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園食單》:一位清代“老流氓”在《紅樓夢》大觀園原型里的食色人生
文/方木魚
南京隨園菜與曲阜孔府菜,北京譚家菜號稱中國最有名的三大官府菜昼窗。私房菜是指無牌照、無跑堂异旧、無固定菜單艰赞,惟獨廚師有手藝的小眾菜肴佣谐。文人菜則是中國所獨有的飲食文化現(xiàn)象》窖《隨園食單》所記隨園菜是難得的集官府菜、文人菜罚攀、私房菜于一身的菜肴党觅。
講隨園食單之前,有必要講一講袁枚其人斋泄。
袁枚是一個很有趣的人杯瞻,一生想得通,玩得轉(zhuǎn)炫掐,吃得開魁莉,所以也活得久。當(dāng)然募胃,袁枚也很有爭議旗唁。與袁枚同列“乾隆三大家”的清代詩人趙翼曾說他“前身是怪,年老成精”痹束、“鄉(xiāng)覓溫柔检疫,不論男女”,“雖曰風(fēng)流班首祷嘶,實乃名教罪人”屎媳。梁啟超譏他“臭腐”,譚獻(xiàn)稱他“文妖”论巍,也有人說他是一個千年帝制的逆子烛谊、棄臣與叛徒。袁枚做過不少荒唐事嘉汰,風(fēng)流事丹禀,離經(jīng)叛道之事。僅記錄在冊郑现,有據(jù)可查的湃崩,就有這么幾件。
乾隆十三年冬接箫,袁枚三十三歲攒读。這一年,他的父親亡故辛友,袁枚辭官養(yǎng)母薄扁,在南京買下康熙年間隋姓江寧織造的私家園林剪返,易“隋”為“隨”,命名“隨園”邓梅,世稱隨園先生脱盲,晚年自稱隨園老人,倉山叟日缨。隨園“滿園都有山钱反,滿山都有書”,更奇之處在于隨園不設(shè)圍墻匣距,“放鶴去尋三島客面哥,任人來看四時花”,任由出入毅待。這份心胸尚卫,在十八世紀(jì)的清朝,驚世駭俗尸红。然而隨園雖處江湖之遠(yuǎn)吱涉,其地位卻足以令朝中大臣拜訪時在距隨園數(shù)里外的紅土橋下馬,甚至后來的林則徐在袁枚死后多年造訪隨園外里,仍循舊例怎爵,下馬步行。
袁枚一生妻妾眾多级乐,據(jù)《隨園軼事》記載疙咸,“美人下陳,殆不止十二金釵”风科,并廣收女弟子撒轮。袁枚發(fā)妻王氏婚后不育,袁枚就“有官不仕偏尋樂贼穆,無子為名又買春”题山,打著生兒子的幌子到處物色美嬌娘,幾乎每隔三四年就娶一房小老婆故痊。直到六十二歲時顶瞳,鐘姬才為他生下一個兒子,取名阿遲愕秫。六十七歲時慨菱,娶吳七姑。八十歲后戴甩,娶蘇州人周姬符喝。
袁枚是錢塘人,《隨園詩話》載甜孤,因仰慕南齊錢塘第一名伎蘇小小协饲,袁枚毫不避嫌畏腕,竟取唐人半句詩,刻了一枚“錢塘蘇小是鄉(xiāng)親”的印章茉稠,不僅如此描馅,時值一位尚書過南京,慕名向袁枚討詩集而线,他竟將此印蓋上铭污,尚書不悅,袁枚則說:“誠恐百年以后吞获,人但知有蘇小况凉,不復(fù)知有公也「骺剑”因一歌妓而開罪當(dāng)朝尚書,也只有袁枚做得出來闷营。
