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書,明代學者胡應麟說它是“古今語怪之祖”蝇刀,因為全書記載的神話傳說、奇聞逸事太多刀闷,這些在實際生活中又沒有任何蛛絲馬跡熊泵,因此他固執(zhí)地認為這就是一本語怪書。令人不解的是甸昏,后來大多數(shù)的學者還比較贊同他的這種觀點顽分。清代的紀曉嵐編纂《四庫全書》時把它列入小說類。近代文學家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里說它“所載祠神之物多用糈施蜜,與巫術合卒蘸,蓋古之巫書也”。而今天當我們走進圖書館尋找它的蹤跡時翻默,卻發(fā)現(xiàn)它靜靜的立在地理那一欄缸沃。它就是《山海經》。
在我國古代有許多稱為“經”的典籍修械,“經”字原指紡織絲綢面料時的縱線趾牧,經典的“經”指把竹簡編在一起的線。凡是號稱“經”的著作肯污,通常都指帶有原理原則性質的經典著作翘单,后來又逐漸延伸指具有學問知識體系的著作吨枉。
《山海經》稱:天下名山,經五千三百七十山哄芜,六萬四千五十六里貌亭,居地也。這里的“經”是“考察經歷”的意思认臊。
所以《山海經》書名有兩層意思:一是關于山和海的經典之作圃庭,二是關于山和海的經歷考察之作∈纾“山”泛指陸地剧腻,“海”泛指水域师坎。
《山海經》是由帝禹時代的《五藏山經》恕酸、夏代的《海外四經》、商代的《大荒四經》胯陋、周代的《海內五經》組成蕊温。
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在《中國文明起源新探》中指出:“考古工作證明,沿京漢線與隴海線的邯鄲到武功間至少有三處遏乔,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發(fā)現(xiàn)過洪水的遺跡現(xiàn)象……與傳說中大禹治水的時期大致吻合义矛。”可見大禹治水并不僅僅是傳說盟萨。
帝禹時期有三件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凉翻,一是治理洪水,二是劃分九州捻激,三就是進行了人類歷史上最早最大規(guī)模的生存資源考察制轰。
《五藏山經》將華夏大地劃分為五大區(qū)域26條山脈447座山,分別為《南山經》3條山脈胞谭,《西山經》4條山脈垃杖,《北山經》3條山脈,《東山經》4條山脈丈屹,《中山經》12條山脈调俘。每條山脈包括的山的數(shù)量不等,基本按照自然走向進行記述旺垒。大體而言彩库,《五藏山經》記述的地理區(qū)域,西起今天的新疆天山山脈先蒋,東至黃海骇钦、東海島嶼(可能到達日本鹿兒島),北起蒙古高原(可能到達貝爾加湖)竞漾,南至今天的廣東司忱、福建和臺灣海峽等南海海域皇忿。
之所以將《五藏山經》看做一部國土資源普查報告,是因為它在記述每一座山的時候坦仍,不僅描述那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場景,而且特別注重當?shù)赜惺裁纯衫玫奈锂a或奇異的不尋常的事物叨襟,而且都是用的陳述句繁扎,即見到什么值得記錄的事物就記述下來,有什么說什么糊闽。也就是說梳玫,當年的作者真正的意圖是盡可能準確地記述各地的物產和那里的自然景觀、人文場景右犹。因此提澎,他們不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旅游者念链,也不是編故事的小說家盼忌,而是有工作任務的國土資源普查員。
在翻座山就是生離死別的古代掂墓,我們的祖先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呢谦纱?
絕大多數(shù)動物都擁有自己的生存信息地圖,什么地方什么時候有食物君编,什么地方什么時候有危險跨嘉,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可以找到配偶,等等吃嘿。
《山海經》的內容不僅包括華夏大地的山川地理祠乃,而且還記錄有礦物、植物兑燥、動物的分布與使用價值亮瓷,以及各地居民的生存活動、祭祀儀式和民俗習性贪嫂。對于古代的部落首領寺庄、國家帝王來說,為了生存與發(fā)展力崇,需要掌握盡可能多的生存資源信息斗塘;誰能夠掌握更多的生存資源信息,誰就能夠獲得更多的生存和發(fā)展的機會亮靴。
《海外四經》馍盟、《大荒四經》、《海內五經》則是夏商周的史官記載的海外異國茧吊、天文星象贞岭、世系傳承八毯、巫術活動、奇珍異獸瞄桨、神話傳說等话速。
人們總是將他們無法理解的東西視為怪異的、虛幻的芯侥、神秘莫測的泊交,甚至是沒有意義的胡編亂造≈椋《山海經》中所記載的那些事物之所以被視為怪異之物廓俭,歸根結底,是因為歷史久遠唉工、滄海桑田研乒,我們既不知道書中所記載的山川在哪里,也不知道書中記載的草木鳥獸是否真實存在淋硝,因此才讓這本書成了一本令人迷惑的怪書雹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