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閱讀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惠遏,假如有人問我砾跃,如何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本書,我想大概就是 “ 同理心 ” 三個字吧节吮!
為什么這么說呢抽高?我們來深入分析一下暴力的緣起
01 暴力緣起何處?
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有暴力沖突透绩,是因為溝通過程產(chǎn)生了負面情緒翘骂。那么負面情緒又是從哪里來呢?很顯然帚豪,是來自于我們每個人對待事物的認知碳竟。那什么樣的認知會給我們產(chǎn)生負面情緒呢?當我們意識到這件事物可能侵犯到自身的權(quán)益時狸臣,我們往往就會產(chǎn)生負面情緒莹桅。
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我們產(chǎn)生負面情緒的根本原因是出于對自我權(quán)益下意識的保護機制烛亦,正因為這種自我保護機制诈泼,才導致了暴力沖突的發(fā)生。這種自我保護機制用佛家的話來說就叫做“我執(zhí)” 煤禽,用通俗的話來形容“我執(zhí)”就是“以自我為中心”铐达。
人們在交往過程當中,往往會偏向于自身的利益檬果,從而忽略了他人的利益瓮孙,正因為人們相互之間不理解,所以才會造成溝通當中的暴力沖突循環(huán)往復选脊,無休無止衷畦。
02 如何化解暴力沖突?
既然我們了解了知牌,暴力緣起于“我執(zhí)”祈争,那么答案顯而易見,化解暴力沖突的路徑就是放下“我執(zhí)”角寸,用同理心去看待他人菩混,換句話來說就是我們不能光顧著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得學會換位思考扁藕。
前幾天我送孩子去上興趣班沮峡,在等孩子下課的間隙,目睹了一件小事引發(fā)的沖突亿柑。一位衣衫襤褸邢疙、年邁駝背的老先生在一個街邊的攤位買玉米,他原本挑好了一袋子玉米,并把外皮剝?nèi)チ伺庇危恢朗裁丛蚝艋譀Q定不買了,轉(zhuǎn)身就走颁虐。擺攤的小老板頓時火冒三丈蛮原,對著老先生破口大罵,兩人發(fā)生了劇烈沖突另绩,攤主還差點掄拳頭動手打老人儒陨,后來是因為有人勸阻才作罷。
假如這位老人考慮到擺攤老板的玉米被他撥開了外皮笋籽,如果自己不購買蹦漠,這些玉米可能就會賣不出去導致老板折本,那么這位老人可能就會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车海,買下這些玉米津辩。假如這位擺攤老板想到了老人不買這些玉米的原因,可能是覺得售價太高不劃算容劳,亦或者他囊中羞澀,付不起這么高的價闸度,也許他就會和對方協(xié)商一個雙方能夠接受竭贩、更加合理的價格,這樣一來大家都滿意莺禁。然而事件雙方都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留量,只站在自己的利益和角度思考問題,才會造成這次的沖突哟冬。
03 如何化解“我執(zhí)”楼熄?
“我執(zhí)”其實就是我們內(nèi)心當中自私自利的欲望。佛家說我們每個人生來本自具足浩峡,那我們的欲望又從哪里來呢可岂?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宗教學說翰灾,這里就不多說了缕粹,而第二種就是我們在出生之后,就被周邊的任何人和事物潛移默化的影響纸淮,從而形成了這種自我的潛意識和觀念平斩。
那么如何化解“我執(zhí)”呢?還得從觀念著想去改變自己咽块。試想一下绘面,佛陀為什么說我們?nèi)巳硕急咀跃咦隳兀空^“心生種種法生”,你就是你自己的神揭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晚凿,當你立志要實現(xiàn)你的目標,只要你有這愿心和毅力塘辅,就能過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晃虫。我想這就是本自具足的真正含義吧。
但是我們從小形成的自我觀念導致了我們“一葉障目扣墩,不見泰山” 哲银,要化解“我執(zhí)”還需要有大決心和大毅力。我們用幾年的時間學會了做加法呻惕,然而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學會做減法荆责。
04 讓世界充滿愛
記得著名歌手韋唯有一首歌叫做《愛的奉獻》,里面有這樣一句歌詞 “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亚脆。
我一直在思考做院,到底什么才是愛,今天讓我有一絲明悟濒持,所謂“愛”不就是你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键耕,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嗎柑营?假如這個世界上屈雄,人人都能夠?qū)W會換位思考,這個世界哪里會有暴力官套,怎么會不和諧呢酒奶?
老子曾說:“因其無私,故能成其私奶赔!”? 這句話讓我深以為然既绕。
只有成全他人倾鲫,方才能成全你自己,世界才能因你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