袁枚愛狎妓烤黍,經(jīng)常“吃花宴”傻盟。他自述有一次和一位陳姓太守在蘇州“吃花宴”速蕊,陳太守一時忘情,賦詩曰:此地若教行樂死娘赴,他生也不帶愁來规哲。結(jié)果不到兩年,陳太守果真死了诽表。更有甚者唉锌,袁枚在《小倉山房尺牘》中自述曾路遇一因賭錢被押解去縣堂的年輕理發(fā)匠,“嫣然少年竿奏,饒有姿媚袄简。”袁枚遂以理發(fā)之名讓縣令將此犯送自己家中泛啸。及至近身相視绿语,才覺此人長相平平,又讓縣令派人將其他領(lǐng)回候址。撇開袁枚的龍陽之好吕粹,斷袖之癖不說,以一個退職縣官將現(xiàn)任縣令玩弄股掌之上岗仑,袁枚的政治能量匹耕,可見一斑。
袁枚愛寫日記赔蒲,不長泌神,短則數(shù)十字良漱,長則百余字松却,頗類今日流行的微博體颤介,所記也多是每日游玩稼跳,一日三餐所食何物态鳖。如乾隆五十九年二月初八日:“午后食芋頭悍募,葆齋烹徽州茶茫虽,霞裳含之甚甘元咙,共談至二鼓而別示启。夜來雨達(dá)旦浑槽,睡頗安蒋失,而吐痰甚多⊥┎#”又如乾隆六十年二月初三日:“晚擾吟香篙挽,飯菜甚佳,以雞粥镊靴、海參為最铣卡。吟香之陳郎頗佳。德公差人送賀儀偏竟,一封一百煮落。張碧川送蕭美人點心十簍∮荒保”再如同年二月十一日:“拜縣令曹公蝉仇、徐湘圃、秦教官,到張方伯處上祭殖蚕,同香巖吃張方伯面轿衔。晚吃秦教官飯,菜甚佳嫌褪。座上客為曹公呀枢、徐公及香巖×矗”讀其所記裙秋,十足一個文壇吃貨。
袁枚一生活了八十二歲缨伊,歷經(jīng)康摘刑、雍、乾刻坊、嘉四朝枷恕,“老而不死是為賊”,想必袁枚生前也肯定被人罵過“老不死的”谭胚。晚年袁枚還干過一件另類的事徐块,作詩自挽未玻。76歲時,袁枚身體大不如前胡控,他自認(rèn)死期將至扳剿,于是寫自祭文、自作挽歌《腹疾久而不愈昼激,作歌自挽庇绽,邀好我者同作焉,不拘體橙困,不限韻》瞧掺,并邀其好友為他寫挽詩:“久住人間去已遲,行期將近自家知凡傅。老夫未肯空歸去辟狈,處處敲門索挽詩”。結(jié)果這年除夕夏跷,袁枚發(fā)現(xiàn)自己并未死去上陕,高興地聲稱自己要改名“延年”或“更生”,又寫了《除夕告存戲作七絕句》拓春。
以今天的眼光看來,袁枚那些劣跡斑斑的罪狀根本都不是事兒亚隅。相反硼莽,袁枚倒是個頗有幾分魏晉遺風(fēng)的性情中人。他曾說煮纵,盧杞一個小老婆也沒有懂鸵,依然是小人,而謝安挾妓東山行疏,依然堪稱君子匆光。更何況,連圣人都說過“飲食男女酿联,人之大欲存焉”的話终息。《圍爐夜話》中說:“百善孝為先贞让,論心不論跡周崭,論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喳张,論跡不論心续镇,論心終古少完人”。袁枚算不上小人销部,但他至少比偽君子多了幾分坦誠摸航,喜歡就是喜歡制跟,絕不遮掩。
