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蘇軾
缺月掛疏桐践瓷,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亡蓉,縹緲孤鴻影晕翠。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砍濒。揀盡寒枝不肯棲淋肾,寂寞沙洲冷。
復制下一首贊1316
宋詞三百首爸邢,豪放樊卓,月夜,寫景杠河,抒懷简识,孤獨
譯文
彎彎的勾月懸掛在疏落的梧桐樹上;夜闌人靜感猛,漏壺的水早已滴光了七扰。有誰見到幽人獨自往來,仿佛天邊孤雁般飄渺的身影陪白。
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驚嚇颈走,驟然飛起,并頻頻回頭咱士,卻總是無人理解它內(nèi)心的無限幽恨立由。它不斷于寒冷的樹枝間逡巡,然而不肯棲息于任何一棵樹上序厉,最后只能寂寞地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锐膜。
注釋
漏斷:即指深夜。漏弛房,指古人計時用的漏壺道盏;即指深夜。
原題“黃州定惠寺寓居作”。
漏:指更漏而言荷逞。這里“漏斷”不過說夜深罷了媒咳。
幽:《易·履卦》:“幽人貞吉”,其義為幽囚种远。引申為幽靜涩澡、優(yōu)雅。
孤鴻:張九齡《感遇》十二之四:“孤鴻海上來坠敷∶钔”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三十九:“此詞本詠夜景,至換頭但只說鴻膝迎,正如《賀新郎》詞“乳燕飛華屋”渐溶,至換頭但只說榴花∨В….“按兩詞均系泛詠茎辐,本未嘗有”夜景“等題,多說鴻掂恕,多說石榴拖陆,既無所妨,亦未必因之而奇妙懊亡。胡評似未諦依啰。
省:理解店枣∷倬“無人省“,猶言”無人識“鸯两。
或以為“揀盡寒枝“有語病闷旧,亦見注⑷所引同書同條【疲《稗好ψ疲》本《野客叢書》:”觀隋李元操《鴻雁行》曰:“夕宿寒枝上,朝飛空井旁钝侠「迷埃“坡語豈無自邪?“此言固是帅韧。寒枝意廣泛里初,又說”不肯棲“,本屬無礙忽舟。此句亦有良禽擇木而棲的意思双妨』床《左傳》哀公十一年:”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斥难。“杜甫《遣愁》:”擇木知幽鳥帘饶⊙普铮“
賞析
這是蘇軾的一首名詞《卜算子》。現(xiàn)在通行的各個版本的詞選中都有一個小序:“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及刻《瓶悖”據(jù)史料記載,此詞為公元1083年(神宗元豐六年)初作于黃州缴饭,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黃岡縣東南暑劝,蘇軾另有《游定惠院記》一文。由上可知這首詞是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颗搂。被貶黃州后担猛,雖然自己的生活都有問題,但蘇軾是樂觀曠達的丢氢,能率領全家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渡過生活難關傅联。但內(nèi)心深處的幽獨與寂寞是他人無法理解的。在這首詞中疚察,作者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蒸走,表達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貌嫡。
上闋寫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見的景色比驻。“缺月掛疏桐岛抄,漏斷人初靜别惦。”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夫椭、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步咪,為''幽人''、''孤鴻''的出場作鋪墊益楼』“漏”指古人計時用的漏壺:“漏斷”即指深夜。在漏壺水盡感凤,更深人靜的時候悯周,蘇軾步出庭院,抬頭望月陪竿,又是一個多么孤寂的夜晚呀禽翼!