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溫了吳軍老師的專欄《硅谷來信》中講到巴菲特午餐的幾篇文章,對生活又有了一點新的思考蒜危。
自2000年“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慈善拍賣活動開始至今,中國已有三位企業(yè)家或投資人以高價競得與這位老爺子吃頓飯的機會盼砍。他們分別是步步高的董事長段永平碾盟、被稱為“私募教父”的赤子之心資產(chǎn)管理公司總經(jīng)理趙丹陽以及天神娛樂董事長朱曄。當然锄俄,對于這樣難得的機會局劲,他們都是有備而來。
我從中摘取對我啟發(fā)比較大的三點奶赠,分別作以探討鱼填。
第一,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毅戈。當被問到“成功的道理(不是具體的方法)是什么”時苹丸,老爺子說:“我不用告訴你該做什么,因為你很優(yōu)秀苇经,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赘理。我告訴你不該做什么。首先扇单,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商模。”我想老爺子不是建議我們不去嘗試創(chuàng)新,作為在投資界“神一般的存在”的他施流,一向以謹慎著稱凉倚。他要表達的是在涉足一個領域前要對它有足夠的了解,尤其是在投資領域(本質上生活中絕大部分事情都可以理解為投資)嫂沉。這就好比我們熟知的故事——田忌賽馬稽寒。只有對對方足夠了解的情況下才有勝算的可能,否則就是投機趟章,很可能會損失慘重杏糙。不管對于企業(yè)還是個人,“不做的智慧”會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蚓土,因為投資的剛需就是避險宏侍!所以,在做一件事前充分的準備是制勝的關鍵蜀漆!
第二谅河,不要二次成功。人生難免起起落落确丢,似乎東山再起都會被描繪成英雄事跡绷耍。然而,起起落落的背后是那些應該被我們避免的錯誤鲜侥,每一次“東山再起”都意味著需要付出無盡的時間和精力褂始!太多經(jīng)歷過跌落又再起的人背負著家庭的支離破碎和身體的過度透支的代價。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描函,或許不需要每一個“賽點”都要贏崎苗,但少犯錯誤永遠都是“跑贏馬拉松”的金科玉律。
第三舀寓,投資是一門藝術胆数,而非技術。技術可通過刻苦的練習而習得互墓,藝術則需要天賦作為基礎必尼。巴菲特不僅沒有雇傭大量的投資專家來研究更多的領域,因為他知道那些人大多只懂技術轰豆,對于兒孫胰伍,他也沒有多少信心讓他們成為卓越的投資者齿诞,而是選擇了將財富以標普500指數(shù)的方式進行投資酸休。面對投資這件事,我們需要客觀地看待祷杈。吳軍老師也說:“工薪階級斑司,與其將那么多時間和精力放在哪怕是穩(wěn)定年回報率15%的股市上,也不如將這份有限的資源投資到自己的工作和事業(yè)上獲得的回報多!”
三點啟發(fā)宿刮,愿對你有幫助互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