中國人愛吃酱虎,會吃是有歷史淵源的雨膨,早在《周禮》中就有周天子食蟹的記載,文人愛吃會吃的則有自號“老饕”的蘇軾逢净,《紅樓夢》里的茄子自不必說《金瓶梅》中來旺兒媳婦惠蓮能用一根柴禾燒豬頭更是一絕哥放。比袁枚早一百年的李漁在《閑情偶寄》里說自己嗜蟹如命,“每歲于蟹之未出時爹土,即儲錢以待甥雕。因家人笑予以蟹為命,即自呼其錢為‘買命錢’”胀茵,著實與袁枚有得一拼社露。
且讓我們來勾勒一下袁枚的形象,他目戴洋人進(jìn)貢廣東巡撫的紅毛國新款眼鏡琼娘,身穿陜甘總督奇麗川送的猞猁皮袍峭弟,身上噴灑西洋貢品古刺香水,懷揣金表脱拼,手玩古玉履瞒瘸,兩天染一次美髯,每天清晨要喝一杯惠泉水沖的武夷茶熄浓,早餐則吃一碗鰻面與幾片蝦餅情臭,喝酒則非名瓷、白玉赌蔑、犀牛俯在、玻璃杯盞不可盡興。家藏當(dāng)世最大的大理石桌面娃惯,上面陳設(shè)三十余面西洋鏡跷乐,最大的一面乃浙江巡撫張松國所送,縱橫七尺有奇趾浅。名下隨園有一百余畝田產(chǎn)與養(yǎng)殖場愕提,雜役農(nóng)夫三十余人,有工程部主管龍武臺潮孽,廚師長王小余揪荣,財務(wù)總管汪芝圃,方甫參往史,女廚師兼花匠阿招等仗颈。而袁枚每天的主要任務(wù)則是載美人以巡游,吃喝玩樂,吟詩題字挨决,所到之處请祖,盛況空前,具體畫面可腦補今時今日日天王巨星的演出排場脖祈。難怪詩人趙翼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肆捕,忍不住調(diào)侃他“占人間之艷福,游海內(nèi)之名山盖高。人盡稱奇慎陵,到處總逢迎恐后;賊無空過喻奥,出門必滿載而歸”了席纽。
袁枚交游甚廣,能和隨園老人攀上關(guān)系的撞蚕,基本“談笑有鴻儒润梯,往來無白丁∩茫”正因為此纺铭,袁枚對江南的諸多美食,尤其私家拿手菜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刀疙,“席上嘗多品舶赔,筆端美味濃”,信手拈來谦秧,皆成文章顿痪。袁枚曾坦誠自己好詠、好吃油够、好色、好錢征懈、好游石咬、好友、好花鳥泉石卖哎。每遇佳肴鬼悠,必命家廚登門求教,“以轎迎其女廚來園制造”亏娜,畢四十年之功于一役焕窝,便有了著名的《隨園食單》,在他的主廚王小余死后维贺,袁枚傷心之余它掂,甚至寫了一篇《廚者王小余傳》,“每食必為之泣”。
作為文人菜譜虐秋,《隨園食單》不是第一本榕茧,也不是最后一本,卻是流傳最廣的一本客给。蓋因其他菜譜多是看得做不得用押,做得吃不得,而袁枚的《隨園食單》靶剑,卻可看蜻拨,可做,可食桩引,以其浪漫性和條理清晰的廚藝講解成為最可信賴的古代食譜缎讼。開篇提出“學(xué)問之道,先知而后行阐污,飲食亦然休涤。