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朋友詢問:“初一的孩子每天夜里兩三點爬起來偷媽媽手機打游戲恢氯,已經被扣費三千多了……之前已經因為打游戲扣費一千多被毒打了一頓束析”枚睿”我想到一個問題:這個孩子知道幾千塊錢有多少嗎型型?幾千塊錢可以做什么事嗎鸿脓?他對錢有數量上的概念嗎庵芭?
無獨有偶妹懒,前天早上我和孩子步行經過學校旁邊的一個文具地攤,一個五六年級模樣的孩子正在給老板一張100元的鈔票喳挑,只聽得老板說了一句“這個和那個正好100元彬伦。”具體什么我不清楚伊诵,但我知道這個孩子分分鐘就花掉了我差不多工作一天的收入单绑。又想起今年畢業(yè)班里孩子攀比運動鞋的例子,母親穿網上幾十元淘的鞋曹宴,孩子穿上千元的新款鞋——到底是孩子沒有面子搂橙,孩子我們害怕孩子丟了我們的面子。
大手大腳花錢的是少部分笛坦,勤儉節(jié)約視錢如命的孩子也不多区转。有個別的家長曾經交流過:給了孩子幾塊錢,周末洗衣服時還在口袋里版扩。難道這樣的孩子不知道用錢能買好東西废离?也不是,也許他們只是沒有建立起來花錢買東西的習慣礁芦。小學生上下學有人接送蜻韭,到學校不用花錢悼尾,文具都是父母平時就批發(fā)好備家里的,為了打印資料我們家里都有了打印機肖方。想想確實是闺魏,孩子上學是不需要帶錢的。
可是俯画,為什么學校門口的經營戶生意興隆呢析桥?都是這些經營戶的錯嗎?不見得艰垂!上下學期間只有少數比例的孩子去攤位上看看買買泡仗,大多數還是直接就走過去了。所以材泄,誘惑是外因沮焕,家庭養(yǎng)成的消費習慣才是本質原因。
一是隨便買拉宗。從毫無節(jié)制地買學習資料開始,使孩子理解成寫不寫都能買辣辫,用不用買了再說旦事。看著是我們父母在鼎力支持急灭,其實是不負責任的放縱姐浮,也是孩子沒有學習好時我們推卸責任的理由:你看看我給你買了多少資料,你就沒寫葬馋,學習不好都是你自己沒努力造成的卖鲤,不是家長不支持你造成的。說完這段話就心里舒服了畴嘶,因為“責任不在我們在孩子呀蛋逾!”可是,如果我們在從一年級開始購買學習資料時能從自己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窗悯,慎重地決定買不買区匣,買什么,買了以后怎么用蒋院,也許能影響一下孩子消費時的隨意性亏钩。——其實孩子零花錢買的很多東西都是無用的欺旧。
二是心里沒有數姑丑。買了一些東西,孩子并不知道一共多少錢辞友,這些錢需要多久能賺回來栅哀。手里的消費清單只是一個個數字,孩子并不能和人民幣建立起聯(lián)系。也許這就是在網絡上買買買的“剁手族”的通病吧昌屉,只有還卡的時候才會有心痛的感覺钙蒙。所以,培養(yǎng)孩子的零花錢計劃化能力還是很有必要的间驮。比如一周多少錢,從學習人民幣以后就帶著他一起去買他想買的東西竞帽。讓孩子在計算的同時,感受錢不斷減少的過程屹篓,從而不斷修正自己的購物計劃。也許這樣的過程能讓孩子慢慢明白錢是有數的妄荔,而不是花多少有多少的谍肤。(想想有些成人還在不斷的向父母要錢,或許就是從小一直是父母掏腰包給孩子造成的篷角;還有一個孩子領著一千多的工資,到結婚年齡時不滿意婚房恳蹲,大言不慚地要求父母再“付50萬的首付嘉蕾,后面我自己還房貸”)也許举农,這些都是父母一味地滿足孩子(同時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造成的吧。古人云:“量入為出颁糟。”只有讓孩子體會到零花錢的入是有限的玖媚,他才會體會到錢不僅僅是數字婚脱,更是有一定數量的勺像。這樣長大的孩子错森,也許不會把100元的鈔票分分鐘花掉吧。
三是“我”的概念殃姓。記得小時候過年收壓歲錢蜗侈,最后都得交給父母睡蟋,因為爸爸媽媽說是要交學費,不然不讓上學戳杀。既然錢不是自己的,誰還在意紅包多少吆倦,我們只在意誰口袋里拜年得的糖、瓜子晌梨、花生多,如果有個柿餅子仔蝌,那就是要珍藏起來慢慢享用的了。現(xiàn)在不用交學費了渊鞋,于是很多家長開始把壓歲錢交給孩子保管锡宋,目的是為了鍛煉孩子特恬。這很好,可是如果沒有監(jiān)督的話癌刽,孩子會把壓歲錢理解成是“我自己”的尝丐,再加上獨立意識的發(fā)展爹袁,“我自己支配”就成了壓歲錢的最終去處失息,所以才會有孩子不把百元乏屯、千元當回事——反正這部分是自己的,花完了再找家長辰晕。也許這也是孩子過年的時候到處拜年要紅包的原因吧含友,錢樂真是個好東西!
重新看開始的那個孩子窘问,游戲固然有吸引力,可是對錢的無知也助長了他的“堅持和勇敢”把鉴,甚至可能冒著被毒打的危險偷拿家里的錢庭砍。怎么辦?從小關注吧怠缸,花錢也是一個需要教育引導的方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