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身居法國的居里夫人利用所學到的知識創(chuàng)造出了一臺X射線儀挽封,并將它開到戰(zhàn)場雹熬,救助了數(shù)十萬法國士兵。但在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中提名最先是沒有她的神凑,但放射性的概念和理論的真正開創(chuàng)者其實只有她一個人净神。可是直到她去世后溉委,人們才意識到她獻身科學的高尚人格鹃唯。
其實在過去任何一個國家對于女性都保持著“相夫教子”的觀念,可是人性的神奇在于在這個世界上總有那么一些特別而倔強的女人瓣喊,摒除了性別的差異坡慌,只為自己內心最純粹的夢想奮斗著,而在《小小小小的火》中描述了流浪藝術家米婭和女兒珀爾與理查德森一家人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型宝,但我更愿意認為是講述這樣一個同居里夫人一樣不因現(xiàn)實的阻撓八匠,不因他人的眼光,努力為自己的夢想奮斗的女人的故事趴酣。
《小小小小的火》來自美籍華裔作家伍琦詩梨树,2014年她的處女作《無聲告白》是當時美國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1名,而《小小小小的火》一經(jīng)出版就獲得27項年度圖書大獎岖寞,被104家媒體重磅推薦抡四,甚至在美國最大書評網(wǎng)好讀網(wǎng)獲得10萬多條好評,那么獲得這么多榮耀的《小小小小的火》到底好在哪里呢仗谆?又或者應該說作為讀者的我到底被什么打動呢指巡?
選擇
在《小小小小的火》中你會看到米婭和理查德森太太是兩種人,米婭不顧家人反對為了愛好過上“漂泊”之路隶垮,理查德森太太將安穩(wěn)作為自己的處世哲學藻雪。原本她們應該毫無交集,但因為米婭租下了理查德森太太的房子而有了接下來的故事狸吞。
在初讀《小小小小的火》時我認為是她們家庭環(huán)境造就了兩個人的選擇勉耀,可是重讀第二遍時我發(fā)現(xiàn)在米婭的原生家庭中她的父母是長期勞作的人,對于藝術他們認為那是不務正業(yè)蹋偏,他們保守便斥、務實,按理來講出生于這個家庭的孩子應該繼承父母的基因——安于現(xiàn)狀威始,做好“相夫教子”的準備枢纠。可是當十一歲的米婭對攝影產生了濃厚興趣黎棠,并一步一步將自己帶上這條“不歸路”時晋渺,她的父母反對镰绎,甚至不給她學費也無法阻擋她的前進。
而理查德森太太從小生活在富裕而善良的家庭環(huán)境中些举,她的母親曾為了聲援黑人加入大游行跟狱,但她卻并不認同母親的理念,認為那是危險的户魏,沖動的驶臊,將心中那團企圖沖破平靜生活的火苗壓抑在心中,也同樣如此教育自己的孩子叼丑。
如果你問我什么是正確的生活方式呢关翎?我只能說你覺得合適自己的就是正確的,但它只是你自己的鸠信。
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過居里夫人對女兒說的一句話纵寝,“在由男性制定負責的世界里,他們認為星立,女人的功用就是性和生育爽茴。”盡管在那個年代女性的位置如此被輕視绰垂,但居里夫人仍然選擇走到世界舞臺被人所熟知室奏,可這份勇氣并不是因為自己希望以女性的柔美或是性感獲得關注,而是她已經(jīng)將自己作為一個科學家來看待劲装,或者說她只是為了完成自己內心的夢想胧沫。
由此可見,這份選擇的勇氣其實從很久之前一直延續(xù)在每個人的血脈中占业,只是有些人遵照自己內心意愿绒怨,有些人因時代被迫放棄,而有些人卻選擇了忽略而已谦疾。而米婭和理查德森太太就在這其中南蹂。
其實原本她們應該互不打擾,各自過好自己的生活念恍,但最可怕的就是當兩條線相交時碎紊,另一方想要改變對方的路徑,而理查德森太太就是這倔強的那一方樊诺。
包容
其實從米婭與女兒搬進房子時,理查德森太太就對米婭產生了復雜的情緒音同。一方面是因為米婭與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此不同词爬,她內心是有羨慕之意的,盡管在《小小小小的火》中并沒有明確寫出权均,另一方面她嫉妒米婭如此豐富而多變的生活顿膨,因為她曾經(jīng)也有過這樣的機會锅锨,只是她將它鎖在了內心深處。
而米婭呢恋沃,從大學乃至帶著女兒流浪了多年后必搞,她清楚自己不想要的與必須得到的,所以她對生活看似漫不經(jīng)心囊咏,實則她內心通透恕洲,擁有包容的胸懷。
原本這是個人性格導致的生活路徑不同梅割,并沒有什么特別霜第,但最怕的是人缺乏對外物與個體差別的包容心。比如當米婭想讓女兒過上正常的生活户辞,但又想要了解女兒跟理查德森家的孩子們每天都在做什么時泌类,她欣然接受去理查德森太太家中打掃衛(wèi)生的這一工作,暗中觀察女兒的生活底燎,卻不打擾她刃榨,給她足夠的自由,而女兒也更加愿意跟母親分享双仍。