作《須知單》”,闡述了二十項烹飪基本準(zhǔn)則笛辟,包括選料功氨、配搭、火候手幢、器具捷凄、時節(jié)等方面,做菜先言須知單和戒單围来,闡述烹調(diào)基本原則跺涤,后按食材開列海鮮、江鮮监透、特牲等單桶错,立意自高一籌。食譜中各樣菜式做法均有記載胀蛮,多可遵廚囑而成菜院刁,如燕窩、涼拌海參粪狼、雞粥退腥、八寶豆腐、鱔絲羹等再榄。雖有不符合現(xiàn)代人口味的狡刘,如栗子炒雞,用油二兩爆雞困鸥,再用油一小杯煨嗅蔬,用油太多,終是少數(shù)。袁枚愛吃豆腐购城,傳說是因為他長期患有牙齦炎吕座,也不乏性事過頻,虛火上升之故瘪板。有些菜做法不詳細(xì)吴趴,如程立萬豆腐“其腐兩面黃干,無絲毫鹵汁侮攀,微有車螯鮮味锣枝。然盤中并無車螯及他雜物也”,只可惜“不及向程求方兰英,程逾年亡”撇叁,徒留神往之情。除了豆腐畦贸,袁枚還愛吃豆芽陨闹,開吃“芽菜”之先,三百年后這一因生長周期短薄坏、無農(nóng)藥化肥趋厉、生長旺盛期營養(yǎng)價值高的食用芽菜風(fēng)潮菜風(fēng)靡歐美、日韓胶坠。
書是全彩圖文版君账,評是經(jīng)典到位止∩蛏疲《隨園食單》乡数,事關(guān)食色,地點江南闻牡,紅樓夢大觀園的原型净赴,再現(xiàn)十八世紀(jì)康乾盛世風(fēng)流才子袁枚四十年的吃貨生涯。每一個會做菜不會做菜的家庭主婦罩润,每一家飯店的大廚幫工劫侧,每一個自詡文化精英的文壇吃貨,都該讀一讀《隨園食單》哨啃。袁枚著完此書后,曾有一首自嘲詩:“吟詠余閑著食單写妥,精徽仍當(dāng)詠詩看拳球,出門事事都如意,只有盤餐合口難珍特∽>”閑書不閑,讀食單亦如讀詩,不亦快哉莱找?
原文:
鰒魚
鰒魚⑴炒薄片甚佳酬姆,楊中丞家削片入雞湯豆腐中,號稱“鰒魚豆腐”奥溺,上加陳糟油⑵澆之辞色。莊太守用大塊鰒魚煨整鴨,亦別有風(fēng)趣浮定。但其性堅相满,終不能齒決¤胱洌火偎三日立美,才拆得碎。
注釋:
⑴鰒魚:即鮑魚方灾。
⑵陳糟油:從陳年酒糟中提取香氣濃郁的糟汁建蹄,再配入辛香調(diào)味汁,精制而成裕偿。
譯文:
鮑魚的最佳吃法是炒薄片洞慎,楊中丞家把鮑魚削成片放入雞湯豆腐中,號稱“鮑魚豆腐”击费,上面再澆上陳年糟油拢蛋。莊太守用大塊鮑魚煨整鴨,也別有風(fēng)味蔫巩。但鮑魚肉質(zhì)堅硬谆棱,單靠牙齒是咬不動的。要用火煨三天圆仔,才能燉爛垃瞧。
延伸閱讀:
古今鮑魚不同義。古人通常把整體腌制曬干的臭咸魚和咸魚干統(tǒng)稱為鮑魚坪郭,如《史記·秦始皇本紀(jì)》所載个从,始皇病死于沙丘,秦二世秘不發(fā)喪歪沃,“令車載一石鮑魚”嗦锐,以掩蓋尸體臭味,這里的鮑魚即指腌魚沪曙∞任郏《顏氏家訓(xùn)》中說:“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液走,久而自臭也碳默〖窒荩”
