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到昨天已經(jīng)欣賞完了,在這組詩中锋玲,元好問提出了所謂的正體景用。并且,細論了誰是寫正體的詩人惭蹂,以及違背正體的詩人伞插。
今天,從第一首開始盾碗,簡單回顧一下蜂怎。
第一首
漢謠魏什久紛紜,正體無人與細論置尔。
誰是詩中疏鑿手?暫教涇渭各清渾氢伟。
元好問在第一首提出了他所認為的正體:漢樂府與建安詩歌榜轿。并且指出如今正體詩歌被很多人所遺棄,所以呼喚一個詩中疏鑿手朵锣,能夠撥亂反正谬盐。
那么,誰是這個人呢诚些?當然是他自己了飞傀。
第二首
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诬烹。
可惜并州劉越石砸烦,不教橫槊建安中。
這首詩中贊揚了以曹植和劉楨為代表的建安詩人绞吁,并且也指出聞雞起舞的西晉詩人劉琨幢痘,也是這一類人。
第三首
鄴下風流在晉多家破,壯懷猶見缺壺歌颜说。
風云若恨張華少,溫李新聲奈若何汰聋。
鄴下風流门粪,也是指建安詩歌,表示在晉朝仍舊被人傳唱(缺壺歌烹困,是王敦吟唱曹操的龜雖壽)玄妈。至于西晉的詩人么,張華“兒女情多,風云氣少”(鐘嶸評張華詩語)措近,但是比溫庭筠溶弟、李商隱還好一點。
第四首
一語天然萬古新瞭郑,豪華落盡見真淳辜御。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屈张。
這一首擒权,贊揚了東晉詩人陶淵明,他的詩自然清新阁谆、不假修飾碳抄。
第五首
縱橫詩筆見高情,何物能澆塊壘平场绿?
老阮不狂誰會得剖效?出門一笑大江橫。
這首詩贊揚西晉阮籍反映高潔的情操焰盗,其《詠懷詩》通過種隱晦曲折的形式璧尸,宣泄內(nèi)心痛苦與憤懣,是真實情感的映照熬拒。
第六首
心畫心聲總失真爷光,文章寧復(fù)見為人。
高情千古閑居賦澎粟,爭信安仁拜路塵蛀序!
前兩首反映陶淵明的自然天成和阮籍的真實情感,這一首批判潘岳的虛偽活烙⌒炻悖《晉書·潘岳傳》中寫道:
岳性輕躁,趨世利啸盏,與石崇等諂事賈謐倦逐,每候其出,與崇輒【望塵而拜】宫补。
第七首
慷慨歌謠絕不傳檬姥,穹廬一曲本天然。
中州萬古英雄氣粉怕,也到陰山敕勒川健民。
這一首沒有提到具體的詩人,而是通過一首《敕勒歌》對于這種天然渾成的氣魄提出了贊許贫贝。
第八首
沈宋橫馳翰墨場秉犹,風流初不廢齊梁蛉谜。
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崇堵。
這一首提到初唐時期齊梁體華麗而空洞的影響型诚,對于提出革新的陳子昂,表示了贊許鸳劳≌幔《新唐書·陳子昂傳》中,評價說:
唐興赏廓,文章承徐庾之風跳仿,天下尚祖耸别,子昂始變雅正悯嗓。
沈宋沥寥,初唐推廣大力推廣律詩的沈佺期、宋之問既忆。
第九首
斗靡夸多費覽觀驱负,陸文猶恨冗于潘。
心聲只要傳心了患雇,布谷瀾翻可是難电媳。
陸機還不如潘岳,作詩廢話太多篇幅太長庆亡。布谷瀾翻出自蘇軾 《戲用晁補之韻》 :
知君忍饑空誦詩,口頰瀾翻如布谷捞稿。
只需要寫出真實心聲即可又谋,作詩不必太多太長。
第十首
排比鋪張?zhí)匾煌居榫郑h如此亦區(qū)區(qū)彰亥。
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碔砆衰齐。
元好問說任斋,杜甫真正的價值,元稹沒有看到(少陵自有連城璧)耻涛,只是把石頭看作寶玉而已(爭奈微之識碔砆)废酷。這是對于元稹為杜甫作墓志銘中的言語進行評價 :
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抹缕,大或千言澈蟆,次猶數(shù)百,詞氣豪邁而風調(diào)清深卓研,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趴俘,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睹簇,況堂奧乎!《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
第十一首
眼處心聲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寥闪。
畫圖臨出秦川景太惠,親到長安有幾人?
