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臘月,忙碌了整整一年的蘭州人电湘,大多的男人閑了下來隔节,居家的女人已經(jīng)放下了手中的活計,全力為過年做起準備寂呛。
于蘭州怎诫,土生土長的原著居民并不多,過去大多是從山西贷痪、陜西幻妓、南方移民過來的,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個移民城市劫拢。在這個混居了許多地方人的城市肉津,進入臘月以后,也就有了豐富的美食和比較多的民俗舱沧,禮節(jié)似乎特別多阀圾,給后來的年青人一種過年是一件很累的事地印象,記得有一段時間好像都怕過年一樣狗唉,不愿意被綁架似的參加許多的春節(jié)習俗初烘。
老蘭州的臘月,每一天基本上都對應固定的習俗分俯,好像已經(jīng)沿襲了上百年肾筐。人們已經(jīng)習慣了在這些固定的時間去完成固定的習俗,沒有誰會覺得不妥去主動改變缸剪,反而在蘭州人的心里吗铐,這些習俗成了敬畏過年所必須的神圣流程,不容褻瀆杏节。
03
臘月廿三:打發(fā)灶爺上了天
臘月二十三唬渗,又稱“小年”典阵,是老蘭州人祭灶的日子。據(jù)說镊逝,每年臘月二十三壮啊,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撑蒜。
廿三灶神歹啼,也稱灶王、灶君座菠、灶王爺狸眼、灶公灶母、東廚司命等浴滴,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拓萌。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升略、祝融之說微王。后來又衍生出許多說法。晉以后則列為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降宅。
老蘭州人把灶君稱為灶爺骂远,打發(fā)灶爺一般在下午7時左右,天擦黑腰根,整理好灶王龕激才,在廚房擺好灶餅子、點燈额嘿、燃香……瘸恼,一切準備停當人就開始誦灶君贊:東廚司命賜福府君……善惡奏分明……賜吉降祥祝壽永康寧。然后燒黃表紙册养,誦《灶經(jīng)》:“天流雨东帅、地留金,人留的子孫球拦、草留的根靠闭,報天地之恩,報父母之恩坎炼,報灶君之恩愧膀。”
誦完經(jīng)谣光,給灶爺嘴上抹糖檩淋,囑咐: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萄金。
接著拿出幾天前就買好的灶馬子蟀悦,剪開媚朦,將印有一匹馬的那半張點燃,放鞭炮送灶爺上天日戈。另一半印有人和馬的询张,留在灶王龕上,等大年初一接灶爺回來時用涎拉。
臘月二十三這天瑞侮,蘭州人要吃祭灶用的一種美食——灶餅子的圆。制作灶餅子用的是白面鼓拧,先用開水燙面,揉好越妈,搓成面劑子季俩,兩個面劑子摞在一起,攤成薄餅梅掠,放鍋烙熟酌住,拍松,餅自然就分開阎抒,里面夾上菜酪我,卷起來吃很香。這有點類似春餅且叁,只是叫法不一樣都哭。
04
臘月廿四、廿五:衛(wèi)生大掃除
臘月二十四逞带、二十五是大掃除日,這天家家戶戶要把房子院子清掃一遍,平常夠不上的犄角旮旯全都要掃到商叹,農(nóng)家的院子也要拾掇的干干凈凈割去,撒上水,擦亮窗戶遇汞;全家的被子通常也在這兩天全部拆下來清洗一遍未妹,棉絮不行的要收拾收拾再縫,衣服也要洗凈空入。之后臘月再不干洗衣被地活络它。