而在查理德森太太所生的孩子中伊奇的誕生過程最讓她備受折磨枢希,加之她早產身體孱弱,但長大后性格好動殊校,使得她在伊奇身上放注的強烈的擔心晴玖,到后面演變成了憤怒,這種憤怒是恐懼所化为流,只因她認為伊奇的舉動都帶著巨大麻煩呕屎,而這個麻煩就如同她深藏內心的火苗,致使伊奇越加想要逃離她的控制敬察,并導致母女兩人的關系變得日益惡劣秀睛。
為什么她們同樣是為了孩子好,做出的事情莲祸,造成的結果卻完全不一樣呢蹂安?并不是因為米婭教育方式獨特,也并不是查理德太太不懂變通锐帜,而是米婭從一開始就懂得父母沒有扼制孩子天性的權利田盈,以及父母能夠做得就是適當引導孩子不誤入歧途,而后讓他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走缴阎。
而理查德森太太無法容忍自己孩子的獨特允瞧,或者說是意識到伊奇身上有別于其他同齡孩子的這份自我意識的覺醒,致使她沒辦法掌控她,所以她對伊奇的母愛逐漸被這份無力的憤怒感吞噬述暂。
其實像理查德森太太這樣何其不可憐痹升?她對伊奇的愛與對其他三個小孩的愛是同樣的,但因為她心中的理想主義畦韭,認為世界一定是有秩序疼蛾,一定可以達到完美境界,所以她對自己的生活也同樣這般規(guī)劃艺配,卻忘記往往改變才是真正的不變察郁,而規(guī)劃的核心正是這份不變。
母親
在珀爾與理查德森幾個孩子去博物館觀看攝影照片時發(fā)現(xiàn)了一張米婭與小珀爾的照片妒挎,而這張照片的背后隸屬了位一有名的女攝影師簽字绳锅,毫無疑問這引來了幾個小孩的好奇,而獨特如伊奇認為米婭身上藏著秘密酝掩,幾經(jīng)查找無果后找到理查德森太太鳞芙,希望通過她的幫助找到答案,而理查德森太太接受了她的請求期虾,對米婭展開了細致調查原朝。
調查期間,發(fā)生了兩件事镶苞。第一件事是理查德森太太的朋友得到了一個撫養(yǎng)嬰孩的機會喳坠,但生母突然出現(xiàn),導致情況變得復雜并被新聞報道茂蚓,引起當?shù)卣淖⒁夂攫摹S诖送瑫r理查德森發(fā)現(xiàn)告知生母的知情人正是米婭,并因一點點揭開米婭成長之謎對她產生了強烈的個人厭惡和鄙視聋涨。
另一件事是理查德森太太讀高中的大女兒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懷有身孕晾浴,在試探中得知男友并不愿意要這個孩子,于是請求珀爾陪自己去打胎牍白,同時借由珀爾的名字做了這場手術脊凰,在回到珀爾家中時被米婭猜到了此事,并得到了她細致的照顧和暖心的安撫茂腥。
看到此處時我突然想到如果米婭和理查德森太太對調位置狸涌,她們會如何做?我相信如果是米婭會深思為何這個女孩為了追逐夢想是多么艱辛最岗,如果不是被逼絕境如何會去代孕帕胆,她會同情并且在未來給予她更多幫助征峦。而理查德森太太當看到別人的孩子竟然會做出打胎這種敗壞門風的事時會大力諷刺宿崭,并且到處宣揚吧。
當然滔以,這些僅僅是猜測〖呔瑁可是我知道這是真的可能發(fā)生。因為理查德森太太在看待這場嬰孩爭奪之戰(zhàn)時晨汹,認為米婭沒有遵守代孕的約定豹储,所以不明白朋友盼望孩子的迫切心情,失去了對待事情的公正之心淘这。
而米婭告知生母的原因僅僅是因她知曉作為母親失去孩子的痛苦必將延續(xù)一生剥扣,盡管生母遺棄過孩子,但那時生母處于饑寒交迫狀態(tài)铝穷,就如那時的她失去了第二年的獎學金钠怯,可已經(jīng)打三份工的她已經(jīng)竭盡全力了,所以當為了繼續(xù)追逐夢想曙聂,年少的她接受了這場意外的機會晦炊,可當孩子即將出生時,她卻選擇了接下這份重擔——帶著孩子繼續(xù)追逐夢想宁脊,即使無法上學断国。
有句話,女子本弱榆苞,為母則剛稳衬。米婭為了孩子過上另一種生活,查理德森太太為了幫助朋友取得成功不惜冒法律和道德風險調查生母是否墮胎坐漏,卻查到珀爾的名字薄疚。兩者同樣是打著母愛的旗幟、私人的欲望卻給我不同的感觸赊琳。
這讓我開始自問街夭,母愛是一個很偉大的存在,可是作為母親本人如果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慨畸,本身也就失去了個人的精神內核莱坎,以及她未做出清晰的身份認知,包容也隨即不再寸士,而這最后的母愛檐什,可能只是一個虛無的表殼,承載的也許只是她所想要表現(xiàn)給世界的美好假象呢弱卡?(故事的結局我在此留個懸念乃正,如果希望知道的讀者可以買下書來自己去體味這場書中人生吧。)
其實看到最后看似是講述兩個家庭的故事婶博,不如說是講認真做自己的重要性瓮具。也就是說盡管每個階段會面臨不同的重擔,但我們這一生究其本質是為自己而活。就像居里夫人遇見困難名党,本可以選擇放棄叹阔,但仍然堅持并被世人所記住,而我們普通人一個传睹,只要過好自己想要的生活耳幢,就是對自己,也是對這個世界最大的貢獻欧啤。
? ? ? ? ? ? ? ? ? ? ? ? -輕松一刻-
文尾喜蛋:評論得我心者送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