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平优炬,生于山西驳遵。新疆長大怨喘。著名詩人津畸,作家,文化批評和翻譯家必怜。獲得2015年度第一朗讀者年度最佳詩人肉拓。2019年度突圍詩歌獎。著有文化論著《色空書》(與蔡俊合著)梳庆,詩集《敲著樓下的鐵皮屋子》暖途。主編《新世紀先鋒詩人33家》等詩歌圖書和公眾號。詩歌膏执,散文被翻譯成多種文字丧肴,部分在海外發(fā)表‰屎螅《明天》詩歌年刊的編委芋浮。曾任《詩選刊》《青春》文學雜志編輯。現(xiàn)居廣東壳快。
流逝的一切都是堅硬的
——讀解李之平詩歌六首
溫經(jīng)天
“您真愛生活纸巷?”
“是的,我愛生活眶痰×鲋迹”
“您從來不曾有過痛苦竖伯?”
“有過幾次存哲,但是痛苦本身也是生活∑哂ぃ”
——波伏娃
在這個贅物充斥和失序狀態(tài)下的世界祟偷,寫詩意味著一種孤絕的清醒、一種真正的自由打厘,乃至一種情愿的不自由修肠。詩歌通過平行視角的洞察——借助他物他景——洞察自我、修補自我户盯,進而守護自我嵌施,對抗混沌世界饲化。洞察和修補這兩個動詞乃正在進行時態(tài):洞察自我的蛻變,修補因世界對人的碾壓與污染吗伤。詩歌紓解寫作者的內(nèi)心吃靠,構(gòu)成了理智與情感不可或缺的礦物質(zhì)及維生素,并帶給人長久的撫慰和修復足淆。
讀李之平的詩歌很久巢块,總感覺熟悉又陌生。我之熟悉在于她詩歌表象詞語的平常與自然缸浦,我之陌生在于對她的語言深處隱藏的意識感受之還原夕冲。我努力地去感受氮兵,雖不能達至全部裂逐,慶幸還是能夠辨認出一些覺知況味。
在她的作品里泣栈,世界為兩種并置的原型:一個是舊天堂卜高,一個是新世界。它們制造出“不確定的山河”南片,制造出生命“流逝中的”堅硬質(zhì)感掺涛。由此,她發(fā)出“虛空中的問話”疼进。不露機關(guān)薪缆、不露痕跡的詩語言彌合著個體與世界的斷裂,讓認識與再認識的事物以經(jīng)驗的產(chǎn)物形態(tài)重新轉(zhuǎn)動伞广,參與到具體的文本中拣帽。
李之平的詩歌語言主動地簡化修辭和意象,近乎無招式的出招嚼锄,并卸掉隱喻的心理外殼以及性情的過分波動减拭。個體對世界的認識與再認識,一直在詩境中升級区丑。她思而不辯拧粪,注重意與經(jīng)驗之物的重現(xiàn)。作品不僅包含理性和知覺的成分沧侥,更具備覺知的高度可霎,屬于一種感應及覺知同在的中年之詩。
試著簡明扼要地概括詩人六首作品的主旨宴杀,然后再展開具體文本啥纸,逐一品讀:
《春天的鳥》:人與戲的鏡像投射;
《不確定的山河》:生命的感應與山河的體察婴氮;
《在北疆》:人對真美之神的寄情斯棒;
《過去的事》:心靈和宇宙同構(gòu)歸一盾致;
《虛空中的問話》:覺知牽引抽象的詰問;
《流逝的一切都是堅硬的》:語言彌合世界的斷裂荣暮。
李之平詩歌作品讀解
春天的鳥
李之平
迷糊中的鳥
像我養(yǎng)過的鸚鵡
剛剛在夢里出現(xiàn)
它從我胸膛飛起
掙脫束縛到天上去庭惜?
春光大好,它站在房檐
喋喋不休
該有怎樣的宿怨
春天也不足以解釋的命運穗酥?
