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的時候之斯,有一種學習模式。因為經(jīng)費有限遣铝,沒辦法印刷佑刷,老師安排一個人在黑板上抄卷子,所有同學坐在自己座位上把黑板上的題目再抄寫到自己的本子上酿炸。
一塊黑板豎向分成3個區(qū)瘫絮,當抄題代表把第三個區(qū)寫滿以后,底下的同學快的基本抄完梁沧,慢的至少也抄完第二區(qū)了檀何。然后會有坐在前排的志愿者上去把第一區(qū)擦掉蝇裤,以便于抄題代表繼續(xù)工作廷支。這是一種簡單實用的流水做作業(yè),所有人都忙碌而充實栓辜。
故事背景就是這樣恋拍。
我當時的同桌顯得略笨,偶爾一次藕甩,老師跟他說:你看你施敢,每次抬頭看完只寫兩三個字,你看那XX狭莱,每次看一眼就能寫一句話僵娃,你啥時候才能跟上節(jié)奏啊腋妙?
以上就是我要講的事件默怨。那么,重點在哪兒呢骤素?
按我以前的思路匙睹,重點當然是略有優(yōu)越感的驕傲愚屁。但經(jīng)歷了這么多年的社會磨練,我發(fā)現(xiàn)我當時沒有認知到這么一個重要問題痕檬,即霎槐,這是一個客觀現(xiàn)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梦谜,那個略笨的小孩后來去哪兒了丘跌,又有誰知道呢;但這個自認為略聰明的小孩唁桩,后來過的卻沒那么聰明碍岔。
他的運氣確實不錯,之后的很多年里都是中等偏上朵夏,但他習慣了向下看蔼啦,經(jīng)常無意識地放棄了認真努力。就像登山仰猖,他永遠就只登到半山腰捏肢,短暫休息以后,回頭看著其他正在登山的人饥侵,跟他們說某家到此一游鸵赫,然后拐上另一條不知名的小徑去探險了。
山頂是什么風景呢躏升,登到頂以后會激發(fā)自己的下一個目標是什么呢辩棒,其他人去哪兒了呢?他不知道膨疏,也想象不到一睁,因為他一直都生活在自己的模式里,不溫不火佃却,不急不躁者吁,也毫無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