元好問曾經(jīng)為范寬《秦川圖》作題畫詩疲憋,但是這首詩并非評價范寬凿渊,而是評價一些喜歡不作實地觀摩,之事憑空想象而創(chuàng)作的詩人柜某。
可以看出嗽元,元好問前面很多首詩,其實都是推崇一個“真”字喂击。
不過剂癌,范仲淹也沒有去過岳陽樓呀。
第十二首
望帝春心托杜鵑翰绊,佳人錦瑟怨華年佩谷。
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监嗜。
對于學習李商隱的西昆體詩人提出了批評谐檀,賣弄學問和華麗辭藻,但是讀者卻讀不懂裁奇。
第十三首
萬古文章有坦途桐猬,縱橫誰似玉川盧?
真書不入今人眼刽肠,兒輩從教鬼畫符溃肪。
盧仝屬于韓孟詩派,其作品奇譎險怪音五,南宋嚴羽作《滄浪詩話》時惫撰,特地用以“盧仝體”名之。
正體不學躺涝,去學險怪的盧仝體厨钻,就如果不學真書,結(jié)果寫出來都像鬼畫符一樣坚嗜。
第十四首
出處殊涂聽所安夯膀,山林何得賤衣冠。
華歆一擲金隨重苍蔬,大是渠儂被眼謾棍郎。
隱逸山林的詩人,未必高于入世求官的人银室。像華歆那樣的“假隱士”涂佃,也是一個虛偽的人励翼。華歆擲金出自《世說新語》: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辜荠,見地有片金汽抚,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 伯病。又嘗同席讀書造烁,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午笛,歆廢書出看 惭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第十五首
筆底銀河落九天药磺,何曾憔悴飯山前告组。
世間東抹西涂手,枉著書生待魯連癌佩。
李白豪邁灑脫木缝、自然奔放,不想杜甫那樣作詩太苦围辙。李白《戲贈杜甫》詩中寫道:
飯顆山頭逢杜甫我碟,頂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姚建,總為從前作詩苦矫俺。
可惜李白最終也沒有,實現(xiàn)魯仲連那樣功成拂衣去的理想掸冤。
這首詩還是在入世厘托、出世對比,元好問推崇入世贩虾,反映真實情感、真實社會的詩人沥阱。
第十六首
切切秋蟲萬古情缎罢,燈前山鬼淚縱橫。
鑒湖春好無人賦考杉,岸夾桃花錦浪生策精。
“燈前山鬼‘的形象,更像出自杜甫的這首《山館》詩云:
南國晝多霧崇棠,北風天正寒咽袜。
路危行木杪,身遠宿云端枕稀。
【山鬼】吹燈滅询刹,廚人語夜闌谜嫉。
雞鳴問前館,世亂敢求安
喜歡使用”淚縱橫“三個字的凹联,也是杜甫沐兰,例如:收汝淚縱橫、四座淚縱橫蔽挠、回首淚縱橫住闯。
不過,這首詩一般會令人想起李賀澳淑、孟郊這類凄清哀苦的詩歌風格比原。
元好問喜歡自然明朗的詩風,例如李白“岸夾桃花錦浪生”境界杠巡,是正體詩歌應(yīng)該有的面貌量窘。
第十七首
切響浮聲發(fā)巧深,研摩雖苦果何心忽孽?
