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大家說兩個故事。
首先說的是關于閻百詩的事例兽赁。閻百詩——清朝的國學大師状答,當時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不經閻眼過,未可輕示人刀崖【疲”而且在他晚年,雍正還親自寫信叫他到皇宮里去“玩”蒲跨。
但誰能想到译断,這個當時有著天下第一“文典”的國學大師授翻,小時侯卻是天下第一大笨蛋或悲。小時候的閻百詩,記憶力特別差堪唐,常常一首短詩讀了上百遍巡语,到頭來一句也記不住,老師在旁邊一個字一個字給他解釋淮菠,解釋了一遍又一遍男公,過一會兒再來問他,卻仍是混混沌沌合陵。連他的母親也覺得他這個記憶力沒救了枢赔。
但閻百詩卻沒有放棄對自己的期望澄阳,讀書時,母親不準他讀出聲來踏拜,他就不違背母意碎赢,一個人躲到一旁,采取“默記”辦法速梗,暗暗地讀書肮塞,最終成為一代國學大師。
另一則是關于美國神童布蘭登?布雷默姻锁。他在蹣跚學步的時候枕赵,就開始認字,3歲學鋼琴位隶,10歲高中畢業(yè)拷窜,卻在14歲的時候自殺了。布雷默曾參加過一次智商測驗钓试,178分装黑,而且他還表示測驗太簡單了,沒有全部答完弓熏。這樣一個天才兒童卻自殺了恋谭,原因不得而知。
為什么一個從小被認為很笨的人可以成為一代國學大師挽鞠,而一個被認為是天才兒童的卻自殺了疚颊?當我看完《終身成長》這本書后,我意識到或許是兩者之間的思維方式不同信认。
《終身成長》這本書的作者是卡羅爾?德韋克博士材义,他是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fā)展心理學領域內公認的杰出學者之一嫁赏。德韋克教授以對“成長型思維”的突破性研究其掂,榮獲全球最大教育單項獎“一丹獎”。在這本書中潦蝇,她系統(tǒng)的闡述了“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分別對人造成的影響款熬。
德韋克認為成功不在先天,不靠外在攘乒,關鍵在于思維模式:是滿足于現有成果贤牛、避免失敗可能的固定型,還是以努力為豪则酝、尋求挑戰(zhàn)機會的成長型殉簸,不同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你能在成功路上走多遠。
成長型VS固定型
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會傾向認為智力等能力水平是天生的般卑。他們不相信改變武鲁,他們害怕犯錯,而且面對他人和世界采取防御的態(tài)度蝠检。
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洞坑,相信智力等能力是通過后天努力所提升的。如果問他們覺得自己最成功的時刻是什么蝇率,他們會回答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困難的時候迟杂。他們看重在過程中自己的努力以及獲得的提升,而不僅僅以結果論成敗本慕。他們對于世界是探索的態(tài)度排拷。
徳韋克教授分別對兩種思維模式的人做過腦電波實驗,發(fā)現: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只有在反饋信息反映其能力水平時才會產生興奮感锅尘。
當他們被告知答案正確與否時监氢,腦電波顯示出他們的注意力在此時表現得最為集中。然而當能夠幫助他們獲得學習機會的信息出現時藤违,他們的腦電波沒有顯現出任何的興奮跡象浪腐。即使他們所給出的答案是錯誤的時候,他們也不屑于去學習正確的解法顿乒。
而那些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议街,則對能夠增強自身能力的知識格外關注,只有他們把學習過程看成是最為重要的璧榄。
由此可見特漩,固定型思維的人會因為只關注結果而不關注過程,進而失去了進步的機會骨杂。
兩種思維模式會造成什么影響涂身?
