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的地方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小城弱判,有很多歷史文化遺跡——芙蓉樓便是其中之一。受此影響锥惋,我對歷史古跡有著不尋常的偏好昌腰。后來,我數(shù)次路過武漢膀跌,卻始終沒有一睹黃鶴樓的真容遭商。而那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的詩句以及一幅古樓臨風(fēng)捅伤、黃鶴盤旋西去的畫面卻一日深似一日地印在我的腦海里劫流。
然而,我終究成行——沒有事先計劃丛忆,只是臨時起意祠汇,卻剛好天時、地利俱備——世間事之因緣大抵如此熄诡。
從南門進入可很,迎面是鵝池。池中有假山粮彤,玲瓏剔透根穷。池水碧綠姜骡、清澈見底导坟。一棵棵垂柳環(huán)繞池塘,隨風(fēng)輕拂圈澈,千姿百媚惫周。
池塘一側(cè)有一座拱形的石橋橫跨水面。走上石橋康栈,在我身旁是一幅巨大的紅色浮雕——九九歸鶴圖——沿著山勢向前曲折延展递递。
過橋后喷橙,來到傍山的石階,欄桿的每一根立柱上都雕了一只形態(tài)各異的小獅子:有腳踏寶珠的登舞、有俯臥地上的贰逾、有昂首挺立的……著實可愛,讓人聯(lián)想到盧溝橋上的獅子菠秒。我心里記掛著黃鶴樓疙剑,只能忍著停下來細細觀摩的沖動。
拾階而上践叠,眼前出現(xiàn)一塊空闊的平地言缤。四周有一些高大的樹木。稀疏的枝葉掩映著一條朱漆黑瓦的長廊禁灼。長廊前擺放了一些盆景和假山管挟,襯得此處清幽而雅致。長廊的一面砌了白墻弄捕,鑲嵌了一塊塊黑色的石碑僻孝。我走進長廊瀏覽了一下,碑上刻的都是當(dāng)代國內(nèi)書畫名家的手筆——有隸書守谓、楷書皮璧、行書、草書等分飞,內(nèi)容為歷代吟詠黃鶴樓的詩句悴务。傳說歷朝文人墨客登臨黃鶴樓都會在樓內(nèi)的墻壁上題詠詩句。不知道這詩碑廊里的是否來源于此譬猫?
稍停片刻之后讯檐,我順著長階來到一片狹長的草地。草地兩旁擺放了嶙峋的巨石染服、栽種了一些落葉喬木别洪。樹葉黃綠相間,很有些秋意柳刮。沿著青石板路前行挖垛,不多遠,一座涼亭出現(xiàn)在眼前秉颗。
此亭碧瓦朱檐痢毒,形似清朝皇帝的朝冠。正中牌匾上大書鎦金三字“擱筆亭”——是臧克家先生的手筆蚕甥。柱上有一副對聯(lián)“樓未起時原有鶴哪替,筆從擱處更無詩”——落款竟是曹禺。擱筆亭里擺了一張長方形的石桌菇怀,桌上有石硯和鹿形的筆架凭舶。桌旁放了幾個雕刻了花鳥的石凳晌块。石桌石凳的年代不詳,而擱筆亭的來歷卻饒有趣味帅霜。相傳李白登上黃鶴樓時詩興大發(fā)匆背,正想題詩,忽然看到崔顥留在墻上的詩句身冀,遂擱筆靠汁,長嘆一聲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闽铐。后來清朝戲劇家孔尚任根據(jù)這個傳說蝶怔,把黃鶴樓附近的一處無名小亭命名為“擱筆亭”。
擱筆亭對面是一整面墻的浮雕——雕刻了崔顥一手托硯兄墅,一手揮毫踢星,寫下傳世名詩《黃鶴樓》的情景——與擱筆亭相互呼應(yīng)。
再往前走隙咸,來到一小段臺階前沐悦。遠遠的,一座氣勢恢弘的高樓赫然聳立在綠蔭之中五督。整座樓飛閣流丹藏否、金碧輝煌,外形像一顆松塔充包,又像一株雪松副签,層層疊疊。樓頂正中的牌匾上基矮,“楚天極目”四個醒目的大字非常霸氣淆储。
這一定就是大名鼎鼎的黃鶴樓了!我感覺熱血沸騰起來家浇,腳步也變得輕快了本砰。幾乎是小跑著沖上了臺階,快步穿過一片廣場钢悲,來到樓前点额。
站在樓前仰望黃鶴樓,共有五層莺琳,說不盡的丹楹刻桷本辐、畫棟飛甍纤怒,只覺得更巍峨莊嚴了育叁。一樓正中高懸牌匾蛛砰,上書“簾卷乾坤”娃肿,讓人感覺并不浮夸咕缎。
