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做過很多事情宝鼓,但多數(shù)都三天熱情刑棵,沒有堅持下來。唯一聊以自慰的愚铡,可能就是閱讀了蛉签。無論到哪兒,無論做什么沥寥,都喜歡帶著幾本書碍舍,閑下來的時候就翻上幾頁,以此打發(fā)無聊的時光邑雅。
工作后就更是了片橡,因為從事的是新聞行業(yè),無論知識面淮野,還是寫作能力捧书,都需要不斷提高,所以就更離不開閱讀了录煤。大概數(shù)了下家里的700多本藏書鳄厌,基本都是工作后購買的,算下來也有幾萬塊錢了妈踊。
很多時候了嚎,也挺為自己喜歡讀書感到欣慰的。尤其當討論一個問題廊营,涉及到某些書歪泳。某些觀點的時候,基本都能列舉一些出來露筒。
讀書也確實對我改變很大呐伞,尤其大學四年,整個的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基本因閱讀而重新塑造慎式。說到閱讀對我的重要性伶氢,怎么強調(diào)都不為過趟径。
所以,因為閱讀癣防,平時很多事情我都會進行自我反思蜗巧,但悖論的是,唯獨閱讀這件事上蕾盯,我反而從未沒想過幕屹,我閱讀的方式對嗎?是否存在問題级遭?直到這兩天看了青年作家劉未鵬關于閱讀的文章后望拖,我才對自己的閱讀方式產(chǎn)生了懷疑。
他的文章對閱讀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思考挫鸽,對比我自身说敏,總結(jié)下來的問題就是:
1、閱讀不應該僅停留在淺閱讀層面丢郊,就是說像云,不應該翻過一遍就算讀過了,就算你看的時候很認真也一樣蚂夕。因為你的記性并沒有達到過目不忘的程度,就算當時過目不忘腋逆,時間久了婿牍,也一樣是會忘記的。那樣的話惩歉,讀過跟沒讀過的區(qū)別等脂,唯一的區(qū)別可能就是你知道那本書的書名,以及留存了一些模模糊糊的內(nèi)容撑蚌。僅此而已上遥。
當然,這個我覺得這個說的也不一定完全正確争涌。從我的感受來說粉楚,很多書,我依然記得清楚里面的講述內(nèi)容和主題亮垫,即使時間過去很久模软,我也沒有完全忘記。
我想作者說的可能是饮潦,書的體系和講述機構燃异,只是淺閱讀的人無法掌握。這個倒是真的继蜡,每本書的寫作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工程回俐,結(jié)構上的章節(jié)安排逛腿,以及作者系統(tǒng)化的思考,都是這本書最有價值的東西仅颇,但淺閱讀的話单默,顯然是沒有能力梳理消化這些東西的,所以得到的收獲也就小很多灵莲。
因此劉未鵬建議雕凹,閱讀的時候,應該做好讀書筆記政冻,把書的框架結(jié)構枚抵,以及作者的思路表達做一個梳理,這樣你才能更好地理解這本書明场,而不只是留下一個模模糊糊的概念汽摹。
2、閱讀后的思考苦锨。對我來說逼泣,這是對我觸動最大的一點。雖然我對書很挑剔舟舒,從作者和出版社的權威性拉庶,到版本的選擇,以及與同類書的對比秃励,讀一本書之前氏仗,我都會考察很久,才會最終下決心閱讀(萬一讀了一本垃圾書夺鲜,就太浪費時間和生命了)皆尔。
但這樣的問題就跟點外賣一樣,當我確認這家外賣店的飲食安全放心后币励,吃他們家東西的時候慷蠕,我基本就不會再想其他的了,不會再更進一步地去挑剔食呻,這飯有沒有偏咸了一點流炕,是不是味精也放多了等等。這些我都沒有想過仅胞。
我讀書就是一樣浪感,一旦確認好書后,多數(shù)時候基本就是全盤接受作者的觀點饼问,很少有自己主動的思考影兽。說白了,就是圖省事莱革,直接把作者的思考放到我腦子里來了峻堰,讓他代替了我思考讹开。而以后,遇到書中類似例子的時候捐名,點評的觀點旦万,其實是作者的觀點,而不是我自己的镶蹋,只是這些話是從我最終說出來而已成艘。
所以說的難聽點,這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洗腦贺归,因為你自己沒有思考了淆两,你腦子里的想法都是別人的。只是這種洗腦是自己主動選擇的而已拂酣,但結(jié)果是一樣的秋冰,就是失去了獨立思考能力。
因此劉未鵬認為婶熬,閱讀一本書的時候剑勾,不應該全盤地認同作者的觀點,而是應該做甄別赵颅,對書的內(nèi)容進行深度思考虽另,從邏輯上推理作者的闡述是否有道理,從而形成自己的思考饺谬。而不只是照搬觀點洲赵。
3、每個人的思維都有一些盲點商蕴,盲點之所以成為盲點,就是因為自己很難察覺到芝发。雖然自己時刻提醒自己思維要客觀和清晰绪商,但因為自身局限性,很多時候還是不自覺地陷入某個盲區(qū)辅鲸。
對人類思維特點了解的越多格郁,越能發(fā)現(xiàn),與人討論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独悴。每個人的盲點不一樣例书,你的盲點可以在別人那里得到補充,別人的盲點也可以被你糾正刻炒。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的含義便在于此决采。
寫下來,與別人交流坟奥,最重要的價值就在于此树瞭。除了盲點之外拇厢,我們對于自己的知識體系中的缺口一般是很難覺知的。如果你不知道一個東西晒喷,很大的可能性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它孝偎。而把自己的思考寫出來讓別人發(fā)現(xiàn)漏洞,則是對自己知識體系的善莫大焉凉敲。
所以衣盾,這可能是我最近關于閱讀方面的最大的感受了,就是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的閱讀方法不是最佳的爷抓。其實之前我大概也有過這方面的思考势决,為了增加閱讀收獲,也才開始寫書評废赞,為的就是把自己閱讀過的書徽龟,做一個大致的梳理。
但在看過劉未鵬關于閱讀的觀點后唉地,發(fā)現(xiàn)自己做的還是遠遠不夠据悔,只是寫一篇書評,可能還是有點少了耘沼,對于梳理一本書的內(nèi)容极颓,還是比較粗枝大葉。思考的深度也是遠遠不夠群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