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fā)現(xiàn),自從老爸老媽開始玩微信后撮抓,你是不是跟很多人一樣默默地開啟朋友圈分組模式了妇斤?
有些狀態(tài)你不會選擇分組,而有些狀態(tài)你毫不猶豫地對父母選擇了屏蔽。
其實站超,很多父母不明白自己的孩子為何要屏蔽他們荸恕。
“到底有什么事要瞞著我?”
“我們是你爸媽啊死相,你是不是闖什么禍了融求?”
“爸媽是最愛你的人,有什么事還不能跟我們分享八愦椤生宛?”
這個現(xiàn)象我認真思考過,結(jié)合身邊的例子钮惠,總結(jié)出3大屏蔽父母的原因。
01
不想讓父母知道所有事
如果你發(fā)的每條朋友圈父母都能夠看到的時候七芭,你會有什么樣的感覺素挽?
我想肯定有不少人第一反應(yīng)是——“如果真是這樣,會有一種時刻被監(jiān)控的感覺狸驳≡っ鳎”
為什么會這樣?小時候我們不是很樂意跟爸爸媽媽分享學(xué)校生活里的一切嗎耙箍?
因為我們長大了撰糠,我們想保留一些隱私,我們需要距離辩昆。
在《親密行為》作者德斯蒙德·莫里斯看來阅酪,每個人都在重復(fù)三個階段的表現(xiàn):“抱緊我”、“放我下來”汁针、“讓我一個人”术辐。
這個循環(huán)一開始出現(xiàn)在出生的第一年,當孩子從“抱緊我”這個尋求親密感的嬰兒階段轉(zhuǎn)變到新的“放我下來”階段后施无,他們會通過爬行辉词、走路、觸碰和品嘗來探索這個世界猾骡。
當孩子成長為青少年時瑞躺,“讓我一個人”的傾向變得很明顯,從前很快樂地和家人一起相處的少年現(xiàn)在可能會因為必須和家庭同一度假以及在同一張餐桌上用餐而痛苦呻吟兴想。當青少年成年時幢哨,他們通常又會和家庭變得較為親密。
也就是說嫂便,我們在青春叛逆期的時候嘱么,“讓我一個人”的這種獨立的意識會越來越明顯,這個階段每個人都希望用行動和語言來告訴父母自己長大了,是個有獨立思想與意識的成年人了曼振。
獨立意識的出現(xiàn)導(dǎo)致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角色發(fā)生改變几迄。
《溝通的藝術(shù)》作者羅納德·B·阿德勒、拉塞爾·F·普羅科特認為冰评,在剛剛成人的那幾年(通常是在18歲到25歲之間)映胁,孩子會和父母之間的角色發(fā)生改變,曾經(jīng)需要父母密切監(jiān)督的孩子開始宣告自己的獨立甲雅。
這種改變解孙,一方面是因為年齡的增長,另一方面抛人,是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在尋求與他人建立聯(lián)系的同時弛姜,不失去全部的自我。就算是再親密妖枚、再滿足的關(guān)系廷臼,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世界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這里當然包括自己的父母绝页。
從剛成人的這一階段開始荠商,我們便希望掌控自己的生活,可以適時選擇與他人的分界線续誉,而屏蔽父母朋友圈的行為莱没,其實就是我們告訴父母,這部分是我的私人領(lǐng)地酷鸦,只屬于我自己的私密安全空間饰躲。
這塊私人領(lǐng)地上也許并沒有什么父母認為的“糟糕的事情”,而是一些不為人知的小秘密臼隔、小情緒属铁,或者是你不想被人知道的一個大大的夢想的種子。
之所以不愿意分享給父母躬翁,并不是我們有什么見不得人的事焦蘑,或者是不是跟他們關(guān)系不親密了,而只是單純因為這些獨屬于我自己盒发。
02
你看到的是我選擇讓你看到的
《溝通的藝術(shù)》中例嘱,提到網(wǎng)絡(luò)印象管理的概念。
網(wǎng)絡(luò)印象管理是指在微博宁舰、微信拼卵、電子郵件等社交軟件中,一個人通過重復(fù)編輯自己的個人信息來塑造自己內(nèi)心期望的印象蛮艰。
舉個例子腋腮。作為一個微信重度用戶,我今天晚上朋友圈發(fā)的狀態(tài)是這樣的:今天的天氣有點冷,壓箱底的口罩終于派上用場了即寡。
其實無論你每天發(fā)的狀態(tài)是什么徊哑,你每天在社交軟件上發(fā)布的所有內(nèi)容都是你自己篩選過后才發(fā)布的。
