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梢卸。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副女,使人感動蛤高,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碑幅,牧師還沒有講完戴陡,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沟涨。又過了10分鐘恤批,牧師還沒有講完,于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裹赴。等到牧師終于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喜庞,馬克·吐溫由于氣憤,不僅未捐錢棋返,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延都。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xiàn)象懊昨,被稱之為“超限效應”窄潭。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fā)生。如酵颁,當孩子犯錯時嫉你,父母會一次、兩次躏惋、三次幽污,甚至四次、五次重復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簿姨,使孩子從內(nèi)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距误。被“逼急”了,就會出現(xiàn)“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扁位。
可見准潭,媽媽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域仇,只批評一次”刑然。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復暇务,要換個角度泼掠、換種說法怔软。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择镇,厭煩心理挡逼、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