浪翁水樂無宮徵绑改,自是云山韶頀音。
這首詩意思是兄一,不必講究格律厘线,也能寫出好詩。
切響浮聲出革,最早出自《宋書·謝靈運傳》:
欲使宮羽相變造壮,低昂舛節(jié)。若前有浮聲骂束。則后須切響耳璧,一簡之內(nèi),音韻盡殊展箱。兩句之中旨枯,輕重悉異,妙達此旨混驰,始可言文攀隔。
表示拘束于聲律要求。元好問這首詩前兩句批評拘忌聲病的詩人栖榨。
元結(jié)(浪翁昆汹、漫浪翁)《水樂說》中寫道:
元子於山中尤所耽愛者,有水樂婴栽÷郑【水樂是南磳之懸水】,淙淙然愚争,聞之多久映皆,於耳尤便挤聘。不至南磳,即【懸庭前之水】劫扒,取欹曲竇缺之石檬洞,高下承之,水聲少似沟饥,聽之亦便添怔。
云山韶頀音,出自元結(jié)《欸乃曲五首》第三首:
千里楓林煙雨深贤旷,無朝無暮有猿吟广料。停橈靜聽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幼驶。
《欸乃曲五首》除了第三首艾杏,都有使用古體句的情況≈言澹可見购桑,元結(jié)并不是一個拘忌于律詩聲病的詩人。
第十八首
東野窮愁死不休氏淑,高天厚地一詩囚勃蜘。
江山萬古潮陽筆,合在元龍百尺樓假残。
孟郊缭贡、韓愈,是韓孟詩派的兩位代表詩人辉懒,但是二人詩歌中體現(xiàn)出來的精神面貌卻不同阳惹,因此元好問一褒一貶,褒揚韓愈眶俩,批評窮愁凄苦的孟郊莹汤。
詩囚,原本有兩個颠印,出自元好問《放言》:
韓非死孤憤纲岭,虞卿著窮愁,長沙一湘累嗽仪,郊島兩詩囚....略
潮陽筆荒勇,韓愈因為反對迎佛骨柒莉,所以被貶謫至廣東潮陽闻坚。途中,韓愈曾經(jīng)作詩《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兢孝,夕貶潮州(陽)路八千窿凤。
欲為圣明除弊事仅偎,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雳殊?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橘沥。
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夯秃。
元龍百尺樓座咆,典故出自《三國志》,說的是陳登(字元龍)瞧不上許汜的故事:
汜曰:「昔遭亂過下邳仓洼,見元龍介陶。元龍無客主之意,久不相與語色建,自上大床臥哺呜,使客臥下床』粒」備曰:「君有國士之名某残,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陵吸,望君憂國忘家玻墅,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走越,言無可采椭豫,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旨指?如小人赏酥,欲臥百尺樓上,臥君于地谆构,何但上下床之間邪裸扶?
第十九首
萬古幽人在澗阿,百年孤憤竟如何搬素?
無人說與天隨子呵晨,春草輸贏較幾多?
百年孤憤竟如何熬尺?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三《韓非列傳》中說到韓非子:
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摸屠,觀往者得失之變,故作《孤憤》....
春草輸贏粱哼,化用的是陸龜蒙《自遣詩》第24首:
無多藥圃近南榮季二,合有新苗次第生。
稚子不知名品上,恐隨春草斗輸贏胯舷。
這是批評天隨子陸龜蒙刻蚯,在國家興亡之際,躲在山林之中過著自己幸福的小日子桑嘶,完全沒有匹夫有責的意識炊汹。回避現(xiàn)實逃顶,能寫出什么好詩呢?
陶淵明則不同讨便,東晉滅亡以后,他寧可作東晉的遺民也不肯出山為劉宋效力以政。而晚唐還沒有滅亡呢器钟,作為大唐的人才,卻紛紛躲避妙蔗,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傲霸。
第二十首
謝客風容映古今,發(fā)源誰似柳州深眉反?
