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得湘,我是瑞敏杖玲。很高興再一次和大家相遇在這里顿仇。今天和大家聊聊人們常有的基本情緒中的【憤怒】情緒淘正。
有個問題問大家哈摆马,有沒有誰覺得自己是老~老好人,沒有生氣過的嗎鸿吆?不管別人如何囤采,我都如泰山般巍然不動的?
相信大家的答案都是“否”惩淳!對呀蕉毯,除非神佛圣僧,作為凡夫俗子思犁,擁有七情六欲的我們對于“憤怒”這個情緒一定不陌生代虾,無數(shù)次的體驗過。
憤怒(anger)激蹲,就是當我們被激怒的時候棉磨,腎上腺素的大量分泌會讓人感覺有一股能量竄出來,以幫助我們擊退“敵人”学辱。
而“憤怒”這個情緒又派生出很多類似卻不同的情緒乘瓤。
比如,義憤填膺:因某人傷害他人而感到憤怒策泣,你會帶著正義衙傀、刺激甚至勝利、快樂的情緒去應(yīng)對那個某人萨咕。
再比如统抬,滿腔怒火:是由于實際或假象中的羞辱而感覺怒氣充斥著整個身體,必須宣泄出來危队,其中非常重要的元素是自豪感和憤怒蓄喇。
而惱怒則是一種“摩擦”的狀態(tài),被人逆著撫摸毛發(fā)(情緒上就是雙方?jīng)_突)而引起的身體上和情緒上的不快體驗交掏,想像一下妆偏,脖子后面出的疹子被硬硬的衣領(lǐng)不斷摩擦著的感覺,這個感覺是不是讓人非常不愉快盅弛?钱骂!再相像下,面對著那個你又親又愛又恨的那個他挪鹏,他氣的你想打舍不得见秽,不打又憋的慌的狀態(tài),那時的你對于任何接觸或親密行為都會難以接受讨盒,甚至愛人的一個熱切眼神都讓你想要畏縮解取,那時的你要么摔門而出要么言語刻薄的冷嘲熱諷。
還有惱羞成怒返顺、怒不可遏禀苦、生氣蔓肯、不開心等等很多相似卻有區(qū)別的情緒。
只有了解自己的情緒振乏,才可能真正的自我理解蔗包、自我安撫、自我醫(yī)治慧邮。也只有在了解自己的基礎(chǔ)上才能更好的感受~了解~共情他人调限。
憤怒情緒從產(chǎn)生到消失可以說轉(zhuǎn)瞬即逝,僅僅只需要4.5秒鐘误澳,只需要4.5秒耻矮,當然前提是你覺察到它,并直面它忆谓,感受它的話淘钟。
但很多時候,我們會被憤怒所操控陪毡,陷入受害者牢籠里的“受害者”或“拯救者”的角色里無法自拔米母,在沖動反應(yīng)下做出種種“迫害”行為。
這時候毡琉,怎么做才能讓憤怒中的人兒平靜下來呢铁瞒?
首先,需要暫停桅滋,讓自己停下來慧耍。暫停就好比一束光,在漆黑一片的潛意識做主的沖動反應(yīng)環(huán)境中點起一盞愛的明燈丐谋,避免更大的傷害芍碧。
接著,就輪到咱們的PD工具卡里的憤怒選擇輪出場啦号俐。提前約定列出(可以大家泌豆、兩個人,也可以自己和自己的約定哦)讓自己能逐步放松吏饿、平靜的方法踪危,比如沉思、冥想猪落、深呼吸贞远、聽音樂、購物笨忌、看書蓝仲、運動、享用美食,打掃衛(wèi)生(說到這個腦海自動浮現(xiàn)出劉德華《馬桶》MTV里帥哥洗刷馬桶的畫面了)袱结,還有整理家務(wù)亮隙、努力工作等等等等所有讓你感覺好的事情,還有傾訴擎勘,這個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要選擇能接納你颖榜、支持你棚饵、帶給你正能量的人傾訴,否則可能又會讓你陷入憤怒情緒中掩完。
等你放松,平靜后就需要下一步了:再次處理你的情緒且蓬。情緒像水欣硼,需要疏導而不是壓制,需要標明和表達恶阴,也就是自我撫慰诈胜,否則這些沒有被處理的情緒會游離在我們大腦邊緣葉部分,再有類似事件發(fā)生還會被觸動并一次次疊加冯事,成為自己的“情緒按鈕”焦匈。
比如我一個朋友,白天在公司和同事聊天時觸動了自己情緒昵仅,她感覺同事在否定她缓熟,這讓她很生氣,很不舒服摔笤,但種種原因沒有說出來够滑,只是蔫蔫的挨到下班,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排憂方式:逛街吕世,吃了塊自己喜歡的蛋糕彰触,敗了兩件平時不舍得買的衣服,感覺自己好了才回家命辖。
結(jié)果晚飯后渴析,弟弟不小心把姐姐心愛的玩具球弄壞了,姐姐要弟弟賠而發(fā)生了沖突吮龄,她給女兒講道理俭茧,可女兒卻和她對抗,不依不饒就要弟弟賠漓帚,甚至還指責她母债,讓她再次感受到被否定,她的情緒如火山噴發(fā)般爆了,甩手給女兒一巴掌毡们,事后又后悔不該打女兒迅皇,不過她還是堅定的認為女兒是不對,女兒不應(yīng)該指責她衙熔。我問:“你覺得當她倆發(fā)生沖突時独榴,你如何做女兒會不生氣?”她說:“站在女兒立場哄她发框,她就不生氣了嚷辅。可是我不愿意痢甘!本來情緒就不好喇嘱,她明明不對,還要我遷就她塞栅?者铜!”
后來就說到白天發(fā)生的事,說到她的感受放椰,一點點的把她那時候的情緒(生氣作烟、委屈、無助砾医、被否定俗壹、覺得自己無用)一一標明出來時,她突然說:“我知道怎么做了藻烤,我從心里接納女兒這樣做的行為了绷雏。今天晚上回家先和女兒道歉,再溝通這件事怖亭∠严裕”
情緒似水,如果你選擇 壓制兴猩、壓抑期吓,那么它終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爆發(fā)出來。祝福大家都學會自我疏導倾芝,學會做情緒疏導型父母讨勤,讓身邊的人都學會駕馭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晨另。
期待下周咱們一起探討如何賦予孩子自主權(quán)潭千,下周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