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7點在馬當路智造局參加了書蟲部落的周一說書活動万伤,五位講者視角各異薛躬,內容精彩亦鳞,回到家特此以文作記錄。
? ? ? ? ? ? ? 《告別與告白》-晚風
第一位講者是晚風迅矛,今晚分享的書籍是韓寒《告別與告白》妨猩,這本書是講述電影《后會無期》幕后的故事,也是作家韓寒作為新興導演的心路歷程:講述他的人生觀秽褒,講述懶惰又富有熱情的他壶硅,如何完成自己的電影夢。 晚風說大家眾所周知的三個夢想寫書,賽車,拍電影貌似都完成的有模有樣了震嫉,但這只是固有的標簽森瘪,而讀完此書后牡属,她對韓寒有了新的三點印象票堵。
第一,做人別人的眼光不重要,你把事情做的怎么樣才最重要逮栅。
認識一個人悴势,了解一個人,到最后告別一個人措伐,對韓寒來說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特纤。他總是希望自己盡量少地認識人,盡量少地把個人喜怒哀樂都建立在其他個體身上侥加。無論對感情和朋友都是如此……能讓大家高興就行了捧存,或者無感地存在也是個好方式。但你如果太在意自己的痛苦,或者太想讓他人在意你的痛苦昔穴,只會讓自己陷入被忽略的痛苦镰官,甚至是表演痛苦的痛苦。而在職業(yè)生涯中無論是賽車也好,游泳也罷,只做自己喜歡的,別人的眼光并不重要吗货。改造自己的心智模式,不再人與人交往之間蓋一堵墻泳唠,自己的心沒有邊界。
第二宙搬,知道很多道理,依然過不了一生笨腥。
當演員馮紹峰接片的時候糾結需不需將電影升華到人生意義上,韓寒這樣告訴他勇垛,“不需要講什么道理”脖母,原因是人生并不會因為懂道理得到升華。比如說運動,人人都知道活著需要動,卻總沒行動窥摄。如何在明白“道”的基礎上掌握“術”镶奉,這就靠自我內在驅使力與動機。
第三崭放,創(chuàng)作時在絕對謙虛學習之后哨苛。
人可以不上學,但一定要學習币砂,而且學習是極度謙虛的建峭。無論是拍戲還是賽車,遇到了困難與不順决摧,韓寒從不罵人亿蒸。罵人是將責任推卸他人,這樣品德之人何以拿的了冠軍掌桩?是的边锁,在看了韓寒如此優(yōu)秀的程度上,卻謙虛的對待他人的時候波岛,晚風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茅坛,這對我來說無疑是在學習態(tài)度上提了個醒。
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的生如夏花的方式则拷,或生命不息奮斗不止贡蓖,或歲月靜好。韓寒生如夏花的方式是賽車寫書電影煌茬,不做重復的事情斥铺。那我們呢?
? ? ? ? ? 《正見:佛陀的證悟》-樊鵬程
第二位講者是創(chuàng)業(yè)者坛善,他叫樊鵬程晾蜘,今晚分享的書籍《正見:佛陀的證悟》邻眷,這是一本佛學的入門書,佛教在中國被世俗化了很多剔交,很多人誤認為是迷信耗溜,封建,落后的文化省容,但實際并非如此抖拴。首先講者以三個問題開場“你是否覺得有些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不管有形還是無形腥椒?”“你是否覺得一定要擁有某樣東西阿宅,人生才不一樣?”“你對情緒有沒有比較性笼蛛,如愉悅要比悲傷好洒放?”。
接著滨砍,講者提到了書中的四個真理往湿,逐一進行闡述。這佛教四項真理就是:
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
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諸法無我)
涅磐超越概念(涅磐寂靜)
我們身處的世界惋戏,是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领追,沒有東西是永恒不變的,萬物如此响逢,時間如此绒窑,我們內心的情緒,感受也是瞬息萬變的舔亭,這就是所謂的“無承┡颍”。 我們所接觸的東西——具體的钦铺、真實的事物订雾,也只不過是被灌輸的概念的,桌子可以叫成桌子矛洞,也可以叫成筷子洼哎。達到證悟,我們需要有力量放棄對非常重要的事物缚甩,需要有極大的勇氣獨自步向這條道路谱净。不追求贊譽和收獲窑邦,不逃避批判和損失的人擅威。如同看完電影,感受了情景當中的悲歡離合冈钦,走出影院郊丛,你還是當初的那個自己。
