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前參加了一個朋友組織的線上演講打卡蝶防,每3天一個小循環(huán)甚侣,7天一個大循環(huán)。第一天做一個小演講间学,第二天點評至少2人殷费,第三天再重新做第一天的演講;再一個小循環(huán)低葫。第七天做總結详羡。貌似不能跳著做,每天只能做自己那個關卡嘿悬,系統(tǒng)自動設定殷绍。
這樣安排的好處有:
反饋與被反饋:游戲規(guī)則設定,我們必須點評別人鹊漠,這也就意味著我們至少要聽至少2個人的觀點,且不論對錯茶行,同一個題目躯概,不同人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對3個人都是啟發(fā)畔师。閉門造車最要不得娶靡,有了被反饋,我們才知道在別人看來看锉,自己做得怎么樣姿锭,還有哪些改進空間。不過這個就要看有多少人翻牌了伯铣。提高翻牌率的最有效途徑恐怕只能是多點評別人呻此,提高曝光率,增加別人回翻的概率腔寡。也不能強求啦焚鲜。
重新整理:根據(jù)反饋或者自己的思考,重新做一遍放前。做10個演講可能還不如一個演講做10遍有用忿磅。這個時候我已經有了新的思路,做得應該比第一次更好些凭语,每次進步一點點葱她。
節(jié)奏:每天一個的節(jié)奏,已經成為習慣似扔。由于有復盤的設計吨些,可以復習第一天的知識點搓谆,加深印象。系統(tǒng)強行設置锤灿,所以也不用急著趕快打完挽拔,鞏固為上。我經常是晚上11點以后才打卡但校,其實挺不好的螃诅。有時候一個演講要反復講幾十遍,這時可能零點已過状囱,當天的打卡機會作廢术裸。另外,演講質量也不一定高亭枷,倉促間完成的作品能好到哪里去袭艺?所以要養(yǎng)成提前準備的習慣。
以前我很反感打卡這種形式叨粘,但現(xiàn)在覺得只要打卡的內容有意義猾编,你的堅持就會有效果。要相信系統(tǒng)而不是自覺升敲,大部分人還是有惰性的答倡,靠外部的力量監(jiān)督一下也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