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經提出一個觀點,10年以后聪轿,今天65%的工作將不復存在爷肝。
這個判斷是否科學,是否準確陆错,我們很多人都將親眼見證這一切灯抛。數據背后的關鍵在于,我們今天的教育在著重培養(yǎng)的能力音瓷,是著力于即將消失的65%对嚼,還是那些生命力依然旺盛的35%?雖然筆者堅定地認為绳慎,教育不是單純地為了十幾年以后找工作做準備,但如果一開始的方向就出問題杏愤,最終的結果,我們需要付出多少才能承擔得起珊楼?即便我們都無法準確預測未來的世界是怎樣的,今天的我們依然可以更大膽一點做出一些新嘗試不是嗎厕宗?
時代的變化,對不同年齡層的人來說已慢,挑戰(zhàn)不同。而且我們必須承認一個現實蛇受,就是技術快速的變化,導致新知識大爆炸一般地擴散開來兢仰,在這方面乍丈,有一位叫做賀嶺峰的心理學教授轻专,有過一段非常有名的論述,他講到“時代不同察蹲,在知識和學習層面來講催训,最明顯變化在于宗收,過去,我們需要向最有經驗的老農混稽、或者工廠里的師傅,去學習如何種植匈勋,以及怎樣去操作一臺機器,因此洽洁,是年輕人要去向年長的人學習。而現如今饿自,信息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璃俗,新事物層出不群,這個時候城豁,年輕人的優(yōu)勢體現出來了抄课,他們更愿意去接受新知識,擁抱新技術跟磨,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這時候抵拘,反而是誰越年輕,誰就越有優(yōu)勢僵蛛,于是反過來尚蝌,年長的人飘言,要向年輕人學習”。
那么姿鸿,到底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哪些能力緯度的培養(yǎng)呢谆吴?以下內容我將引用來自三個來自不同領域的論述苛预。他們分別是:《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當代教育家肯·羅賓遜(我曾分享過他的TED視頻)热某,以及商業(yè)創(chuàng)業(yè)者,同時投入大量時間做教育的宗毅先生的觀點苫拍。
1、《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中提出的 A new model, 主要包含8項緯度绒极,細化到61項子能力,篇幅有限垄提,這里只列舉8項緯度,它們依次是:
1)铡俐、Analyt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 分析和創(chuàng)造力(包含批判性思維)
2)、Complex Communication — Oral and Written 溝通能力——口頭及書面表達
3)审丘、Leadership and Teamwork 領導力及團隊合作能力
4)、Digital and Quantitative Literacy 信息技術及數理能力
5)滩报、Global Perspective 全球視野
6)、Adaptability, Initiative, and Risk-Taking 適應性與探索力
7)脓钾、Integrity and Ethical Decision-Making 誠信與決策力
8)、Habits of Mind 心智習慣
2可训、肯·羅賓遜提出8C核心競爭力模型:
1)、Curiosity 好奇心
2)握截、Creativity 創(chuàng)造力
3)、Criticism 批判性
4)川蒙、Communication 溝通
5)蚜厉、Collaboration 合作
6)昼牛、Compassion 同理心
7)术瓮、Composure 沉著
8)贰健、Citizenship 公民性
3、宗毅先生提出“人生六大修煉”伶椿,同時他在自己創(chuàng)辦的愛問幼兒園以此實踐:
1)、溝通能力
2)脊另、財商
3)、正確的思維模型和想象力
4)偎痛、強健的身體
5)、抗挫折能力
6)踩麦、持續(xù)學習能力
我們應該向教育界所有的創(chuàng)新者、遠見者和實踐者們致敬谓谦,但與此同時,我們更希望有更多人能夠真正重視起來反粥,而不是一邊陷入矛盾、一邊躊躇星压,然后錯過種下這棵樹的良機。
【諾浩教育·用哲科思維娜膘,探究教育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