月兒似乎也知趣屠橄,從稀疏的桐樹間透出清暉,像是掛在枝椏間闰挡。這兩句出筆不凡锐墙,渲染出一種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來的兩句长酗,“時見幽人獨往來溪北,縹緲孤鴻影《崞ⅲ”周圍是那么寧靜幽寂之拨,在萬物入夢的此刻,又有誰像自己這樣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咧叭,就像是一只孤單飛過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蚀乔?先是點出一位獨來獨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菲茬,隨即輕靈飛動地由“幽人”而孤鴻吉挣,使這兩個意象產(chǎn)生對應和契合,讓人聯(lián)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婉弹,不正像縹緲若仙的孤鴻之影嗎听想?這兩句,既是實寫马胧,又通過人汉买、鳥形象的對應、嫁接佩脊,極富象征意味和詩意之美地強化了“幽人”的超凡脫俗蛙粘。物我同一,互為補充威彰,使孤獨的形象更具體感人出牧。
下闋,更是把鴻與人同寫歇盼,“驚起卻回頭舔痕,有恨無人省”海”這是直寫自己孤寂的心境伯复。人孤獨的時候,總會四顧邢笙,回頭的尋覓啸如,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獨,“有恨無人省”氮惯,有誰能理解自己孤獨的心呢叮雳?世無知音想暗,孤苦難耐,情何以堪帘不?“揀盡寒枝不肯棲说莫,寂寞沙洲冷∧海”寫孤鴻遭遇不幸储狭,心懷幽恨,驚恐不已棺弊,在寒枝間飛來飛去晶密,揀盡寒枝不肯棲息擒悬,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模她,度過這樣寒冷的夜晚。這里懂牧,詞人以象征手法侈净,匠心獨運地通過鴻的孤獨縹緲,驚起回頭僧凤、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畜侦,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心境躯保。作者與孤鴻惺惺相惜旋膳,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xiàn)孤鴻的心理活動,把自己的主觀感情加以對象化途事,顯示了高超的藝術(shù)技巧验懊。
這首詞的境界,確如黃庭堅所說:“語意高妙尸变,似非吃煙火食人語义图,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召烂,孰能至此碱工!”這種高曠灑脫、絕去塵俗的境界奏夫,得益于高妙的藝術(shù)技巧怕篷。作者“以性靈詠物語”,取神題外酗昼,意中設境匙头,托物寓人;對孤鴻和月夜環(huán)境背景的描寫中仔雷,選景敘事均簡約凝練蹂析,空靈飛動舔示,含蓄蘊藉,生動傳神电抚,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惕稻。
冷寒的,也不止是沙洲和桐枝蝙叛。有恨的俺祠,究竟是孤鴻還是幽人?靜夜如此寂寞借帘,又何須漏壺提醒辰次蜘渣?月兒依然殘缺。不見有清滿的佳期肺然!疏淡的笑墨蔫缸,似寫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詞境际起,難歇哀憤的心拾碌。作為剛到黃州時的詞作,可以看出作者心內(nèi)的紊亂街望⌒O瑁可正是在黃州,作者完成了自己處世哲學的形成灾前》乐ⅲ《赤壁懷古》、《赤壁賦》等篇章哎甲,才是作者對人生樂觀冷靜的態(tài)度蔫敲。而寫作此詞時,應該還沒有完成這種成熟烧给。所以燕偶,從詞中,讀者看到的是一種冷清與寂寞的情懷础嫡。即使如此指么,此詞還是很受后人推崇,如《山谷題跋》有云:“語意高妙榴鼎,似非吃人間煙火語伯诬。”而“非胸中有數(shù)萬卷書巫财,筆下無一點俗氣”則不能到盗似。但是,正因為此詞的仙骨氣質(zhì)平项,歷來對這首詞的主旨說法不一赫舒,有人認為是為王姓女子而作悍及,有人認為是為溫都監(jiān)女作,即這是一首愛情詞接癌;但也有人認為是作者對現(xiàn)實不滿心赶,抒發(fā)憤懣之情的,也就是說這是一首影射缺猛、刺時之作缨叫;還有人認為這首詞是寫作者的寂寞之情的。有一種說法最為有趣荔燎。據(jù)《宋六十名家詞·東坡詞》載耻姥,此詞還有一序,講的是一個美麗而凄涼的故事有咨。摘錄如下:
