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小屁孩剛好兩歲陪腌,經(jīng)常不好好吃飯畜埋。熙寶像他這么大的時候也是莫绣,吃飯感覺就是受罪,威逼利誘什么招都使出來了悠鞍。小孩子吃飯的過程簡直就是一部血淚史对室,但是你有想過原因嗎?
其實對孩子而言他也有想選擇的權利咖祭,而對他們而言能做決定的事情太少掩宜,吃飯大概是唯一一件他們能全權做主的事情,所以很多小孩子選擇甚至拒絕吃飯么翰。在家如果五爺不吃我是從不強迫他的牺汤,他餓了自然會自己吃飯。哪怕他才2歲我已經(jīng)給了他很多自己做主的權利浩嫌,所以居然可以跟他很多事情有的商量檐迟。
同學的兒子3歲,每次跟他們出去固该,走的時候總是脫不了身锅减。因為她兒子有個習慣就是去哪里總有看上的東西糖儡,一定要帶回去伐坏,不帶回去就發(fā)脾氣。最后她外婆總是幫著他達成他的目的握联,最后不是帶回去了就是在門口買一個才能收場桦沉。但是他外婆的這種討好順從的舉動并沒有贏得孫子的心,反而每次發(fā)脾氣第一個就是對著他外婆動手金闽,對孩子而言討好的結果就是你沒有原則纯露,好欺負,反而助長了他的脾氣代芜。
那天陪朋友去跟她崽做康復埠褪,那個醫(yī)生一見我兒子就說“這個攪屎棍又來了”。這是我們第二次過去挤庇,我家五爺除了調皮點好像特別討厭的事情也沒做過钞速,唯一就在那旁邊的墊子上玩沒脫鞋而已。從做母親的角度我覺得孩子調皮只要不做討厭的事情就是正常的嫡秕,喜歡探索的孩子腦袋各個方面都發(fā)育的要好渴语。從旁觀者角度,這個醫(yī)生太不靠譜了昆咽,因為他們面對的都是各種腦癱重癥兒童驾凶,說話有點口無遮攔牙甫,所以有時候人要學會站在別人角度想想,你才會值得尊重別人调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