天空不再是舊日天空
分割成數(shù)塊
就像春天無論多么好护赊,
也不能擁有更多明麗
我只是停留在數(shù)年前的
西部邊疆,水草茂密的山地
遍野小花砾跃,羊群開始往山上去
童年 在那里消失
目光抵達過的溪澗石塊
都幫我記錄
連同 青年的背影
淹沒于遠去的夕暉
如今對時間有所期待
對人還有期盼
能做的是承受重力骏啰,并
一點點粉碎余下的沖動
如我昨天看楊家昌
那部電影一樣
由張艾嘉和胡因夢出演
他們離散多年后
釋放了生活
2022.3.19
讀解:人與戲的鏡像投射
人生與詩充滿激情共振,日常生活與詩充斥逆反矛盾抽高,人生與日常生活則充填著釋然與和解判耕。人就在矛盾中激發(fā)、受傷翘骂、愈合壁熄、成熟。而人與戲呢碳竟,互為鏡像關(guān)系草丧。戲成為人生的逆像演繹,記憶重組的誘因莹桅。
此詩著力于中年詩歌的“成熟變身”昌执。開篇的“春天的鳥”,可被視作時間劇本寫就的一種復沓式的場景和隱喻的復合體诈泼;場景帶來生命暢想懂拾、覺醒、動力和因之形成的生存體驗厂汗,文本因此展開委粉;結(jié)尾的戲劇促成了時間和時間的感官重置。
叔本華認為娶桦,人要避免厭倦的辦法贾节,就是增加心靈財富的豐富度,降低生活的依賴衷畦。詩人李之平借助“春天的鳥”這個引子引發(fā)“詩之興”和視覺激射栗涂,借助“西部邊疆”的圖景漫射和熒幕劇情的心理折射(可統(tǒng)稱為鏡像的投射),調(diào)度童年和青年之鏡祈争,調(diào)控中年心靈投影的焦距斤程。
鏡像投射的應用,實現(xiàn)了作者對人的立體多面性的隱秘建構(gòu)。
不確定的山河
?李之平
花開時我們跑遍四野
只為春天來了忿墅,山野明艷敞開
?
當年的快樂只需一點微光
次第歡騰的山野收容不羈小野馬
桃花杏花遮蔽了身影也
遮蔽了母親為我們擔心的焦灼
?
是啊扁藕,山河始終壯麗,重疊
時間倒影疚脐,是歲月辜負了我們的好時光
我們只能搜尋越來越匱乏的贊嘆
遠和近的陰影中亿柑,事件疊加
?
人和事瞬間轉(zhuǎn)換
隨時抓住,隨手扔棄
搖晃身體與山河共存
只有它們讓我們真實
?
你聽到風聲從遠處傳來
不確定它們的嗚咽來自
星際傳遞太空密令時的嘆息
還是山河大地分布的皺褶
2022.1.5-6
讀解:生命的感應與山河的體察
山河既是歷史和事件的承載客體棍弄,也是生命和精神寄托的參照物望薄。山河作為無限客體對有限生命的體察,與人對山河的凝視反應呼畸,是共時的痕支。如壯麗之于匱乏,投影之于慰藉蛮原。山河不再只是物的實體卧须,更增加了“心靈事件”引起的影像動態(tài)疊加的虛構(gòu)性。山河成為了一種生長中的舊物瞬痘,它不斷附著情感元素和意志元素故慈,被意念包漿板熊,被反復指涉框全。
當人從喧囂都市返回舊日山河,快節(jié)奏的社會節(jié)奏感快速地隱沒干签,久遠的精神微光歸來津辩,帶給人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山河協(xié)助個體夯實了內(nèi)在自我的薄弱容劳。由此喘沿,當風聲傳來,人的直覺/錯覺的結(jié)論竭贩,即是某種神諭的精神體對自我的體察蚜印。風的嗚咽,將舊山河變成了活物留量。
鮑德里亞認為窄赋,不確定性構(gòu)成了哲學對社會和人性分析的悖論。這種不確定性從寫作角度看楼熄,可視為對“生命無奇觀”的實然認知的逆反忆绰,也是對“生命之躍動”的應然期待的協(xié)同。此詩傳遞出作者的意識思維包括:對稚嫩年華的追憶可岂,對不可挽留的釋然错敢,以及對知覺的辨認,提升到了覺知的邊境缕粹。