惠州有溫都監(jiān)女琐簇,頗有色。年十六摔吏,不肯嫁人鸽嫂。聞坡至纵装,甚喜征讲。每夜聞坡諷詠,則徘徊窗下橡娄,坡覺而推窗诗箍,則其女逾墻而去。坡從而物色之曰:“當呼王郎挽唉,與之子為姻滤祖。未幾,而坡過海瓶籽,女遂卒匠童,葬于沙灘側(cè)。坡回惠塑顺,為賦此詞汤求。
前半段寫的虛幻迷離,要不是前面有段引言:“惠州有溫都監(jiān)女严拒,頗有色扬绪。年十六,不肯嫁人裤唠〖放#”頗有點遇仙的感覺。
蘇軾寓居定惠院种蘸,每到他深夜吟詩時墓赴,總有一位美女在窗外徘徊竞膳。當推窗尋找時,她卻已經(jīng)翻墻而去诫硕。此情此景豈非正是蘇軾詞上闋所寫:“ 缺月掛疏桐顶猜,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痘括?縹緲孤鴻影长窄。”由此說來纲菌,句中的幽人該是指那位神秘美麗的女子挠日,上闋則是記錄此事了。
當時蘇軾六十幾歲翰舌,張先七十還納妾嚣潜,六十歲也不算什么的。有人很憤慨他為什么不納那個女子為妾椅贱,卻物色王郎之子與她為姻懂算,最終使她郁郁而亡。
這個女子好像是為蘇軾而存在庇麦,在蘇軾離開惠州后计技,女子就死去了,遺體埋葬在沙洲之畔山橄。當蘇軾回到惠州垮媒,只見黃土一堆,個中幽憤之情可想而知航棱。于是睡雇,就賦了這篇著名的《卜算子》。由此可見饮醇,此首詞的下闋是為了紀念那女子而寫:“驚起卻回頭它抱,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朴艰,寂寞沙洲冷观蓄。”
這篇序言呵晚,短短的數(shù)十個字蜘腌,就婉娩道出了一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饵隙,真是精彩絕倫撮珠,令人拍案叫絕。
吳曾《能改齋漫錄》云:“其屬意蓋為王氏女子也,讀者不能解芯急。張右史文潛繼貶黃州勺届,訪潘邠老,聞得其祥娶耍,題詩以志之云:空江月明魚龍眠免姿,月中孤鴻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邊榕酒,葛巾藜杖眼窺天胚膊。夜冷月墮幽蟲泣,鴻影翹沙衣露濕想鹰。仙人采詩作步虛紊婉,玉皇飲之碧琳腴〖希”
這個記載好像是為了證明那個序言的真實性而作喻犁,甚至還有詩為證。且不論其可信度到底有多高何缓,這個故事在當時深入人心是肯定了的肢础。
現(xiàn)今一般以唐圭璋先生的注釋為準,他認為此詞上片寫鴻見人碌廓,下片寫人見鴻传轰。此詞借物比興。人似飛鴻氓皱,飛鴻似人路召,非鴻非人勃刨,亦鴻亦人波材,人不掩鴻,鴻不掩人身隐,人與鴻凝為一體廷区,托鴻以見人。東坡又有詩云:“人似秋鴻來有信贾铝,去如春夢了無痕隙轻。”(《正月二十二日與潘郭二生出郊游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并韻》)比喻人生來去如鴻雁垢揩,代代往復玖绿,生生不已。但一個人的經(jīng)歷又像春夢一樣叁巨,去而無蹤斑匪,難以追懷》嫔祝可以作為對照蚀瘸。這首詞應該是有政治寄托的狡蝶,周濟論詞主“有寄托”與“無寄托”之說,以為“非寄托不入”贮勃,而“專寄托則不出”贪惹。東坡此詞能臻此境,在于“非因寄托而為是詞”寂嘉,乃“觸發(fā)于弗克自己奏瞬,流露于不自知”。這正是蘇軾的才學泉孩,氣度丝格,思想的體現(xiàn)。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史料記載棵譬,此詞為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十二月或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豐六年)初作于黃州显蝌,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黃崗縣東南,又作定惠院订咸,蘇軾另有《游定惠院記》一文悉稠。由上可知這首詞是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