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原生家庭”的概念頻繁出現(xiàn)在各媒體的報道和文章中胧华。我特意去了解了一下這個陌生的概念。
“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原指個體所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拜秧,包括主要養(yǎng)育人(不一定是親生父母)屹耐、兄弟姐妹等期奔,它是個體最初所在的社會單位厅须,通常是親生或養(yǎng)父母家庭仿畸。
相對地,新生家庭朗和,就是夫妻自己組建的家庭错沽,這樣的家庭不包括夫妻雙方父母。
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組相對的概念眶拉。
原生家庭千埃,是心理咨詢領域使用的一個名詞,一些心理學工作者忆植,喜歡用“原生家庭”來解釋求助者報告的各種問題放可。
去原生家庭里面尋找問題根源,這種做法的源頭來自于經(jīng)典精神分析學派唱逢,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弗洛伊德。根據(jù)弗洛伊德的理論屋休,成人的人格特征是童年時期性本能活動壓抑的結果坞古。
中國很多“心理學專家”和“心理咨詢師”正是精神分析學派,與弗洛伊德不同的是劫樟,他們當中很多人認為成年人的所有行為都是“原生家庭”決定的痪枫,十分強調(diào)童年時期家庭的影響力。
自我反思叠艳,我的原生家庭對我今天的行為確實有很大的影響奶陈。
我性格的形成、做事的習慣附较、待物的一些觀念等吃粒,都是我的原生家庭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雖然我的父母從來沒有對我的人生有過指導和引領拒课,也沒對我有過特別的期待和盼望徐勃,因此也沒特別地要求過我在學習上要怎么,導致我從來不知為了未來要努力地學習早像,不知怎么努力僻肖。于是我就一直自由野生般成長。結果我就過著很平庸的人生卢鹦。
潛意識中臀脏,我心里一直都有怨父母以前怎么沒好好培養(yǎng)我,教導我。但其實這也不怪我父母揉稚。對于我父母來說秒啦,也許他們還以我為傲,以我榮了窃植。只是我做得不夠好帝蒿,我自己不夠努力,我不夠堅強巷怜。
在他們那一代葛超,養(yǎng)家糊口已經(jīng)是很不容易的事了。能讓孩子讀上書延塑,還能出個大學生绣张,已經(jīng)是很好的了。
不管怎樣关带,作為兒女的侥涵,都得感謝父母,畢竟有了你父母宋雏,才會有你芜飘。
參考:
騰訊新聞出品:今日話題第4025期 2017-09-25?? 《“原生家庭”為什么會成為流行病》?? 作者:魏巍
建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看,寫得很透徹磨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