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整理/韋濟(jì)民
一,古體詩
古體詩是指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点把。近體詩形成前橘荠,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郎逃、古風(fēng)哥童。
①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褒翰、平仄贮懈,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优训,句子有四言朵你、五言、六言揣非、七言體和雜言體抡医。
《詩經(jīng)》中收集的上古詩歌以四言詩為主。兩漢早敬、魏忌傻、晉仍有人寫四言詩,曹操的《觀滄焊慵啵》水孩、陶淵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詩的典型例子。
②五言和七言古體詩作較多腺逛,簡稱五古荷愕、七古衡怀。五古最早產(chǎn)生于漢代“擦疲《古詩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詩抛杨。漢代以后,寫五言古詩的人很多荐类。南北朝時的詩大都是五言的怖现,唐代及其以后的古體詩中五言的也較多。而七古的產(chǎn)生可能早于五古玉罐。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見屈嗤。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現(xiàn)吊输,唐人又稱七古為長句饶号。
③雜言詩也是古體詩所獨(dú)有的。詩句長短不齊季蚂,有一字至十字以上茫船,一般為三、四扭屁、五算谈、七言相雜,而以七言為主料滥,故習(xí)慣上歸入七古一類然眼。《詩經(jīng)》和漢樂府民歌中雜言詩較多葵腹。漢魏以來樂府詩配合音樂高每,有歌、行礁蔗、曲觉义、辭等。唐人樂府詩多不合樂浴井。唐宋時代的雜言詩形式多種多樣:有七言中雜五言的晒骇,如張籍的《行路難》;有七言中雜三言的磺浙,如張耒的《牧牛兒》洪囤;有七言中雜三、五言的撕氧,如李白的《將進(jìn)酒》瘤缩;有七言中雜二、三伦泥、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剥啤,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锦溪;有以四、六府怯、八言為主雜以五刻诊、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難》牺丙。
④此外则涯,古絕句在唐時也有作者;都屬古體詩范圍冲簿。古體詩在發(fā)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交互關(guān)系粟判,南北朝后期出現(xiàn)了講求聲律、對偶峦剔,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档礁,介乎古體、近體之間的新體詩羊异。唐代一部分古詩有律化傾向事秀,乃至古體作品中常融入近體句式。但也有些古詩作者有意識與近體相區(qū)別野舶,多用拗句,間或散文化來避律宰衙。
二平道,近體詩
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句數(shù)供炼、字?jǐn)?shù)和平仄一屋、用韻等都有比較嚴(yán)格的規(guī)定。
1袋哼,近體詩從句式上說有五言冀墨、七言之分;
2涛贯,從篇幅上說有律詩诽嘉、絕句兩種。律詩分五律弟翘、七律兩種虫腋。全詩共四聯(lián),頭兩句叫首聯(lián)稀余,三悦冀、四句叫頷聯(lián),五睛琳、六句叫頸聯(lián)盒蟆,七踏烙、八句叫尾聯(lián)。中間兩聯(lián)要求對仗历等。二讨惩、四、六募闲、八句尾要押韻步脓,通常押平聲韻。
3浩螺,近體詩靴患,又叫今體詩(“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講求嚴(yán)格的格律要出。近體詩有四項(xiàng)基本要求:①是句數(shù)鸳君、字?jǐn)?shù)有規(guī)定;②是按規(guī)定的韻部押韻患蹂;③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間要求平仄對立和相粘或颊;④是規(guī)定某些句子之間用詞要對仗,即名詞對名詞传于,動詞對動詞囱挑,形容詞對形容詞等。
4沼溜,近體詩分兩大類:①律詩平挑,由八句組成,五字句的稱五言律詩系草,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通熄。②絕句,由四句組成找都,五字句的稱五言絕句唇辨,七字句的稱七言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