朱弦一拂遺音在昙啄,卻是當年寂寞心。
這一首贊揚柳宗元繼承了謝靈運的優(yōu)點寸五,都有一個寂寞心梳凛。表面淡泊寂寞,其實內(nèi)心不甘平凡梳杏。
兩個人都有理想抱負韧拒,可惜為當權(quán)者所不容。想入世十性,卻無路可去叛溢。只好寄情山水了。
第二十一首
窘步相仍死不前劲适,唱醻無復(fù)見前賢楷掉。
縱橫自有凌云筆,俯仰隨人亦可憐霞势。
這首詩主要諷刺次韻唱和的作詩陋習烹植。
次韻,指用相同的字押韻愕贡,且次序不變草雕。最早的次韻詩,據(jù)說出自南齊王肅與妻謝氏(公主代作)的兩首詩:
本為薄上蠶,今作機上絲固以。得絡(luò)逐勝去,頗憶纏綿時墩虹。
針是貫線物,目中恒任絲。得帛縫新去,何能納故時。
早先唱和败晴,對押韻不作要求,后來元稹白居易把次韻當作了唱和的主要形式栽渴,晚唐皮日休尖坤、陸龜蒙的次韻唱和也對后世起到很大影響。
到了宋朝這種次韻的方式闲擦,不僅出現(xiàn)在作詩慢味,也體現(xiàn)在填詞唱和上。
南宋時期墅冷,邵浩為了趕時髦學習次韻作詩纯路,專門收集編撰了《坡門酬唱集》二十三卷,收東坡寞忿、蘇轍及門下士黃庭堅驰唬、秦觀、張耒腔彰、陳師道等次韻詩作數(shù)百首叫编。
第二十二首
奇外無奇更出奇,一波才動萬波隨霹抛。
只知詩到蘇黃盡搓逾,滄海橫流卻是誰?
一波才動萬波隨杯拐,出自船子和尚"偈"語 《撥棹歌》 :
千尺絲綸直下垂霞篡,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端逼,滿船空載月明歸朗兵。
元好問推崇蘇軾、黃庭堅顶滩,但是對于二人喜歡出奇求險的特點有些異議矛市。
因為二人影響太大,所以后人喜歡學習他們(一波才動萬波隨)诲祸。然而其他人又沒有二人的才學浊吏,所以邯鄲學步,墮入魔道救氯,偏離了雅正之途找田。
第二十三首
曲學虛荒小說欺,俳諧怒罵豈詩宜着憨?
今人合笑古人拙墩衙,除卻雅言都不知。
這首詩沒有點出具體的人名,但是可以看作上一首的續(xù)作漆改。
今人不要笑話古人太笨(拙心铃,古板),除了雅正就不知道其他形式了挫剑。
其他什么形式呢去扣,就是元好問批判的前兩句:曲學虛荒小說欺,俳諧怒罵豈詩宜樊破? 見識短淺愉棱、虛妄荒誕的言語,或者詼諧不莊重哲戚,動輒怒罵奔滑,都不是雅正之體。
嚴羽《滄浪詩話·詩辯》稱宋詩中的不正之風:
其末流甚者顺少,叫囂怒張朋其,殊乖忠厚之風,殆以罵詈為詩 脆炎。詩而至此可謂一厄也令宿。
黃庭堅在《答洪駒父書》中批評蘇軾的缺點:
東坡文章妙天下,其短處在好罵腕窥,慎勿襲其軌也"粒没。
不過蘇軾卻不在乎,《宋史.卷三三八.蘇軾傳》:
軾與弟轍簇爆,師父洵為文癞松,既而得之于天。嘗自謂:「作文如行云流水入蛆,初無定質(zhì)响蓉,但常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哨毁》慵祝」雖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扼褪。
第二十四首
有情芍藥含春淚想幻,無力薔薇臥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话浇,始知渠是女郎詩脏毯。
前兩句出自秦觀的《春日五首 其二》: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差差幔崖。
有情芍藥含春淚食店,無力薔薇臥晚枝渣淤。
《王直方詩話》中提到:
“東坡嘗以所作小詞示無咎、文潛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對曰:‘少游詩似小詞,先生小詞似詩吉嫩〖廴希’
元好問借韓愈的《山石》詩作對比,批評秦觀的詠花詩過于陰柔自娩。
不過用踩,這個觀點,并不是出自元好問椒功,《中州集·擬栩先生王中立傳》中寫道:
“予嘗從先生學,問作詩究竟當如何?先生舉少游《春雨》詩云:‘有情芍藥含春淚智什,無力薔薇臥晚枝’动漾,此詩非不工,若以退之‘芭蕉葉大梔子肥’之句較之荠锭,則《春雨》為婦人語矣旱眯。破卻工夫,何至學婦人证九!”