在北疆
李之平
它的黃昏恣意絢爛稚茅,
山和水爭搶一輪夕陽纸淮。
任何一處拐彎,都不能落下它的尊榮
仿佛一朵花安靜地開了亚享,
恰巧被你捕捉到它的嬌美萎馅。
它便有了此生。
歲月不敗美人虹蒋,真的不敗糜芳。
也不敗江山。隨便欣賞魄衅,它都不會謙讓峭竣。
秋水完成了向西方去的路。
鴨子們寒江野渡晃虫,涉水獵食皆撩。
它們不擔心明天,不怕瞬間前路斬斷哲银。
它們比人更明白生死有命
富貴在天扛吞。
2021.8.26
讀解:人對真美之神的寄情
赫塔.米勒說,人需要極微的事物寄托情懷荆责。李之平在“復寫”(絕非第一次書寫)北疆時滥比,沒有宏大描繪,卻攝取到北疆植物的嬌美之“靜”做院,捕捉到動物寒江爭渡的生命之“動”盲泛,在秋水西流的大場景之下,足夠彰顯北疆風土的詩之“美”键耕。
這種大美包括細微的光影搖曳寺滚,也包括浩大的空間氛圍。讀者可以參悟到生命的無所依傍和自知自覺屈雄,這些才是真實的村视、可信的、頑強的酒奶。詩的“真”不僅僅屬于具象的真實蚁孔,更多強調(diào)的是心跳的真實。
歲月積淀的風骨氣質(zhì)往往難以描述讥蟆,但土地滄桑的“變”與“不變”所呈現(xiàn)的景象與心象交織體勒虾,烘托出了詩人情懷深層的陡峭與疼痛。一首好詩的完成需要敏銳的心靈也需要理性的反思瘸彤,這些閃亮的質(zhì)素在李之平作品里俯首皆是修然。
過去的事
李之平
?
一定活了很多輩子
音樂讓你想起必然的往昔
?
某個停頓的音符
是過去轉(zhuǎn)身時的恍惚
?
學會描述事情的另一面
你知道的,分離終將來臨
然后風平浪靜。像所有的悲劇一樣
?
正如歷史不負責記錄
荒原中的走失
忘記是最神奇的藥物
比我送給你的管用得多
?
當你再次打開它(比如藥盒)
你不會感到遺憾
也該是我釋然的時刻
?
眼淚不解釋悲傷
它只能代表自己愕宋,
晶體液化后的消亡
是可以幻滅于宇宙的夢境
讀解:心靈與宇宙的同構(gòu)歸一
追憶往昔的詩玻靡,縱然形式、角度中贝、抒情等千變?nèi)f變囤捻,歸根結(jié)底,詩注重生命的厚度和精神的深度邻寿。中年之詩更是如此蝎土。這首詩指出心靈跟宇宙的相似,在于同構(gòu)绣否。詩人的感應接通天地之道誊涯,接通影像背后的孕育和幻化之理。
破碎的物體總是比完整擁有更多表面(朱娜.巴恩斯 語)蒜撮。春天的鳥屬于具象的牽引暴构,音符則屬于抽象的牽引。音符帶給人悠然的情緒和幽然的心境段磨。這首帶有歲月贈言味道的詩取逾,通過不求解的方式解開心靈的障礙,你你我我是誰并不重要苹支,重要的是釋懷和放下砾隅。德勒茲說得好,人無非是時間中的頓挫沐序。
成熟的寫作者都知道琉用,詩歌不一定要通過形象化來展現(xiàn)詩之思堕绩,段位更高的寫法是通過抽象化的表達來反映精神策幼、心理、思想的復雜性和澄明感奴紧。而行走過程中產(chǎn)生的視覺特姐、聽覺、觸覺等認知足夠鋪墊生成如此的抽象黍氮,來自于種種具象的體驗和幻化唐含。
虛空中的問話
李之平
我們走后,那個小城外.圍的沙丘
又增長一寸
?
在塔里木河
除了混濁的大水沫浆,水中的胡楊
羅布人的樹屋
你知道捷枯,遠處沙丘里沉默的干尸
跟所有這些都是一體的
?
我們身后是漫長的空曠
水流聲裹挾泥沙從
天山深處奔涌而來
洗刷時間的證據(jù)抑或引.領(lǐng)未來?
?
總能聽到一些追問
它們來自地層深處
我們走到了哪里专执,為何如此陌生淮捆?
?