你通過篩選聪富,發(fā)布適合的文字莺丑、經(jīng)過挑選的美圖以及視頻文件。每發(fā)布一次狀態(tài)墩蔓、或圖片梢莽、視頻,或更改一次頭像奸披、個性簽名等昏名,都是每個人試圖創(chuàng)建出一個自己期望的個人印象。
也許是經(jīng)過刻意美化的阵面,或者是刻意突出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點轻局,以讓自己顯得與眾不同,總而言之膜钓,這一切都是我們不自覺地想要塑造一個我們期望的自己嗽交。
比如我卿嘲,我的網(wǎng)絡(luò)印象管理追求自然颂斜、搞笑、神經(jīng)大條拾枣,因為這是我最喜歡自己的一面沃疮,基于這一點,我就適當?shù)夭粫⒆约豪硇缘囊幻婷贩簦蛘唠y過痛苦的一面表現(xiàn)出來司蔬。
回到主題上,之所以有時候我們會選擇屏蔽父母姨蝴,是因為我們想在網(wǎng)絡(luò)中塑造一個形象俊啼,或者說我們在網(wǎng)絡(luò)溝通中選擇表現(xiàn)自己的某一方面,那些不想被人看到的一面我們選擇僅自己可見左医。
03
不被肯定的部分授帕,選擇隱藏
在心理學(xué)上,自我概念是指你認為你是怎么樣的一個人浮梢,包括你的外貌跛十、身高、體型秕硝、天分芥映、喜好、價值觀、在社會扮演的角色等奈偏。
假想一下坞嘀,在沒有別人的評價以及沒有人可以參考的條件下,你是如何界定你是怎樣的一個人的霎苗?真相是姆吭,你根本無法界定自己。
其實唁盏,從與我們相關(guān)的人那里得到的信息在塑造著我們的自我概念時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内狸,其中,重要他人(包括父母厘擂、某個很好的朋友昆淡、某位老師、你的初戀等)對我們的評價是特別有影響力的刽严,其中家人就是重要他人最典型的代表昂灵。
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不可愛和沒能力舞萄,很可能是因為重要他人釋放了破壞自我的信號眨补。同樣,如果我們自我感覺良好倒脓,很可能是因為重要他人承認了我們的價值撑螺。
很多父母就是如此。他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崎弃,往往吝于鼓勵甘晤,更多用批評打擊的方式,他們往往無意之中破壞了自己孩子有關(guān)自我的價值饲做,導(dǎo)致孩子產(chǎn)生“我沒有價值”线婚、“我沒有能力”的痛苦心理。
他們深信“批評使人進步”盆均、“關(guān)鍵時刻潑冷水”塞弊、“打是親,罵是愛”等道理泪姨,一邊深愛著孩子游沿,一邊為了讓孩子長大成器,破壞孩子的自我概念的形成驴娃。
上學(xué)的時候奏候,爸媽常掛在嘴邊的幾句話就是——“你怎么才考了90分?你們班第一我可聽說是98分呢唇敞!”蔗草、“考班里第一了咒彤?那全級第一是誰啊咒精?”镶柱、“你怎么那么笨啊模叙?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做歇拆,笨死了”、“我跟你講了三遍了你還是不會范咨,你腦子是怎么長的故觅?”
長大后,父母的話變成了——“你看人家那誰都找到一個研究生了渠啊,你瞅瞅你输吏,連個男朋友也沒有”、“女孩子替蛉,最好還是考個公務(wù)員贯溅,你就別干那些沒意義的事情了”。
基于從小到大受到父母無心的打擊躲查,長大后它浅,孩子內(nèi)心難免會對父母的反應(yīng)進行“自我審查”。如果預(yù)測父母還是會因為自己的某些行為而“打擊”自己镣煮,一般情況下姐霍,我們會選擇不讓父母知道。
除了家人對我們的評價影響自我概念的形成怎静,社會比較(即根據(jù)與他人對照的方式來評估自己)也在影響我們對自我的看法邮弹。
社會比較一般來說黔衡,有兩種比較方式蚓聘。一種是我們借著和別人比較來決定我們是優(yōu)于還是劣于別人,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盟劫,答案都取決于我們拿來與自己做比較的那些人夜牡。
寫完這段話,你是不是跟我一樣侣签,腦子里立馬浮現(xiàn)出了你爸媽嘴里的“別人家的孩子”塘装?成立家庭后的你的另一半常常掛在嘴邊的“別人家的老公/老婆”?
