婶博。如果你希望培養(yǎng)自律的孩子,就需要盡可能地給予他自由荧飞。我們是改革開放后成長起來的自由的一代凡人,很多的家長還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大部分的家長都已經(jīng)能接受這個觀點:愛他叹阔,就請給他自由挠轴。
只是,在現(xiàn)實中我們發(fā)現(xiàn)耳幢,和“翻硬幣”不同岸晦,孩子的成長不是把自由的一面翻過來就變成自律那么簡單的過程。高舉自由的大旗睛藻,我們在中間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心里斗爭启上,我們甚至要面對很多來自外界、來自長輩異樣的眼光店印。深夜輾轉(zhuǎn)反側(cè)冈在,無數(shù)次我們在心里忐忑:我是不是養(yǎng)了一個熊孩子?我是不是對我的孩子過度放縱了按摘?自由包券?自律?還是放縱炫贤?
最好的答案溅固,就在孩子身上。
弗洛伊德稱第一年為口唇期兰珍,將嬰兒喂飽侍郭、滿足嘴巴的需求最重要。埃里克森相信,嬰兒期健康和照顧他的人息息相關(guān)亮元。一位支持孩子發(fā)展的母親可以迅速和敏感地減輕嬰兒的不適汰寓。比如,她在喂食時溫柔地抱著嬰兒苹粟,耐心地等待有滑,知道嬰兒吃到足夠奶水,而當嬰兒表現(xiàn)出對乳房或奶瓶興趣下降時給他斷奶嵌削。讓我的一位朋友下定決心當全職媽媽的原因毛好,就是她發(fā)現(xiàn),孩子在睡覺的時候苛秕,會下意識地傾斜肌访。一開始,她以為這是無意識的艇劫,但是后來她發(fā)現(xiàn)吼驶,無論她睡在哪一邊,孩子都會下意識地靠近她店煞。她就明白到蟹演,孩子真的太需要她了!每次回想起這個故事顷蟀,我真的覺得酒请,母親和孩子之間心心相依的感覺,外人真的很難體會鸣个。
可是有的父母會發(fā)現(xiàn)羞反,一歲以內(nèi)的孩子,并不如我們想象中“單純”囤萤。他們有時候昼窗,好像會故意討好你,對你笑涛舍、伸手讓你抱澄惊。有時候,當事情不如意的時候做盅,會生氣地大叫缤削,讓你無奈。有時候他們會故意摔東西吹榴,或故意做出一些動作,想看看我們的反應滚婉⊥汲铮或者,好像他們就是知道我們在想什么,故意不去配合远剩。
孩子天生不是一張白紙扣溺,越小的孩子越是能敏感地覺知:哪些人是值得信任的、哪些人需要躲避瓜晤。他們每天都在觀察锥余,每天都在學習,都在探索什么行為會引發(fā)環(huán)境或者其他人的哪些變化痢掠。一個孩子在大叫驱犹,如果是我,我會跟著一起大叫足画。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雄驹?如果我們妨礙到別人,那么小的孩子淹辞,我總能找到可以讓他盡情大叫的地方医舆,只要對孩子說:“在剛才的地方大叫會吵到別人,現(xiàn)在你可以盡情地做你想做的事情象缀∈呓”如果是在火車、飛機這種毫無選擇余地的密閉空間央星,那么就需要動動腦筋娃胆,馬上找到一個方法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面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等曼,盡可能地表達你的愛里烦,盡可能地展現(xiàn)你的可信賴,比什么都重要禁谦。
沒有父母能夠完美地滿足嬰兒的需要胁黑,很多的因素在牽扯著父母的精力。要相信州泊,和諧和充滿深情的父母能幫助孩子建立對世界的信任丧蘸。信任的嬰兒預期世界是好的和令人滿意的,因此他對探險感到自信遥皂,并探索周圍世界力喷。不信任的嬰兒會從人們和周圍的事情中退縮,以此來保護自己演训。
第二年弟孟,孩子進入學步期。最大的考驗是自主性的發(fā)展样悟。如果我們能給孩子提供合適的指導和合理的選擇時拂募,這一沖突得以順利解決庭猩。一名自信、安全的2歲孩子不僅被鼓勵使用洗手間陈症,而且被鼓勵使用勺子吃飯和幫忙撿玩具蔼水。當他嘗試這些失敗時,父母不會指責录肯,而是用容忍和理解來對待他對獨立的堅持趴腋。出發(fā)前,給他額外的五分鐘完成游戲论咏,當他試圖自己拉拉鏈的時候优炬,耐心地等待。