明朝后,人們多稱鰒魚為鮑魚嘱根。明末周亮工《書影》指出:“鰒魚出膠州髓废,音撲,今皆呼鮑该抒』藕椋”鰒魚,又稱石決明肉柔逼、鏡面魚蒋譬、明目魚、九孔螺愉适,《廣志》解釋道:“鰒犯助,無鱗,有殼维咸,一面附石剂买,細(xì)孔雜雜,或七或九癌蓖∷埠撸”
鮑魚多產(chǎn)于山東沿海,屬原始海洋貝類租副,單殼軟體動物坐慰,傳統(tǒng)名貴食材,被稱為“海洋的耳朵”用僧。
名家雜論:
上等宴席稱“參鮑翅”结胀。“參”即海參责循,“翅”指魚翅糟港,鮑”則是鮑魚。鮑魚入饌已兩千余年院仿,被譽為海味之冠秸抚,有餐桌上的軟黃金之稱呼。歷史記載王莽歹垫、愛吃鮑魚剥汤,《漢書?王莽傳下》:“《漢書·王莽傳》所記:“莽軍師外破,大臣內(nèi)畔排惨,左右亡所信吭敢,莽憂懣不能食,亶飲酒若贮,啗鰒魚省有。”王莽事將敗谴麦,愁得吃不下飯蠢沿,唯飲酒啖鮑魚。
古代以山東沿海開發(fā)鰒魚最早匾效,《本草衍義》說“登舷蟀、萊州甚多”,史稱“登萊鰒魚”面哼。周亮工《書影》記載了山東海民捕捉之法:“膠人言野宜,鰒生海水中亂石上,一面附石魔策,取者必泅水匈子,持鐵鏟入,鏟聚觸闯袒,鰒不及覺虎敦,則可得;一再觸政敢,則粘石上其徙,雖星碎其殼,亦膠結(jié)不脫喷户。故海錯惟此種最難取唾那。”清人王士祿曾說萊州海民:“海上取鰒魚褪尝,隆冬赤腳凌寒澌而入”闹获。唐以后,江南人不再依賴北方輸入恼五,轉(zhuǎn)從本地海域采捕昌罩,皮日休云:“君卿唇舌非吾事,且向江南問鰒魚灾馒【ビ茫”
北宋元豐三年,50歲的蘇軾起用登州(今山東蓬萊)太守睬罗。第一次見到大海的蘇軾五日后被宣還朝為官轨功。蘇軾有感于民間疾苦,上疏皇帝《乞罷登萊榷鹽狀》容达,免除了登州萊州的鹽稅古涧,直至清朝。所以有了“五日登州府花盐,千年蘇公祠羡滑」阶Γ”的美談。在魯菜發(fā)祥地柒昏,蘇軾有幸品嘗了鮑魚凳宙,并寫了一首近三百字長詩《鰒魚行》,認(rèn)為鮑魚一出职祷,無菜爭鋒:膳夫善治薦華堂氏涩,坐令雕俎生輝光。肉芝石耳不足數(shù)有梆,醋芼魚皮真倚墻是尖。
明代,遼寧海域亦產(chǎn)鰒魚泥耀,陳絳《辨物小志》有鰒魚“生遼東金饺汹、復(fù)等州”之說。至此南至廣東爆袍,北抵渤海首繁,皆食鰒魚。清朝宮廷中已有全鮑宴陨囊,沿海各地官員朝圣弦疮,多進(jìn)貢干鮑,一品官進(jìn)一頭鮑蜘醋,七品吏貢七頭鮑胁塞,以此類推,鮑魚等次與官吏品位掛鉤压语,可見鰒魚價值啸罢。
鰒魚可鮮食,亦可干制胎食。干鮑吸收日光扰才,蒸發(fā)水分,而味道濃縮厕怜,比鮮鮑更珍貴衩匣,鰒魚產(chǎn)山東和廣東海岸,隨園位于南京粥航,袁枚吃到的多是干鮑琅捏。所以袁枚認(rèn)為鮑魚的發(fā)制極為重要,先要用水泡軟递雀,“火偎三日柄延,才拆得碎”。
原文:
粉蒸肉