虛空中的嘆息仿佛世界
突然的斷層
在空虛的某個段位
身后留下重重一擊
讀解:覺知牽引抽象的詰問
此詩令我想起詩人夏宇給齊豫寫的《嘆息瓶》歌詞:那些嘆息在瓶子里,像起伏的海洋,和你擦肩而過的遺忘攀痊,是一生的驚濤駭浪桐腌。——很感性苟径,很形象案站。而詩人李之平在寫嘆息時,大膽運用超驗意味的通感手法棘街,——虛空中的嘆息仿佛世界突然的斷層蟆盐,“斷層”這一頗具的驚詫認知,則是特別超感和抽象遭殉。
“在空虛的某個段位舱禽,身后留下重重一擊”——這里的“段位”所指為何?是否生命歷程的某個精神層次恩沽,抑或某個不可言說的認知氛圍? 讀者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誊稚,詩人在虛空中的問話,提升到了情智的形而上層罗心。
這首詩看似抒懷嘆惋,實則是將生靈與亡魂渤闷、人間與地下疾瓮、存在與虛空的互問等對峙關(guān)系,全部涉入到否定的哲學之思辨飒箭。哲學所不能的狼电,恰恰是不確定的變化對二元性的瓦解。這就需要用詩歌來承載天地人三者合一的精神感應弦蹂。詩人接通人與世界的臨界點肩碟,從臨界狀態(tài)中覺知生命的深意,獲得領(lǐng)悟凸椿,讓抽象的認知得以映現(xiàn)削祈。
流逝的一切都是堅硬的
李之平
我在夢中
修復一尊破碎的花瓶
舉著它,轉(zhuǎn)動
就像是我自己的胸腔
裝著一顆不想老去的心
河水流逝
是這些或者那些河水
我們不能看清
一頭牛死亡
而角在泥土的潮濕里保持著
堅硬
我們真的不必為此做什么
花朵一定是改變了方式
黑馬一定成了紅馬或白馬
它的氣味
淹沒在陌生的時間脑漫、地點和事物上
還有世界清晰的燦爛里
我愿意和記憶一起
只是用一只
不存在的手撫摸著
那些根本不像存在過的一切
讀解:語言彌合世界的斷裂
世界是一種可逆的髓抑、關(guān)聯(lián)性的象征循環(huán)。流逝的事物和事物的流逝是詩歌堅持不懈的美學表達核心优幸。這個世界成像于自我的心理投影吨拍。在詩人和哲學家的邏輯中,世界的幻覺大于世界的物性网杆。人對世界的參與造成了世界的可逆羹饰,可逆帶來了世界的擬態(tài)握爷。
這首詩中,李之平采擷眾多事物的表征严里,標注自我的理性自白新啼。西蒙娜薇依說,“想象和虛構(gòu)占據(jù)我們現(xiàn)實生活的四分之三以上”刹碾;里爾克說燥撞,“我們就這樣不斷生活,并不斷告別迷帜∥锸妫”詩人李之平則確認,“一只/不存在的手撫摸著/那些根本不像存在過的一切”戏锹」诳瑁——那么,我是否可以認為:消失也是存在體的一種特殊狀態(tài)锦针,零度的存在荠察。所謂堅硬,意味著個體情感的耿耿于懷奈搜,抑或意味著心靈意志的不可溶解悉盆。
詩歌作為一個光之體,可以產(chǎn)生無數(shù)的切面和棱角馋吗,折射世界的副本影像焕盟。時間和心靈的平行線促使詩歌語言的奇異出動,去糾正自我與世界的斷裂宏粤,賦以幻化的彌合脚翘。
結(jié)? 語
綜上,李之平的詩歌作品绍哎,重點講述在時間的流逝中個體不可溶解的心靈成分来农;她以自由的書寫之痛去療愈記憶和遙想之痛;她運用情理蛇摸、感應备图、覺知的手法,逐層地重現(xiàn)赶袄、升級和蛻變,從而達成自我的完善抠藕,俘獲世界的本原饿肺。
詩是一個通道,連接舊天堂和新世界盾似。詩處于自我和世界的臨界點敬辣,也處于語言和事件的臨界點雪标。詩收納個體精神的綻放與枯萎、完整與瓦解溉跃、艷麗與消逝村刨。詩大于等于意義。寫詩的人是幸福的撰茎。
評論者簡介:溫經(jīng)天嵌牺,詩人,詩歌評論者龄糊,1978年生于河北承德逆粹,長年踐行新超現(xiàn)實主義風格寫作,曾在國內(nèi)多家期刊雜志發(fā)表詩歌炫惩、散文詩僻弹、文學評論等,出版詩集《致不朽之風贊美詩》《曠世書》他嚷。主要作品《正見》《證道》《親愛》《麗薩》《安生》《黑金屬》等大型組詩系列蹋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