但是潘靖,有時候穿剖,父母們會誤解“自主性”的發(fā)展,認為讓孩子自己選擇并自己承擔后果就是理想的做法卦溢『啵可是,首先单寂,孩子沒辦法對自己的能力有準確的預估贬芥,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父母需要對孩子的選擇有一個預估宣决,了解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蘸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讓孩子盡可能地接近成功尊沸。其次威沫,當我們說:“你自己選擇的、你要自己收拾干凈洼专!”無形中棒掠,會向孩子傳遞這樣的一種信息:“看吧!看你下次還會不會這么做屁商!”無形中烟很,我們其實是在懲罰孩子。無形中蜡镶,我們會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對立面雾袱。
永遠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家是每個人最溫暖的歸處官还,最堅實的后盾芹橡。當孩子面對困難,我們就是他們最后的陣地妻枕。不管孩子多大僻族,他們都需要我們的支持粘驰。一句“沒關(guān)系屡谐!我們一起想想辦法”對孩子而言是最有力量述么。
要讓孩子明白社會規(guī)則并遵守社會規(guī)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大腦的發(fā)展是必不可少的愕掏,額葉是自我控制的區(qū)域度秘,但也是發(fā)展最晚的大腦區(qū)域,就像那些圍起來被修建的馬路饵撑,盡管周圍已經(jīng)堵得水泄不通剑梳、事故頻發(fā),但施工隊就是不著急滑潘。度過青春期垢乙,一直到25歲,這項工程才可能完工语卤。他們必須要明白追逮,自己是獨立的個體,自己的行為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粹舵。并且钮孵,他們必須有記憶的能力,記得你告訴過他眼滤,什么可以巴席,什么不可以。
孩子的自我控制诅需,會在18個月漾唉,隱隱出現(xiàn)一絲痕跡,加上語言的發(fā)展堰塌,自我控制能力會更好一些赵刑,一般女生的自我控制會比男生發(fā)展得早。但是蔫仙,哪怕是新生兒料睛,當他出現(xiàn)一些不恰當行為時,我們依然能夠告訴他:“NO摇邦!”用溫和的方式告訴他為什么這是“不恰當”的恤煞,尤其是傷害他人的行為。一些孩子喜歡趴在媽媽身上睡覺施籍,但是可能會咬媽媽居扒。孩子是天生的探索者,也許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丑慎,他咬了一口喜喂,發(fā)現(xiàn)竟會引起你強烈的反應瓤摧,他會感到興奮。孩子這么小玉吁,我們無法用語言和他進行很好的溝通和交流照弥,但我們依然可以通過表情來表達我們的難過,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被咬的動作是不允許的进副。當然这揣,當他咬了你,你需要及時轉(zhuǎn)移他的位置影斑。孩子可能需要長達幾個月的重復才會突然理解:原來你不希望他做這件事给赞。
孩子是通過觀察并內(nèi)化來學習社會規(guī)則的,懲罰性的教導無補于事矫户。有的家長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片迅。可如果你認真回想一下皆辽,當年你被打的時候柑蛇,你深刻認識到的是“我錯了”,還是“不要打我了膳汪,我錯了唯蝶?”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認識。在這種模式中成長起來的你遗嗽,感受是什么粘我?
我們常常受困于很多觀念,認為只有“這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方式痹换。我們之所以常常懷疑“自由”的力量征字,懷疑自己的做法,就是因為我們從來都沒有真正地了解過我們面前的這個孩子娇豫,了解他的發(fā)展匙姜、了解他的需要、了解他的獨特性冯痢〉粒“紀律”不是空中樓閣,不能憑空而來浦楣,“自由”和“紀律”也不是簡單的“只要····就···”的關(guān)系袖肥。我們常常需要在過程中問自己:當前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振劳、想做什么椎组、需要什么。就像蓋房子一樣历恐,“自律”上的一磚一瓦寸癌,都是我們和孩子一起搭建起來的专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