用精肥參半之肉缀程,炒米粉黃色搜吧,拌面醬蒸之市俊,下用白菜作墊。熟時不但肉美滤奈,菜亦美秕衙。以不見水,故味獨全僵刮。江西人菜也。
譯文:
選半肥半瘦豬肉鹦牛,用米粉炒至黃色搞糕,拌上甜面醬一起蒸,肉下面墊白菜曼追。蒸熟后不但肉鮮美窍仰,菜也味美。由于不加水礼殊,因此味道齊全驹吮。這是江西人的一道名菜。
延伸閱讀:
粉蒸晶伦,是將主料加工成塊碟狞、片狀,與炒過的粳米或糯米拌勻婚陪,加調(diào)味料和湯汁族沃,裝入器皿中蒸制成菜。粉蒸肉多選用五花豬肉泌参,切片脆淹,與炒米粉及醬油、甜面醬等拌勻沽一,上籠蒸數(shù)小時盖溺,肥而不膩,清香酥軟铣缠。
講究的炒米粉須將粳米和秈米各半烘嘱,摻以八角、山奈攘残、丁香拙友、桂皮同炒,冷卻后磨成粗粉歼郭,如此制作的粉蒸肉遗契,糯而清香,有肥有瘦病曾,米粉油潤牍蜂,五香濃郁漾根。
名家雜論:
每個省市都有各自代表菜,比如北京是烤鴨鲫竞,遼寧是豬肉燉粉條辐怕,而江西的代表菜是粉蒸肉。但是全國各地皆有粉蒸肉从绘,較有名的除江西外寄疏,還有湖北“沔陽三蒸“之一的粉蒸肉,河南丁氏粉蒸肉僵井,杭州荷葉粉蒸肉陕截。
粉蒸肉始于清,盛行于民國批什,這道菜是才女張愛玲最好的“那一口”农曲,她曾說,上海女人像粉蒸肉驻债,廣東女人像糖醋排骨乳规,在小說《心經(jīng)》中,許太太對老媽子說合呐,“開飯吧暮的,就我和小姐兩個人,桌子上的荷葉粉蒸肉用不著給老父留著了淌实,我們先吃青扔。”
在魯西北的京杭運河故地翩伪,也有粉蒸肉微猖,做法與袁枚所述類似,只不過袁枚說“下用白菜作墊”缘屹,在這里換成能去腥氣和油膩的蔥絲姜絲凛剥,效果更佳。舊時拉船的船夫過往的商人轻姿,每天早上往往要吃上一碗犁珠,才有力氣拉纖或者趕路,由于其肥而不膩的特點互亮,這一早餐吃肉的傳統(tǒng)一直流傳至今犁享。
蕭美人點心
儀真南門外,蕭美人善制點心豹休,凡饅頭炊昆、糕、餃之類,小巧可愛凤巨,潔白如雪视乐。
譯文:
儀真南門外,有個號稱“蕭美人”的女點心師善于做點心敢茁,像饅頭佑淀、糕、餃這些彰檬,都做得小巧可愛伸刃,色白如雪。
原文:
陶方伯十景點心
每至年節(jié)逢倍,陶方伯夫人手制點心十種奕枝,皆山東飛面所為。奇形詭狀瓶堕,五色紛披。食之皆甘症歇,令人應(yīng)接不暇郎笆。薩制軍云:“吃孔方伯薄餅,而天下之薄餅可廢忘晤;吃陶方伯十景點心宛蚓,而天下之點心可廢∩杷”自陶方伯亡凄吏,而此點心亦成《廣陵散》矣。嗚呼闰蛔!
譯文:
每到年節(jié)痕钢,陶方伯夫人便會親手制作十種點心,都是用山東精面做成序六。奇形怪狀任连,顏色豐富,吃之甘甜例诀,品種多得令人應(yīng)接不暇随抠。薩制軍說:“吃孔方伯的薄餅,天下薄餅都可以不吃了繁涂;吃陶方伯的十景點心拱她,天下點心都可以不吃了∪幼铮”陶方伯死后秉沼,這些點心也像《廣陵散》一樣失傳了。唉!
