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曾是網(wǎng)絡用語屁倔,用于形容人們遭遇挫折后,不能用正確的狀態(tài)去面對挫折的情況叉趣。網(wǎng)絡用語的一大特征就是來的熱烈泞边,消弭的迅速,在神馬都是浮云已經(jīng)曾為浮云的時候疗杉,玻璃心卻沉淀為日常用語的新詞匯阵谚。這也恰恰證明了人們玻璃心出現(xiàn)的頻率,與人們對這“如何面對挫折”的關注度烟具。
“如何面對挫折”這是一個反復被人談及卻又始終沒辦法很好解決的話題梢什,導致這樣的一種矛盾正是因為人們往往迫于解決問題,卻沒能很好詮釋分析問題本身——為何人們往往不能用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挫折朝聋,或者說為何人們總是有一顆玻璃心嗡午?
來自于佛洛依德派的解釋
不敢用自己有限的知識和見識去擅自給出答案,因此在網(wǎng)上搜索了諸多與之相關的文章但都覺得是浮與表面冀痕,沒有給我很深處感想荔睹。直到看到一位佛洛依德學派的心理大家所寫一篇文章,深為此這位心理學家的洞見由衷的佩服言蛇,在這里我會用自己的語言轉(zhuǎn)述一下僻他。
他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都有全能自戀,像是嬰兒那樣餓了就有人給食物腊尚、困了就直接睡中姜,自己想法都能得以整個世界的配合,自己就是掌控世界的神跟伏。用在脫離幼兒時期的人身上,我個人的理解是發(fā)出某種期望翩瓜,且認為世界一定會回應這種期望受扳。
現(xiàn)在醫(yī)院之所以這么多的醫(yī)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人們覺得只要去了醫(yī)院交流費用兔跌,就一定能把病治好勘高。可是這個世界本身就存在著各種不確定,即便當代最好的醫(yī)療體系都無法保證能準確治療每個患者华望。當這種不確定性降臨在個人身上時蕊蝗,人們就不能接受,也就進去了下一個階段赖舟。
既然作為世界神這個妄念破碎蓬戚,那么就想成為魔破壞一切,也曾為自戀性暴怒宾抓。就像小孩子想吃子漩,大人沒有給予食物時他就會大哭一樣,作為成人的我們也通常在事情不受掌控時自暴自棄石洗。我對高中同坐幢泼,因為一道題做不出來時就把整個試卷全部扯碎這一事件記憶猶新,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反應之劇烈讲衫,更是因為我經(jīng)常也會有與之相似的感覺只是沒有像他那樣發(fā)泄出來缕棵。
而對于在醫(yī)院“成魔”的人而言,顯然不能破壞醫(yī)院這個龐大的體系涉兽。所以就進去了第三階段招驴,當連破壞一切都做不到時,我們就會把心理的魔投射出去花椭,認為外部世界存在一個強大妄圖迫害我們的魔存在忽匈。而對于鬧醫(yī)患的人而已,他們就將心中的魔投射到了醫(yī)院和醫(yī)生身上矿辽,這也十分符合經(jīng)车ぴ剩看到的情景。
而這一系列的變化袋倔,很好的詮釋了為什么人們總是玻璃心雕蔽、為何人們不能正確的面對挫折。這是一套解釋力很強的理論宾娜,當我們清楚這套理論時批狐,我們就對自我有了一份覺知,而這份覺知正是可以給我們帶來轉(zhuǎn)變的可能前塔。
不如成為斯多葛學派的一員吧
從上述分析嚣艇,我們知道不能很好的應對挫折正是因為我們自以為能掌控一切,我們無法坦然接受命運的無常华弓。那么想要應對好挫折食零,就必須面對自我的局限性和命運無常的傷害。而這正是斯多葛學派所傳授于后人的智慧寂屏。
斯多葛學派起源于希臘贰谣,所倡導的是認為我們應該追求有德性的生活娜搂,并等待命運女神的垂青。所謂德性吱抚,正是諸多希臘智者如柏拉圖所談及到的百宇,成為我們應該成為的那種人。這樣的學派理念翻譯成為中國人的言語就是盡人事秘豹、聽天命携御。
斯多葛學派傳入羅馬后,被發(fā)揚光大憋肖,其中最求內(nèi)心的寧靜更是被羅馬人民所喜愛因痛。其中,奧勒留無疑是斯多葛學派最著名的代表岸更。
奧勒留是羅馬帝國五大賢君中的最后一任鸵膏,也是柏拉圖在理想國心心念叨的哲學王。作為權力最為集中的君主怎炊,他每天所面臨的不確定性數(shù)不勝數(shù)谭企,而他卻從來沒有被權力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敗壞過。
羅馬歷史學家卡西烏斯·狄奧說:“從進去權力核心到死于王座评肆,奧勒留幾十年間始終同一個人债查,沒有任何改變」贤欤”
“我必然會遭遇負義盹廷、無禮、背信久橙、惡意俄占、和自私自利之人——我以提醒自己這句話開始每一天”這便是斯多葛學派的奧勒留。
介紹了那么多淆衷,現(xiàn)在我就來接受成為斯多葛學派的四個步驟缸榄。
[if !supportLists]一、[endif]總是做好最壞的打算祝拯,這聽上去十分的悲觀甚带。其實不然,我認為這應該是悲觀的樂觀主義佳头,就像是吃西瓜從最外側(cè)開始吃時鹰贵,盡管現(xiàn)在吃的沒口西瓜都是最不甜的西瓜醋拧,但是接下來每一口西瓜都會比現(xiàn)在吃的西瓜更甜蝗岖。
斯多葛學派的人認為,我們現(xiàn)在擁有的一切都是上天所賦予我們的胰丁,即便被收回去我們無非也是回到了一開始的狀態(tài)沒有必要悲傷凄鼻。
[if !supportLists]二腊瑟、[endif]控制自己能控制的,看淡自己不能控制的块蚌。我認為這點和基督教十分的相似闰非,記得基督教有一段禱告詞就是:
愿上帝賜我寧靜,讓我能從容接受我不能改變的峭范,
愿上帝賜予我勇氣财松,讓我敢于改變我可以改變的,
也愿上帝賜予我有智慧分辨這兩者間的區(qū)別纱控。
這么想來辆毡,上帝似乎也是斯多葛學派的一員。
很多時候甜害,面對挫折我們總是在抱怨體制舶掖、抱怨別人卻對自己力所能改變的從而不聞。
[if !supportLists]三尔店、[endif]宿命論
斯多葛學派的宿命論只限于過去和現(xiàn)在眨攘,對于既定的事實就不要在投入過多的注意力,甚至妄以為能改變什么嚣州。人類圍棋之所以贏不了阿爾法狗鲫售,不僅僅是因為人類大腦的計算力比不上計算機,更是因為阿爾法狗對自己過去下的棋沒有感情该肴,它所下的棋都是基于未來勝率更大的那一步情竹。而人類往往會被過去下的棋所束縛。
[if !supportLists]四匀哄、[endif]克己
我認為這點和中國儒家吾日三省吾身是一個概念秦效,每天都去追問自己是否做到了符合德性的事情。
當我們學會了如何面對命運無常拱雏,便能專注于做更好的自己棉安,應對人生無法避免的挫折。
最后我想用斯多葛另一位代表铸抑,著名的作家羅曼羅蘭的話作為結束語:真正的勇氣贡耽,是知道了生活的真相,卻依舊熱愛生活鹊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