書中的內容非常的豐富,短短的十幾分鐘厉熟,講者不可能一一講透徹导盅,正如拋了一塊小石頭,激起我們聽眾內心漣漪揍瑟。今日分享《正見》的佛教中一些豁達通透的哲理給我?guī)聿簧賳l(fā)白翻,特別一切情緒皆苦。我更愿意理解為“一切情緒皆為困擾”绢片,無論是悲傷還是歡樂滤馍,無論激憤還是興奮,都有可能在瞬間轉化底循,因為諸事無常巢株,情緒亦然。在未來的生活中熙涤,希望能在紛擾的花花世界保持淡然從容阁苞。
? ? ? ? ? ? ? ? ? 《親愛的》-多多
第三位多多講者給我們帶來的是電影《親愛的》,電影的主題是演員黃渤尋找他唯一孩子祠挫,將一個人的苦難變成了一群人的苦難那槽,以此來讓觀眾產出共鳴:如何疼愛自己的孩子,如何關愛其他人的孩子等舔。
最令人感動的是電影接近尾聲的那段話:“我們丟失的孩子是不可替代倦炒,所以我們不生二胎”,多多在說書人的舞臺软瞎,講述了自己觀電影后的感受逢唤,給我們分析人與人性。
人的行為是被自身第一性環(huán)境與習慣教育所決定涤浇,人是通過教條和言語鳖藕,通過不斷的習慣習俗位表現形式的實踐達到自身的完善。因此在后天的習性當中很大程度上的影響我們將做一個好人還是惡人只锭。
正如普希金在詩選里也說著恩,他的墓志銘上要寫上,“沒做過什么善事蜻展,然而憑良心起誓喉誊,謝天謝地,他卻是一個好人纵顾∥榍眩”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意識到自己內在中善與惡的一面施逾,處身與社會當中敷矫,規(guī)劃并調整自己的行為例获,不做惡。
《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講者Jimmy上臺了曹仗,今晚說的書名叫《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榨汤。這是一個關于環(huán)境保護問題的說書題材,作者賈雷德戴蒙德告訴我們環(huán)境問題不是科學技術問題怎茫,而是意識的問題收壕,因此喚醒民眾意識說書分享在今晚就有了意義。
Jimmy從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給大家進行穿插演說轨蛤,短短18分鐘內容極其豐富啼器,提到了復活島上的石像,格林蘭島俱萍,蒙大拿的礦業(yè)端壳,當今中國面臨的最大問題霧霾等等。
最后講者給我們提出了三個問題讓我們回去思考枪蘑,“導致文明和社會危機的環(huán)境問題损谦,除了不可逆轉的自然因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性中的貪婪自私岳颇,是否認同照捡?”“如何平衡專業(yè)處理方式于公眾樸素認知之間的沖突?”“人類文明就是在一次次危機中成長话侧,地球有限的危機是不是杞人憂天栗精?”
人類增長有了累積的慣性,在這個星球上的人種劇增瞻鹏,而資源有限又被污染的情況下悲立,我們應當有怎么樣的行動呢。這是值得思索的問題新博。
? ? ? ? ? ? ? ? <我們仨>-善蓁
最后一位講者善蓁分享的是楊絳的《我們仨》一書薪夕,書中的基調一半是陰郁,一半是溫馨赫悄,奏成了楊絳錢鐘書媛媛一家獨特的三重奏原献。而講者以三部分來講述霜威,“我們老了柜思,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著我們仨”玫氢。最喜歡的一句話:我們仨不止三個人倔撞,每個人搖身一變讲仰,可變成好幾個。短短的一句話里误窖,說的是彼此的相親相愛叮盘,為對方付出,可是好物不堅霹俺,好景不長柔吼,家也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驛站,而楊絳變成了最后的空巢人丙唧。
講者娓娓道來愈魏,聽后特別感動,我也想做一枚如楊絳般恬淡的知識分子:有一個所愛的人想际,一個想要保護的家庭培漏,和一兩件怎樣也割舍不下,愿意終生去做的事胡本。這便是一個再好不過的人生牌柄。
這個炎熱的夏天,能讓如此多的講者與聽眾聚集在一起集思廣益侧甫,時間過去很快珊佣,九點鐘讀書會散會了。走出門的時披粟,涼風習習咒锻,風吹在臉上,和書友們聊著下一期的聚會守屉,真是份美好的回憶與期待惑艇。但愿年老的我,會時常想起這些寧靜又稍微不平靜的夏夜拇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