名家雜論:
蕭美人氧猬,清乾隆年間著名女點心師背犯,人稱蕭娘,中國古代十大名廚之一盅抚。清人吳煊詩曰:“妙手纖纖和粉勻漠魏,搓酥糝拌擅其珍;自從香到江南日妄均,市上名傳蕭美人柱锹。”儀征當(dāng)?shù)厥妨辖榻B丰包,蕭美人住大碼頭河西街禁熏,生于乾隆8年,逝世于嘉慶元年邑彪,獨門長女瞧毙,少年時家道小康,其父承祖業(yè)兩家茶食店寄症,其父在茶食店作坊里招了一個忠厚老的落魄書生為婿宙彪。
蕭美人25歲那年,鄰居失火有巧,殃及其家释漆,父母燒死,丈夫殘疾篮迎。為生計而拋頭露面男图,親自擺攤賣糕餃、茶點甜橱。乾隆帝曾親派官吏到蕭美人糕餃店定購2000件分為后宮貴人逊笆、皇妃品嘗,蕭美人糕一時成風(fēng)岂傲。
乾隆五十九年重陽節(jié)前夕览露,袁枚特派人到儀征購蕭美人點心八種,3000件譬胎,船運南京差牛,運送途中遇上大風(fēng),整整受阻三天才到堰乔,可幸點心并末受損偏化,袁枚以1000件贈江蘇巡撫奇豐額。奇豐額贈詩“酒冷燈昏夜未央镐侯,山人忽餉美人香侦讨。三千有數(shù)君留半驶冒,八種平分我盡嘗。山月不催人影去韵卤,江風(fēng)猶帶指痕香骗污。紅綾捧出饒風(fēng)味,可如真州獨擅長沈条⌒璺蓿”袁枚回詩,前有小序:“麗川中丞監(jiān)視秋闈蜡歹,枚以儀征蕭美人點心奉獻(xiàn)屋厘,蒙詩作謝,賦此以達(dá)月而『谷鳎”詩云:“說餅佳人舊姓蕭。良朋代購寄江皋父款。風(fēng)回似采三山藥溢谤,芹獻(xiàn)剛題九日糕。洗手巳聞房老退憨攒,傳箋忽被貴人褒世杀。轉(zhuǎn)愁此后真州過,宋嫂魚羹價益高浓恶。”
不僅如此结笨,時人知道袁枚喜歡蕭美人點心包晰,也多應(yīng)酬相送,在袁枚日記中就有多處關(guān)于蕭美人點心的記載炕吸,如初三日的日記中就有“早張碧川伐憾、王南屏來船……張碧川送蕭美人點心十簍『漳#”以及初四日“富春樓小旦树肃,聞在嘉興,記問胡黃海瀑罗。蕭美人點心胸嘴,托碧川寄回隨園≌都溃”
趙翼吃過蕭美人糕點后,亦有贊詩:“一拔成家動貴游,遂憑食譜姓名留貌笨,蘇東坡肉眉公餅衅斩,此女公然另出頭。”又曰:“出自嬋娟乞巧樓屋群,遂將食品擅千秋闸婴。蘇東坡肉眉公餅,他是男兒此女流芍躏⌒罢В”乾隆57年,原揚州知府纸肉,時任山西布政使謝啟昆吃過了蕭美人糕后溺欧,賦詩云:“綠揚城郭蓼花津,饾饤傳來姓字新柏肪。莫道門前車馬冷姐刁,日斜還有買糕人》澄叮”
蕭美人點心聂使,和其人美、糕點好吃不無關(guān)系谬俄,但當(dāng)時文人雅客甚至乾隆帝的青睞也為其傳播增色不少柏靶。到蕭美人50歲那年,當(dāng)年的小作坊溃论,以發(fā)展成為雇傭七八十人糕點師傅的大鋪面了屎蜓。
附錄:
《隨園食單》
著者:〔清〕袁枚
編著:王剛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11月第一版
書號:978-7-5399-8829-0
定價:52.80元
頁數(shù):392
字?jǐn)?shù):412千字
開本:16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