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早上伊诵,小寶對我說:“老爸,我現在不僅會疊小被子了回官,還能疊大被子了曹宴。”
小寶口中的“小被子”是指以前姐姐上幼兒園時發(fā)的長一米五歉提、寬一米的兒童被子笛坦,而“大被子”則是長二米三、寬二米的五尺床用的標準被子苔巨。這樣的“大被子”版扩,在姐姐床上和她自己的床上都有,而在她床上還備了一條“小被子”恋拷。
隨后资厉,她就在床上慢慢完成了將自己的大被子和小被子以及姐姐的大被子(姐姐上學出發(fā)的早,一般是來不及疊被子的)蔬顾⊙绯ィ看著自己疊被子的小寶湘捎,我想起一個星期前的周末早晨。
那天盡管是周末窄刘,但小寶起得也很早窥妇,大約是6點多。這時娩践,姐姐起床后已在書房看書活翩,我們也沒有特別去關注小寶,任由她在房間內“玩朔牛”材泄,以往也都是這個樣子。等到7點多吨岭,她從房間內出來時拉宗,外婆發(fā)現她渾身是汗,問她怎么回事辣辫?她回答說是在疊被子旦事。
我們一群人走進房間看時,小寶也像今天早上那樣急灭,已經把自己和姐姐的被子疊好姐浮,不過被子疊的樣子不是很好看。外婆看著滿頭大汗的小寶葬馋,半是心疼半是埋怨地說卖鲤,你這孩子小小年紀,怎么就想著疊被子点楼?現在還不是你疊被子的時候扫尖,你看你疊得又累,疊得也不像個樣子啊掠廓。
盡管外婆這么說换怖,但小寶還是堅持每天疊被子,還“命令”外婆每天早上在她出房間之前不許進來“打擾”她蟀瞧。從今天早上沉颂,小寶疊被子的情形來看,不僅在速度上而且在所疊被子的樣子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悦污,這應該就是讓孩子不斷嘗試的結果吧铸屉。
作為家長,我們總是覺得孩子還小切端,總是希望能給孩子以更多的“幫助”彻坛,希望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借助我們的扶持走得更加順一點。然而,更多時候事與愿違昌屉,我們越是“幫助”孩子钙蒙、越是給予孩子更多的扶持,孩子學會走路的時間就越晚间驮。只要給予孩子更多自己去嘗試的機會躬厌,讓自己去探索、去試錯竞帽,在錯誤中才會成長得更好扛施。
當然,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屹篓,并不是說父母就此可以做“甩手掌柜”疙渣,對孩子就可以不聞不問了——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教育之所以值得探討和研究,就在于它更多時候是一門藝術锻梳,而非簡單的“數學公式”,面對每一個問題只要套用公式來求解就可以了。教育荞下,需要每一個父母根據自己孩子的身體、性格羡洁、心理死姚、認知水平等因素,選擇最優(yōu)的教育方式和內容笋颤。讓孩子去嘗試的方法乳附,同樣如此。作為父母伴澄,我們應該清楚什么時候赋除、什么事情能放手讓孩子去嘗試,而什么時候非凌、什么情況举农、以什么樣的方式幫著孩子扶持一把,這同樣是一項值得父母每天都去思考敞嗡、探索和嘗試的“大工程”颁糟。
因此更多時候,父母應該在理念上“全能”喉悴,而非在具體事情上“全能”棱貌。具體事情上的“全能”箕肃,必然讓父母習慣于大包大攬婚脱,“幫”著孩子把所有問題都給解決了,孩子也就失去了試錯的機會障贸,成長反而會止步不前涡贱;而父母在具體事件上的“不能”惹想,反而有利于孩子的成長问词,當然這里說的“有利于”也不是說讓父母去做“甩手掌柜”,而是父母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學習激挪、探索和嘗試自己“不能”的事情,慢慢讓孩子和自己一起“能”起來锋叨。
更進一步,如果父母在理念上的“全能”娃磺,則可以讓父母能把一些即便在具體事情上“全能”的情形轉變?yōu)樽约骸安荒堋钡慕逃h(huán)境薄湿。比如在孩子的才藝技能學習方面偷卧,有時候父母可能是比初學的孩子要會得更多豺瘤,可以在家中就指導孩子∽螅可是,指導孩子不是簡單的幫孩子直接完成晌梨,就像彈琴,父母可以指導孩子彈琴仔蝌,但是不能直接代替孩子練習彈琴泛领。況且敛惊,有時父母即便是“會”渊鞋,在具體教育中也可以運用“不會”的方式豆混,比如父母可裝作“不會”彈琴篓像,然后讓孩子來“教會”自己。這樣的教育形式员辩,其效果會不會更好一點?因此鸵鸥,有的時候父母的“不會”應該是“更會”丹皱,只有“更會”才能運用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來引導和啟發(fā)孩子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