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趙永軍臭蚁,這是我的“每天寫一篇”文章最铁、為自己賦能的第237篇。
《堯曰第二十篇》 第3篇:孔子曰:“不知命垮兑,無以為君子也冷尉;不知禮,無以立也系枪;不知言雀哨,無以知人也∷揭”
我們先看一下錢穆先生譯文——先生說:“不知命雾棺,便無以為君子。不知禮衬浑,便無以立在人群中捌浩。不知言,亦就知不得人了工秩∈龋”
李里的注解也是講課稿,比較通俗易懂助币。
李里先生注解——不知命浪听,一個人就不能為君子∶剂猓孔子說迹栓,不懂得天命就不足以成為君子,不懂禮則無以立于天地之間俭缓,不懂得別人說的話就不能了解別人克伊。
什么是天命?人所不能決定的事华坦,比如你出生的時間愿吹、地點,你的父母季春,你的美丑高矮洗搂,你的家庭消返,你的壽命等载弄,這些都是人所不能選擇和決定的耘拇,只有知道了命運這些不由人決定的因素,我們才能真正不被命運所累宇攻,一切成敗得失惫叛、窮達榮辱、生老病死才不會困擾我們的心逞刷,我們才能聽其自然嘉涌,樂天知命,知足常樂夸浅。
但知命并不是讓我們消極地對待人生仑最,而是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因為知命帆喇,我們知道一切事情的結果都有天命決定警医,所以我們不再為結果煩惱,我們只需重視每一樣事情的過程坯钦,竭盡全力预皇,盡自己本分,就不會后悔婉刀。一切結果有天定吟温,我們也就無怨無悔,我們才能坦然面對人生突颊。
比如對我們的健康鲁豪,我們盡力做到生活規(guī)律,勞逸結合洋丐,適當鍛煉呈昔,心情舒暢,即使生病了友绝,我們也不后悔堤尾,因為我們盡力了。如此我們自然能夠生順死安迁客,安詳自在郭宝,對一切事情都可以平和對待,這就是真正的君子了掷漱。
禮粘室,前面講過是根據天道制定出來的人的行為規(guī)范,人只要按照這些規(guī)范去行動卜范,每樣行為都符合天道衔统,自然也就能堂堂正正立于天地之間,做個真正的人了。不知禮锦爵,不按禮行動舱殿,衣食住行都與天道不合,也就無法立于天地之間了险掀。
言為心聲沪袭,語言是心靈的聲音,人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說話樟氢,通過說話冈绊,我們大概就可以辨別這個人的思想、情操埠啃、境界死宣。當然語言有真?zhèn)危@就貴在能辨碴开。怎么辨十电?必須自己有智慧,有德行叹螟,有操守鹃骂,如此則不管什么語言都能辨。能辨其語言則自然能識別人罢绽。能知命則能安貧樂道畏线,能知禮則能立身做人,能知言則能與人交往良价。
《堯曰》篇開篇兩段講治國平天下之道寝殴,但達到國治天下平的根本還是每個人自身的凈化與完成,所以最后一句還是落腳到個人的完成明垢。
這一句與《論語》開篇第一句“學而時習之”相配合的蚣常,學什么,結尾三句點明了:學知命痊银,學知禮抵蚊,學知言。
因此李里先生注解——《堯曰》是整部《論語》的結尾溯革,非常重要贞绳,與《學而》、《鄉(xiāng)黨》致稀、《先進》冈闭,并列為《論語》的精要《兜ィ《學而》講為學的重要萎攒;《鄉(xiāng)黨》講學之目的在行遇八,講日用行常的重要;《先進》講教化的重要耍休;《堯曰》則講為政的重要押蚤。
這四篇合起來就總括了孔子的全部思想:學、行羹应、教、治次屠,學圣人之道园匹,行圣人之道,教圣人之道劫灶,以圣人之道治天下裸违。學、行在己本昏,是完成自己的過程供汛,教、治在人涌穆,是化成天下的過程怔昨。故《論語》上半部重在成己,下半部重在成人宿稀,成己成人然后天下大同趁舀,這是孔子的全部追求。
南懷瑾先生對此有更深刻的理解祝沸。
孔子所講的命矮烹,其真正意義,指宇宙的某一法則罩锐,人事奉狈、物理、歷史的命運涩惑,時間空間加起來仁期,形成這一股力量的時候,人對他沒有辦法轉變竭恬,這就是命◇翱剑現(xiàn)在我們稱它為“時代的趨勢”。勢在那里的時候萍聊,像汽車那股動的力量還沒有完问芬,沒辦法停止,歷史時代有他的前因后果寿桨,為什么我們這個時代會形成這樣此衅?
所以這個“命”很難講强戴。就現(xiàn)代來說,我們的八字早已算好了挡鞍,不過不是生辰八字骑歹,而是“生于憂患,死于憂患”八個字墨微。中國古代有“天命之謂性”的“命”又是另一種解釋道媚,解釋作宇宙生命之命,如果我們把《論語》中這一句解釋作生命之命翘县,又牽涉到哲學問題了最域,而命運之命包括了哲學與科學的問題,也是非常難研究的锈麸《浦孔子這里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忘伞”〕幔”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不知道時代的趨勢氓奈,對于環(huán)境沒有了解翘魄,不能有前知之明,無法為君子舀奶。
“不知禮熟丸,無以立也∥苯冢”這個禮包括了文化光羞,以前我們再三的解釋過了,不多說了怀大。簡單說纱兑,一切禮義,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哲學道理化借、人生道理要懂得潜慎,假使不懂,就無法站立在這人世間蓖康,就永遠跟著環(huán)境轉铐炫,自己沒辦法特立獨行。
“不知言蒜焊,無以知人也倒信。”照文字解釋泳梆,不知道說話鳖悠,無法作人榜掌。人怎會不知言?各個都會說話乘综,這個“言”就代表言語文化憎账,比如古人先賢告訴我們的話,我們不能深切真正了解卡辰,就無法作人處世胞皱。如《論語》,是孔子的人生經驗九妈,告訴了我們反砌,不懂,就不知怎樣作人做事允蚣。
南懷瑾先生最后總結道——這一節(jié)書到此結束了,就是自“子曰:學而時習之”開始呆贿,全部《論語》二十篇連起來嚷兔,都是學問。學問不是知識做入,不是文字冒晰,學問是拿人生修養(yǎng)來體驗,隨時隨地來學習竟块,才能達到“知命”而“自立”的境界壶运。這樣,才能算是“知言”浪秘,才不是白讀了《論語》蒋情。他認為《論語》的精神大致是如此。
一篇讀罷頭飛雪耸携,從中學起愛讀《論語》棵癣,30年過去,還是常讀常新夺衍,讓人喜愛狈谊,所以起名為《悅讀論語》。
很多理解的不一定對沟沙,一孔之見河劝,敬請指正。
在此矛紫,非常感謝注解《論語》的各位前輩赎瞎,朱熹先生,南懷瑾先生颊咬、錢穆先生煎娇、李澤厚先生二庵、楊伯峻先生、李里先生缓呛、趙又春先生等等名家給我的啟示和滋養(yǎng)催享,
也感謝諸位書友一路相伴,我能堅持講到今天哟绊,離不開你們的信任和支持因妙。
更要感謝這個時代,感謝互聯(lián)網票髓,使得我們沒有阻隔攀涵,還能隨時隨地交流。
感謝古圣先賢留給我們的這些經典洽沟,愿我們攜手并進以故,共建“文化自信,書香中國”裆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