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桂花又名“九里香”,盛開于中秋月圓之后.芳香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與我國人民的文化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許多文人吟詩填詞來描述桂花,頌揚桂花,甚至把桂花加以神話.“嫦娥奔月”充石、“吳剛伐桂”等月宮系列神話,已成為歷代膾炙人口的美談.
? ? ? ?
? ? ? ? 早在公元前3世紀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桂花的記載.《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提到:“招搖之山多桂”.《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提到:“皋涂之山,其山多桂木”.楚國時期屈原的《九歌》中載有:“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桂漿即是添加桂花釀制的美酒钝诚;桂旗是用桂樹的花枝作為旗幟.由此可見,在我國古代早期的文獻中便提及桂花的食用與觀賞價值.此外,桂花還象征著友好和吉祥.據(jù)說,戰(zhàn)國時期,燕边坤、韓兩國曾為了表示親善友好,相互饋贈桂花.《呂氏春秋》贊稱“物之美者,招搖之桂”.意思是世上最美好的東西,是招搖山上的桂樹.桂花在古人心目中,早已成為美的化身.
? ? ? ?
? ? ? ? 金桂深黃如金,銀桂潔白無暇,丹桂橙紅似火.每當金秋時節(jié),繁花滿枝,清芬襲人,濃香遠逸……一陣風吹來,似乎九里之外都能聞到花香.這樣的香氣似乎能持續(xù)蔓延整個秋季,熏得人陶醉.遠觀樹上掉下的桂花就像掉下的黃金粒似得,六七瓣花瓣小巧精致,輕盈討喜,散發(fā)著迷人悠長的香氣,綻放著自我的生命,令人心曠神怡.真是一副“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的怡人畫卷……
? ? ? ?
? ? ? ? 自古才子佳人愛桂花,描寫贊美歌頌桂花的詩句不勝枚舉.宋代楊萬里的《詠桂》中把桂花描述的空靈飄逸,像是芊芊仙女的魔法一現(xiàn),滿世界都盛開著月宮飄移過來的香桂:“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再看“詩王”白居易的兩首贊桂花的美詩:《東城桂》“遙知天上無桂花,試問嫦娥更要無.月宮更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廳前桂》“天臺嶺上凌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一種不生明月里,山中猶校勝塵中.”宋代朱熹的《詠巖桂》也是一首很有名氣的詠桂詩:“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語言自然樸實,短短20個字,就把桂花的生態(tài)習性,物候表現(xiàn)以及挺拔的主干,層疊的枝葉,稠密的花朵,描繪的淋漓盡致.
? ? ? ?
? ? ? ?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靡靡風還落,菲菲夜未央.”自然界各種花草特色各異辈讶、皆有靈性,它們在世間的任何地方各自生長,展示著真善美.即若此刻,我已被桂香熏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