05
臘月廿六、廿七:炸油果子
油果子是蘭州人整個春節(jié)的高級面點执庐,各家要做很多酪耕,一般的家庭也要做一小缸,招待人很省事轨淌。
制作時先發(fā)好發(fā)面迂烁,再活死面看尼,搟成薄面,死面在下盟步,發(fā)面在上藏斩,摞一起一卷,做面劑子却盘,有時也用姜黃狰域、紅曲等色料,和成五色的面劑子黄橘,然后用一雙巧手兆览,制成各種形狀,如蜂蝶昆蟲塞关、鳥鼠雞鵝抬探、花卉草果等,經(jīng)清油一炸帆赢,就成了色彩艷麗的油果子小压。
來人端上桌,品嘗油果子的香脆酥甜的時候椰于,還要贊賞炸制手藝怠益,暗暗比對較勁,看誰家的更好看瘾婿,更適口蜻牢。
06
臘月廿八:蒸饃饃
“二十八,蒸棗花憋他『⒈”這是民間臘月二十八的風俗習慣,意思是到了臘月二十八這天竹挡,不論你是做紅棗镀娶、蜜棗餡兒的,還是紅豆餡兒的饅頭揪罕,今天就得開始蒸饅頭了梯码。按照老人的話說,其實這就是開始準備過年的主食好啰。
老蘭州人轩娶,過年親戚很多,常常這撥走了那撥又來框往,做其它主食根本來不及鳄抒。因此,往往小花卷是一般招待親戚的主要主食,過年一般至少要蒸一大缸许溅。
親戚來了瓤鼻,蒸籠里蒸糟肉等半熟品時,順便蒸一些小花卷贤重,炒幾個菜茬祷,就齊活,剩下的就是喝酒并蝗。像趕集一樣祭犯,這家待待,趕緊又走了下家滚停。
07
臘月廿九:做糟肉沃粗、炸丸子、蒸八寶飯
可以說糟肉代表著老蘭州的年铐刘。蘭州人過年別的可以不講究陪每,但若沒有一碗糟肉影晓,這個年就感覺沒過好镰吵。
相傳蘭州人過年吃糟肉起于明朝。當時明肅王從江蘇遷蘭挂签,過年喜食酒釀蒸肉的江蘇人疤祭,在沒有酒釀的蘭州,為了吃到家鄉(xiāng)味饵婆,更主要是為了在春節(jié)表達自己對南方家鄉(xiāng)的思念勺馆,就地取材制作蘭州酒釀蒸肉。
時間一長侨核,蘭州糟肉就定型為五花肉和與酒釀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豆腐乳的結合草穆,蒸出來的肉肥而不膩,口感軟爛搓译,肉香和醬豆腐香繞于舌尖悲柱,成了蘭州的年味之一。
08
臘月三十:貼對聯(lián)些己、守歲
大年三十的下午所有人家都要貼窗花貼對聯(lián)豌鸡。
貼完對聯(lián)就要迎灶王爺了。這天晚上要在灶臺上擺上糖段标、瓜子涯冠、油果子等食物迎接灶王爺回家。通常講究這天是不能掃地的逼庞。
蘭州人三十晚上要吃臊子面蛇更,也叫“長面”,象征著闔家團圓、健康長壽派任、天長地久共耍。后來年三十也有改吃餃子的,吃臊子面放在了初一吨瞎。不管怎么改痹兜,臊子面是一定要吃的。
臊子面就是在煮熟的手工面上澆上豬肉臊子颤诀、黃花菜字旭、木耳、雞蛋崖叫、豆腐遗淳、蒜苗調(diào)制的臊子湯,香味濃郁心傀,蘊含著一年來生活甜美屈暗、艱辛、幸運和對來年生活的美好憧憬脂男。
祭拜家神后养叛,即開始“守歲”。小輩們要給長輩磕頭拜年宰翅,老人給小孩們散發(fā)“年錢”弃甥。守歲之夜,全家老幼通宵不睡覺汁讼,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淆攻,直到天亮,故又稱“守夜”嘿架、“敖壽”瓶珊。
待子時一過,各家各戶紛紛行動耸彪,燃放鞭炮伞芹,迎接新年。鞭炮聲告訴人們舊歲已辭搜囱,新年來臨丑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