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間諜一樣思考隅忿,聽起來就很酷~ 中情局訓練出來的思維模式心剥,和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樣呢?我對思維邏輯這方面一直很有興趣背桐,畢竟我的短處就是思維混亂优烧,尤其寫文章的時候,滿腦子都是主意链峭,不知道怎么寫才好畦娄。
鎖定目標
獲取關(guān)鍵信息之前,我們首先得鎖定目標弊仪,確認獲得信息的最佳途徑熙卡。
鎖定目標不難,難的是怎么才能達到目的励饵。通常大家會選擇直搗黃龍驳癌,奔著目標直接就去了,可是有時候目標并不好接近役听。這時候就要另辟蹊徑颓鲜,從細節(jié)入手,有時候某些不起眼的小地方反而能提供許多信息典予。
作為一個法制節(jié)目愛好者甜滨,這個套路我很熟悉。比如緝毒大隊接到線報瘤袖,本市有個大毒梟A衣摩,目標是很明確,可是A整日神出鬼沒孽椰、反偵察意識很強昭娩,一開始根本找不到線索。這時候警察的目光就會轉(zhuǎn)向A身邊的馬仔和下線黍匾,從他們身上可以挖出很多線索,大到交易過程小到生活作息呛梆,為接下來安排抓捕計劃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和證據(jù)锐涯。
策略誘導
我覺得就是采用迂回戰(zhàn)術(shù)。首先要堅定自己的目標填物,確定自己想要獲取的信息是什么纹腌,然后以此為中心設(shè)計誘導性提問,從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滞磺。
誘導性提問有很多方法升薯,最簡單的一個提出一個“二選一”的選擇性問題,比如“是”還是“不是”击困,還有“either……or……”涎劈。后者是我慣用的伎倆广凸,看似給出兩個選擇,又是我還會給更多選擇蛛枚,但是事實上它們都是對我有利的谅海,甚至于我還隱瞞了一些其它我不感興趣的選項。這招可以在男朋友/老公身上試一下蹦浦,比如扭吁,你是要給我買Chanel的包呢,還是Gucci的包盲镶?
驗證事實
通過觀察細節(jié)侥袜、策略誘導好不容易得出很多信息,但是它們到底有沒有用溉贿、有多大用處系馆,還是要驗證一下。
說起來慚愧顽照,投了很多簡歷由蘑,我都是看見招聘廣告,只要條件符合又沒過期代兵,就直接投尼酿,根本沒想過還要調(diào)查一下投簡歷的人數(shù)和回復比例,更別說去判斷應(yīng)聘成功的可能性植影。網(wǎng)上的招聘簡歷都有附帶HR的電話裳擎,但是我是壓根就沒想到要打電話核實一下,現(xiàn)在想想思币,有可能人家已經(jīng)找到合適的人選鹿响,我再投簡歷也只是浪費時間,還傻乎乎地等回信谷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