徳韋克教授曾做過一系列的實驗,想驗證兩種思維模式的不同影響搓蚪。德韋克找了一千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蛤售,對一部分學生夸“你真聰明”,對另一部分人夸“你真努力”妒潭。
被夸“你真聰明”的學生悴能,大部分會拒絕繼續(xù)接受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并在接下來遇到難題的測試中杜耙,成績會一落千丈搜骡;而被夸獎“你真努力”的學生拂盯,不僅勇于接受挑戰(zhàn)佑女,甚至愈挫愈勇。
這個實驗體現了第一種影響——思維模式會影響你未來發(fā)展的潛力。
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下团驱,人們會竭力證明自己摸吠,逃避一切挑戰(zhàn),做比較容易的事情嚎花,這樣能力無法提高寸痢,也印證了他們能力“天賦論”的理念。
而在成長型思維模式下紊选,人們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啼止,努力尋找機會提高自己。他們不害怕失敗兵罢,甚至是會擁抱失敗献烦,因為這樣才能提高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卖词。
應用心理學家約瑟夫?馬爾托奇奧曾做過一項研究巩那,邀請同水平的員工參加一項電腦技能培訓。剛開始此蜈,員工們都對自己的電腦技術都充滿了自信即横,但到課程結束的時,他們卻有了截然不同的表現裆赵。
被灌輸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員工东囚,面臨越來越難的挑戰(zhàn)時,并沒有放棄战授,也沒有喪失信心舔庶,而是不斷提高自己;而被灌輸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員工陈醒,在錯誤面前卻越來越低迷惕橙,逐漸對自身的電腦技能喪失了信心,未發(fā)揮出應有的水平钉跷。
這實驗體現了第二種影響——思維模式會影響人們的信心弥鹦。
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在挫敗之后爷辙,會否定自己彬坏,認為自己不是這一塊料,而且會破罐子破摔膝晾,全盤否定自己栓始,看不到自己擁有的優(yōu)勢,自暴自棄血当。而成長型思維的人幻赚,會認真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禀忆,并根據原因制定改變計劃,一步步的提高自己落恼。
不僅如此箩退,思維模式還在第三個方面影響著你,那就是對自我的評價佳谦。
徳韋克認為戴涝,當一個人認為智力為固定不變時,他對自我的評估極其不準確钻蔑。因為固定型思維的人會以表現為目標啥刻,在意的是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真正的成績和業(yè)績咪笑,所以他們會更愿意選擇容易的郑什,能夠表現自己的事情做,久而久之蒲肋,他們就會認為自己的能力很強蘑拯,更有甚至會認為在這個領域沒有人會強過他。
而一個人認為智力是可以發(fā)展的兜粘,人是可以改變的申窘,他們會以學習為目標,考慮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學到什么孔轴,并會根據“是否可以學習到東西”去作為職業(yè)選擇的衡量標準剃法。這樣他們就能夠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因為在學習之前路鹰,你首先得對自己有一個評估贷洲,知道自己哪些擅長,哪些不擅長晋柱,這就需要你正確的評估自己优构。
固定型能轉變?yōu)槌砷L型嗎?
徳韋克教授表示認知治療能幫到我們:“認知療法教會人們控制自己作出極端評判雁竞,從而使得對事物的認知更加合理钦椭。”其實除了心理咨詢碑诉,我們日常的一些努力彪腔,也能幫助塑造成長型思維模式。她在《終身成長》這本書中提出了塑造成長型思維的三部曲:
1. 接納自我
要知道“完美的自己”并不可能存在进栽,我們要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這個事實德挣,在這個前提下才能走出提升的第一步快毛。
2. 察覺自己的“固定”想法
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是可以同時存在同一個人的身上的格嗅。比如可能在智力上是固定型番挺,但在能力的發(fā)展上是成長型。那么該如何察覺自己的思維模式呢吗浩?我們可以問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你認為智力等的能力是天生的還是可以通過后天努力提高的?
當別人的表現比你更好的時候没隘,你是會認為對方比你聰明有才華呢懂扼?還是因為他比較努力用了比較好的策略?
你認為努力是愚蠢的表現嗎右蒲?
你認為成功的標準是做到自己的最好阀湿,還是沒有犯錯?
以上這些只是簡單列舉瑰妄,徳韋克教授建議大家可以將下面這個信息圖貼在常見的地方陷嘴,時刻提醒自己。
3. 制定可執(zhí)行的成長型計劃
每天試著問自己:今天有哪些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间坐?在思考如何利用這個機會的時候灾挨,制定一個計劃,然后問自己:我將在何時竹宋、何地劳澄、用什么方式開始實行這個計劃?讓計劃更加具體蜈七,之后付出實踐秒拔。
在這個過程中,你肯定會遇到阻礙和挫折飒硅,分析找出具體的原因是什么砂缩,個個擊破。當你成功完成這項計劃的時候三娩,別忘了問自己:“要保持不斷成長庵芭,我還要做些什么?”
最后還想提醒大家雀监,并不是說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就一定能成功喳挑,而是相對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來說,成功的概率更高滔悉。所以不管你是那種思維模式伊诵,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不妨試試成長型思維方式來看待問題回官,或許能幫你理出一條通往未來的路曹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