因為元好問有點以偏概全删豺,所以引起不少爭議。
袁枚《隨園詩話》卷五愧怜,為秦觀打抱不平:
“元遺山譏秦少游詩云......此論大謬呀页。芍藥、薔薇原近女郎,不近山石,二者不可相提而并論拥坛。詩題各有境界,各有宜稱蓬蝶。
后人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也用一首詩來反駁元好問猜惋, 王敬之《小言集·愛日堂詩·讀秦太虛淮海集》云:
“異代雌黃借退之丸氛,偏拈芍藥女郎詩。詩心花樣殊今古著摔,肯有香奩(五代韓偓的《香奩集》)知不知?
薛雪(1681-1770年)《一瓢詩話》中也寫道:
先生休訕女郎詩缓窜,山石拈來壓晚枝。千古杜陵佳句在谍咆,云鬟玉臂亦堪師禾锤。
千古杜陵佳句在,指杜甫《月夜》詩云:香霧云鬟濕摹察,清輝玉臂寒时肿。
第二十五首
亂后玄都失古基,看花詩在只堪悲港粱。
劉郎也是人間客螃成,枉向春風怨兔葵旦签。
劉禹錫寫了兩首玄都觀絕句,譏諷當權(quán)者寸宏。元好問批評他諷刺過度宁炫、直露刻薄,有失溫柔敦厚的雅正之風氮凝。
劉禹錫被貶十年羔巢,回到長安后,作《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罩阵,結(jié)果又被趕出了長安:
紫陌紅塵拂面來竿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稿壁,盡是劉郎去后栽幽钢。
十年后,劉禹錫再次回到長安傅是,仍舊戰(zhàn)斗精神不息匪燕,又作了一首《再游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喧笔。 種桃道士歸何處帽驯,前度劉郎今又來。
而且這首詩還有一個小序 书闸,里面寫道:
今十有四年尼变,復(fù)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觀浆劲,蕩然無復(fù)一樹享甸,惟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耳梳侨。
第二十六首
金入洪爐不厭頻蛉威,精真那計受纖塵。
蘇門果有忠臣在走哺,肯放坡詩百態(tài)新蚯嫌?
黃金放在洪爐之中鍛煉,不怕次數(shù)多 丙躏。 好的黃金精粹純真择示,本來就是不受一點塵埃的。
關(guān)于蘇門忠臣眾說紛紜晒旅。
一種說法是栅盲,蘇門弟子不真誠,不肯直言蘇軾废恋,以至于蘇軾“百態(tài)新”谈秫。百態(tài)新扒寄,是一個貶義,表示良莠不齊 拟烫。例如前面提到的黃庭堅在《答洪駒父書》中批評蘇軾 :
東坡文章妙天下该编,其短處在好罵,慎勿襲其軌也"硕淑。
也有一種說法课竣,元好問另有所指。王若虛《滹南遺老集》中置媳,提出當時金國詩壇于樟,有人以蘇門忠臣自居:
前人以杜預(yù)、顏師古為丘明拇囊、孟堅忠臣迂曲,近世趙堯卿、文伯起之于東坡寂拆,亦以此自任奢米。
元好問認為文伯起收錄的蘇軾作品中抓韩,摻雜有不少是“他人所作”的詩詞纠永。因此元好問批評他不加糾正,任由“百態(tài)新”谒拴,所以算不得蘇門忠臣:
野店雞號一篇極害義理尝江,不知誰所作。世人誤為東坡英上,而小說家又以神宗之言實之炭序。
后來,元好問自己出馬編撰了蘇詩“雅本(《東坡詩雅》)”
第二十七首
百年才覺古風回苍日,元祐諸人次第來惭聂。
諱學金陵猶有說,竟將何罪廢歐梅相恃?
