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曾在《人生的智慧》中寫到星澳,痛苦和無聊是人類幸福最大的敵人∥淦酰可是尋找樂趣對抗痛苦和無聊又太艱難募判。
于是,我就陷入了一個怪圈:越想從生活中尋找樂趣咒唆,就越找不到届垫;越找不到樂趣,反而越想找全释。
當我看到《發(fā)現(xiàn)的樂趣》這本書時装处,盡管知道書中的內容來自于一名物理學家,很可能相當一部分看不懂浸船,但仍按捺不住對樂趣的向往妄迁,一頭扎進這本書里。
《發(fā)現(xiàn)的樂趣》是美國物理學家李命、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德·費曼的演講和訪談集登淘。費曼已于1988年去世,可是數(shù)十年后封字,他的思想結晶仍在暢銷黔州。這足以從側面說明本書確有獨到之處耍鬓。
費曼的學生弗里曼·戴森曾這樣評價他,“在人生的舞臺上流妻,他跟莎士比亞一樣牲蜀,也是一位有喜劇天賦的演員∩鹫猓”
拒絕權威涣达、拒絕順從,在研究物理的同時证薇,也會順從自己的熱情——從玩邦哥鼓到研究生物學度苔,從寫詩到繪畫,從研究計算機到開保險柜浑度,費曼——被譽為科學史上最有魅力的傳播者林螃。
為何費曼的人生總是充滿樂趣?閱讀《發(fā)現(xiàn)的樂趣》就會發(fā)現(xiàn)俺泣,他總是追隨好奇心去學習,比如著名的費曼定律完残,產生于他對餐廳里學生手上轉的盤子的好奇伏钠。
他并不會把玩邦哥鼓、開保險柜谨设、打鼓熟掂、寫詩、繪畫這些愛好定義為“業(yè)余愛好”扎拣。
他對這些愛好的認真程度與物理并沒有差別赴肚。
因為在他看好,好奇就是好奇二蓝,根本沒有主次之分誉券。
盡管會被周圍的同事埋怨,費曼也從來沒有質疑自己在其他愛好上花的時間太多了刊愚。甚至有時候踊跟,他還會前往脫衣舞俱樂部,邊畫畫邊解物理方程鸥诽。
任何東西都干擾不了他學習的樂趣商玫,即使是諾貝爾獎。
費曼總是說牡借,他研究物理既不是為了榮譽拳昌,也不是為了獲獎和拿獎金,純粹只是因為樂在其中——發(fā)現(xiàn)其中的運行規(guī)律钠龙,自有一番樂趣炬藤。
費曼為何能變得這么有趣御铃?誰對他的生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費曼曾透露刻像,對他影響最大的是來自父親的教育畅买。
比如,在讀《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描述雷龍或暴龍的話“這家伙有25英尺(約7.6米)高细睡,腦袋有6英尺(1.8米)寬”時谷羞,他爸爸就停下來說:“我們來看看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說溜徙,假如那東西站在我們家前院湃缎,它那么高,足以把頭伸進樓上的窗戶蠢壹。不過嗓违,由于它的腦袋比窗戶稍微大了些,它要把頭擠進來图贸,就會弄壞窗戶的蹂季。”
凡是他們一起讀過的內容疏日,爸爸都會盡量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物來解釋偿洁。
就這樣,費曼學到了一種方法——無論讀到什么內容沟优,總要設法通過這種思考方式涕滋,弄明白它到底實在說些什么。
這也是我閱讀《發(fā)現(xiàn)的樂趣》時最大的收獲挠阁。
最后推薦給大家一部BBC的紀錄片《神奇的費曼先生》宾肺,在騰訊視頻上可以搜到。
最好可以帶上孩子一起欣賞侵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