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講完《螺旋傳動》中計算題,“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課堂氣氛讓我一度想放棄后續(xù)各種傳動計算的教學壤短。
課后讀了《新華日報》的一篇《央美考數(shù)學设拟?藝術(shù)不能只是憑感覺》的文章,文中提到“它對考查學生的推理能力久脯、類比能力纳胧、聯(lián)想能力乃至進一步橫向思維、逆向思維帘撰、發(fā)散思維都非常有效跑慕,使一個人由有效觀察、有步驟的思考摧找,從批判性思維走向創(chuàng)造性思維核行。邏輯能力強的人也將會有更強的執(zhí)行能力乃至創(chuàng)造能力”。
這句話給了我很深的感觸蹬耘。中專生確實有其先天不足的中考成績芝雪、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综苔,但有教無類惩系,這些都不是我們放棄的借口位岔。
改變不了這些客觀存在的事實,我可以改變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態(tài)度堡牡。在《齒輪傳動》這一章節(jié)抒抬,我明確對學生提出了“加強解題能力”的教學目標。我以齒輪傳動的傳動比計算為例晤柄,首先講解“知二求一”題型的解題思路:熟練背上和寫上公式瞧剖、理解公式中每個變量的含義、尋找題干中變量值可免、代入公式對應位置求解;接著用習題冊上的題目演示了一遍做粤;最后學生背默公式浇借,獨立解決學習通中三個題目。從提交的結(jié)果來看怕品,每道題都能達到85%以上的正確率妇垢。對于沒做對的,我單獨和他們討論了一下肉康,基本上也明白了闯估。?
【課后反思】
我的學生還是懶:懶得背、懶得記吼和、懶得思考涨薪。我偶爾跟他們開玩笑,說他們上課就是來聽說書的炫乓,聽完哈哈一樂或者一臉迷茫就算了刚夺。再簡單的東西不經(jīng)過多次重復的強化,怎么可能有所得末捣?怎么可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呢侠姑?課前預習、課后鞏固這些學習必備的環(huán)節(jié)箩做,我的學生有幾個能做到或者能堅持的去做呢莽红?我還是應該抓住課堂的45分鐘,力爭在這一時間段完成我所有的教學目標邦邦。做不到“馬不揚鞭自奮蹄”安吁,那我就主動揚鞭:多提、多問圃酵、勤督促柳畔、慢慢教。不奢求解決所有學生的懶病郭赐,給自己定個小目標薪韩,70%以上吧确沸。
【補記】
《陶行知談教育》一書中提到,教的法子必須根據(jù)于學的法子俘陷。怎樣學就須怎樣教:學得多教得多罗捎,學得少教得少;學得快教得快拉盾,學得慢教得慢桨菜。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捉偏,而在教學生學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