越是小時候不斷拿自己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的家長影所,長大后就會無意識地拿自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較工作蹦肴、結(jié)婚對象。但是猴娩,這種行為長時間會導(dǎo)致孩子對自己產(chǎn)生負面評價阴幌,進而導(dǎo)致用不合理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達到父母的期望勺阐,最終適得其反。
雖說比較幸運的是矛双,小時候我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渊抽,父母幾乎從來不拿我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但是议忽,我周圍的朋友可以說大部分都生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下懒闷。
其實,這些爸爸媽媽們內(nèi)心應(yīng)該明白一點——你的孩子可能沒有辦法像別人家孩子那樣優(yōu)秀栈幸,但是如果你能理性看待愤估,這些事實并不意味著你的孩子沒有價值。無論他相比別人家的某某速址,有多么不足灵疮,但是,他作為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壳繁,必然擁有自己的價值震捣。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并肯定他闹炉,才會讓孩子的自我價值提高蒿赢。
還有一種比較方式是社會通過讓我們和他人進行比較,來決定我們要和別人相同或不同渣触。
雖然剛提到小時候我算是“別人家的孩子”羡棵,但這僅僅指學(xué)習(xí)成績。在其他方面嗅钻,我是一個“異類”皂冰。
那時候,我與其他小伙伴的興趣愛好截然不同养篓,導(dǎo)致我有點格格不入秃流。
我喜歡一個人發(fā)呆、一個人拿根樹枝在土地上涂涂畫畫柳弄,幻想地球外的世界是什么樣子舶胀,可我并不擅長也不喜歡女孩子們的跳皮筋、丟沙包碧注。
每次被邀請?zhí)そ畹臅r候嚣伐,我的腳好像完全不聽使喚,常常會絆倒自己萍丐;丟沙包的時候我明明用力在躲避對面飛過來的沙包轩端,可是幾乎每次都被沙包狠狠地砸在頭上。其他的小孩都笑我連如此簡單的游戲都不會玩逝变,所以他們認為我跟其他人不同基茵,我算是個“異類”刻撒。
長大后,我才明白耿导,其實我并不是“異類”声怔,只是與我參照的群體剛好是一些與我相反的人。
寫在最后的話:
其實舱呻,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醋火,我很糾結(jié),一方面我切身體會并觀察到了這些現(xiàn)象以及原因箱吕,另一方面芥驳,我也理解社交軟件出現(xiàn)后,一些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隔閡叢生茬高,讓他們無所適從兆旬。
得承認,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怎栽,很多父母對步入社會的成年孩子人身安全丽猬、個人生活有著過度的擔(dān)憂與焦慮,他們心里時時刻刻地想知道孩子的一切舉動熏瞄,想知道孩子到底在干嘛脚祟,這種對孩子深深的失控感讓他們難受。
有人說强饮,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由桌。其實,在我看來邮丰,父母對孩子的愛行您,都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你的孩子終究要與你慢慢分離剪廉,不只是身體上娃循,也包括心理上。
這種父母與子女心理的分離妈经,是人的天性淮野,也是自然規(guī)律捧书。
參考書目:《溝通的藝術(shù)》?羅納德·B·阿德勒吹泡、拉塞爾·F·普羅科特;《親密關(guān)系》?德斯蒙德·莫里斯
?胡帥
前海南特區(qū)報記者经瓷。喜歡寫作爆哑,腦洞大開。歷史與小品舆吮、話劇與心理學(xué)揭朝、小說與美食等队贱。一切文字都可以混搭。
宋朝的程顥先生說——“讀書要玩味潭袱≈樱”我認為,玩味生活才更好玩屯换。
每周胡說七道若干次编丘、亂評書一次,不定期胡說史彤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