宋朝建立以來100年辜纲,古代作詩的傳統(tǒng)風格才漸漸回復(fù)。
早期北宋詩壇拦耐,西昆體影響最大耕腾。歐陽修梅堯臣等人崛起,西昆體漸漸衰歇杀糯。
元祐(1086年-1094年)是宋哲宗趙煦的年號扫俺。“元祐諸人”就是指蘇軾及黃庭堅固翰、陳師道狼纬、秦觀等人羹呵。廣義來說,還應(yīng)該包括很多學習蘇軾作詩的人畸颅。
“諱學金陵”担巩,元祐時期,朝廷不但禁王安石新法没炒,連他的一些著作也禁止涛癌。當年以出其門下而為榮的人,避之猶恐不及送火,諱稱其門人拳话。
王安石去世以后,張舜民為之作挽詞《哀王荊公》云:
去來夫子本無情种吸,奇字新經(jīng)志不成弃衍。
今日江湖從學者,人人諱道是門生坚俗。
雖然大家都去學蘇軾黃庭堅镜盯,拋棄了王安石,但是為何連歐陽修與梅堯臣也被廢棄不用了呢猖败?
劉克莊在《后村詩話》中提到:
元祐后速缆,詩人迭起。一種則波瀾富而句律疏恩闻,一種則煅煉精而性情遠艺糜。要之不出蘇黃二體.....
元好問在論詩三十首第20首中說:
只知詩到蘇黃盡,滄海橫流卻是誰?
元佑以后的詩人幢尚,只知道學習蘇軾破停、黃庭堅,但是他們大多沒有二人得本是尉剩,結(jié)果畫虎不成反類犬真慢,造成了滄海橫流(波瀾富而句律疏)的詩壇亂象,偏離古雅的正體理茎。
第二十八首
古雅難將子美親黑界,精純?nèi)Яx山真。
論詩寧下涪翁拜功蜓,未作江西社里人园爷。
古雅比不了杜甫,精純比不了李商隱式撼。
后兩句也有兩種完全矛盾的說法童社。錢鐘書認為,雖然如此著隆,但是我寧可學習黃庭堅扰楼,也不和其他江西詩派的人為伍呀癣。意思是,江西詩派中弦赖,只有黃庭堅可取项栏。
另一種說法是,既然“古雅比不了杜甫蹬竖,精純比不了李商隱沼沈。”我豈肯學習黃庭堅呢币厕?當然也不會與江西詩派的人為伍列另。
第二十九首
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旦装。
傳語閉門陳正字页衙,可憐無補費精神。
這一首諷刺以陳師道為代表的的詩人阴绢,苦心雕琢店乐,卻學不到謝靈運的自然天成,白耽誤功夫呻袭。
第三十首
撼樹蜉蝣自覺狂眨八,書生技癢愛論量。
老來留得詩千首棒妨,卻被何人校短長踪古?
這一首是結(jié)束語了含长。
雖然第一首問:誰是詩中疏鑿手券腔?暫教涇渭各清渾。
但是自己技癢難耐拘泞,還是出手寫了這一長串七絕纷纫,褒貶前人與詩壇各種現(xiàn)象。
元好問說陪腌,我自己也留下了不少作品辱魁,不知道將來被何人點評呢?
結(jié)束語
關(guān)于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的學習到此結(jié)束诗鸭∪敬兀可以看出元好問最終推崇的,就是勇于擔當强岸、并關(guān)注社會現(xiàn)實锻弓,能夠反映真實情感、自然天成的詩歌蝌箍。對于過分雕琢青灼、講究形式暴心,偏重于華麗辭藻,反映虛情假意的作品杂拨,提出了異議专普。
老街這些文章中大多利用拿來主義,參考了很多前人的點評弹沽。其中有一點點自己的理解檀夹。歡迎大家指正。
@老街味道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30策橘,撼樹蜉蝣自覺狂击胜,書生技癢愛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