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這兩天嘗試使用思維導圖做記錄,崇拜于各路大神對思維導圖出神入化的使用腕铸,深感思維導圖值得好好研究惜犀,于是又報名學了兩門課程,主講人分別是阿何有話說的阿何和臺大的孫易新教授狠裹。
說起思維導圖虽界,很多人都不陌生,有人覺得這就是一種記錄的工具涛菠,只是眾多輔助工具之一莉御。而有的人在使用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撇吞,將此種方法運用到生活中,覺得受益匪淺礁叔。
本文分享我在這幾天學習中的小小心得牍颈。
一 與大腦同頻的工具
思維導圖的創(chuàng)始人Tony·Buzan 最初開發(fā)這一工具,就是基于提升學習效率晴圾,開發(fā)擴散性思維的目的颂砸。思維導圖的使用,具有以下特點:
1樹狀發(fā)散
2關注重點
3構建體系
4色彩圖像助記
5精煉簡潔
這些特點是思維導圖的方法決定的死姚。
思維導圖是從一個中心主題出發(fā),發(fā)散出許多個分支主題勤篮,又從這些分支主題下細分出核心觀點和內(nèi)容都毒。
在每一個子主題和觀點處,只用幾個關鍵詞或短語來表示碰缔。
這就要求作者擁有兩個能力:
一是把握結構框架的能力账劲。
二是精簡信息的能力。
不難看出金抡,作圖的核心并不是畫圖本身瀑焦,而是在頭腦中構提取信息構建框架,精簡信息的能力梗肝。擁有了這些能力榛瓮,再用導圖記錄下來,才能算是一張合格的圖巫击。
早期的研究者馮雷斯托夫就說明過禀晓,面對于枯燥的知識,人腦的記憶效率并不高坝锰。而思維導圖將知識精煉化粹懒,凸顯出重點內(nèi)容,增強了“可記性”顷级;其采用結構式記憶凫乖,與其他知識間建立聯(lián)系,賦予了單個知識點的“意義”弓颈,這也是符合記憶原則的帽芽。
與傳統(tǒng)文字相比,樹狀結構更能直接展現(xiàn)出整體框架和內(nèi)容重點恨豁。如果看一篇很長的文件嚣镜,是很難理清其中關系脈絡的,但是如果用導圖的形式展現(xiàn)橘蜜,使用者就能更快地抓住重點菊匿。效率不是一般的高付呕。
二導圖思維在生活中的運用
1在平時思考時,將發(fā)散的信息統(tǒng)統(tǒng)記錄下來跌捆,用導圖的形式作出之間的關系徽职,思路就會更加清晰。
笑來老師說過一句話佩厚,大意是:恒量一個人是否聰明姆钉,只用看他頭腦中有沒有足夠多清晰的概念,這些概念間有沒有足夠多的聯(lián)系抄瓦。
用導圖的記錄下這些分散的信息潮瓶,再加以整理,很快就可以形成關聯(lián)钙姊。
2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毯辅,模板化解決思路,以后的工作中直接運用模板煞额,降低了低水平重復思恐,比如5W1H就是一種模板化的思考模板。
在阿何的思維導圖課上就提到膊毁,將決策時的考慮因素分為成本胀莹,收益和人際關系等,并且不斷修改這個模板婚温,以后做決策時就直接按照模板進行思考描焰,羅列要點。模板化帶來的效率提升缭召,本質上也是思維方式的提升栈顷。
三思維導圖的局限和不足
思維導圖的發(fā)散性有助于開發(fā)創(chuàng)造力,但用來表示空間結構嵌巷,時間順序和相關關系時并不適合萄凤。
其次思維導圖講究記憶知識,而非深度研究搪哪,而對于復雜的邏輯關系可能并不適合表述靡努,比如數(shù)學公式等。
四工具的推薦
不同的系統(tǒng)有不同的工具晓折,不存在最好的工具惑朦,只有最順手的工具。這里推薦幾款軟件漓概,有的便攜精煉漾月,有的功能強大,大家根據(jù)自己作圖的需要自由選擇胃珍。
1安卓系統(tǒng)的“思維導圖”app
特點:操作簡便梁肿,可以將自己的作品保存到云端蜓陌。
2Ios系統(tǒng)的使用:ithoughts、mindmanager
特點:嗯太史公也沒用過吩蔑,自行體驗吧
3Win和mac都能用的:Xmind
專業(yè)版模板很多钮热,但是普通版也夠用。
4網(wǎng)頁版的“百度腦圖”
擁有搜索引擎烛芬,方便配圖和超鏈接隧期。云端同步,任何設備均可操作赘娄。
最后附上本文的思維導圖鏈接仆潮。謝謝閱讀http://naotu.baidu.com/file/6de59eeb48f32af6a2c743089d5657e1?token=ef5fa5a1032ede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