我隨著人流走進一樓珠十,迎面是一幅巨大的黃鶴飛升、眾人在樓下目送的圖凭豪,與我幻想了無數(shù)次的畫面竟是如此相似焙蹭。可惜畫面反射著燈光嫂伞,很顯然材質(zhì)是瓷磚——是當(dāng)代的作品孔厉。
一樓的空間很大——內(nèi)有十幾根柱子,每一根都有一個成年人環(huán)抱那么粗——卻并不顯得局促帖努。四周的窗戶離地只有半米高撰豺,安裝了透明玻璃,采光很好拼余。不知道為何污桦,窗欞的圖案全是統(tǒng)一的“工”字紋。古代建筑中門窗的圖案也是非常重要的匙监,一般都會富于變化凡橱,極少像這樣單調(diào)。
抬頭仰望亭姥,一樓高達十幾米稼钩,還有一層閣樓。閣樓底部和天花板鋪了綠色的方形彩繪瓷磚达罗。天花板上吊了兩只巨大的宮燈——顏色有些陳舊坝撑。
環(huán)顧四周,柱子上了紅漆粮揉,有的上面掛了對聯(lián)绍载;閣樓則是黃漆的,欄桿上雕刻了“回”字紋滔蝉;樓下的各個角落里擺放了一些花瓶击儡、桌椅;倒也顯出些古樸的氣息蝠引。
從一側(cè)的樓梯上到二樓阳谍,正好來到環(huán)繞閣樓的走廊。欄桿雕刻了“亞”字紋螃概,與柱子矫夯、閣樓的外側(cè)、地板吊洼,莫不是朱紅色训貌。我輕倚欄桿,手碰觸到一片冰涼,心下一驚递沪,看看腳下的地板豺鼻、摸摸身旁的柱子,果然都是堅硬的石頭款慨!黃鶴樓修建的年代至少在唐代儒飒,那時候應(yīng)當(dāng)不會采用石料來建筑。
草草環(huán)視了一下走廊檩奠,我懷著重重疑慮走進了二樓中央的大廳桩了。大廳的墻上鑲嵌了石刻的唐代閻伯理的《黃鶴樓記》。然而眾人的注意力卻被兩列展示的模型吸引住了埠戳【看完模型,我心里的疑惑得到了解答整胃,卻頓覺手足冰涼送悔。這幾個模型分別展示了黃鶴樓從唐朝、歷經(jīng)宋爪模、元欠啤、明、清屋灌,直至當(dāng)代的歷史變遷洁段。在唐代,黃鶴樓只有兩層共郭,碧瓦朱漆祠丝,是中規(guī)中矩的四面。到了宋代除嘹,依然是兩層写半,卻擴建了一樓,琉璃瓦也換成了黃色尉咕,與唐代的模樣已大相徑庭叠蝇。元朝時恢復(fù)了唐時的舊觀,增修成三層年缎。明朝時改動不大悔捶,換成了黃色的琉璃瓦。而到了清朝单芜,卻是完全變了模樣——建樓三層蜕该,黃瓦朱漆,重重的檐角飛翹洲鸠,共有大大小小24個面堂淡,與近現(xiàn)代的外觀極為相似!
我默默地離開了大廳,心里的新奇和激動蕩然無存绢淀。登上三樓萤悴,憑欄遠眺,對面的小山坡上色彩繽紛:一片金黃更啄、一片橙色稚疹、一片深紅的樹林鑲嵌在綠色之中居灯。換到樓的另一面祭务,遠望長江之水,奔流于天地之間怪嫌,浩浩湯湯义锥。想來前人登臨黃鶴樓,看到眼前的景致岩灭,不由得豪情激蕩拌倍,揮毫留下了傳世佳作。再換一個方位噪径,觸目皆是鋼筋水泥的樓房柱恤,卻是讓人懊惱。低頭看到二樓寬闊飛翹的屋檐找爱,全是竹節(jié)似的黃色琉璃瓦鋪成梗顺。每個檐角都雕刻了一只龍頭的鯉魚,想必寓意“鯉魚躍龍門”车摄,鞭策后來的學(xué)子奮發(fā)苦讀寺谤。
四五樓與二三樓的結(jié)構(gòu)基本相同,在我眼中原是多余的吮播”淦ǎ“三”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已是“極度”的含義,不知道后人為何還要多修——或許是受到了“欲窮千里目意狠,更上一層樓”的蠱惑吧粟关?
五樓走廊的柱子上有一副楹聯(lián):“遠望認蟾宮,綺窗八面風(fēng)云幻环戈;重來攀鵠嶺誊役,長笛一聲天地空”。好一個“天地空”谷市!樓外不遠的小山峰上有一座千禧鐘蛔垢。此時一記悠揚的鐘聲傳來,我的心里一片悵惘迫悠。五樓的大廳里懸掛了一幅名為《古黃鶴樓》的畫——畫中黃鶴樓坐落于怪石嶙峋的山峰之上鹏漆,遠望長江之水——從畫中的黃鶴樓來看,應(yīng)該成畫于元朝。如果這樓能保留下來多好艺玲!今人只能從畫中追慕黃鶴樓的古貌了括蝠。
我下樓時,恰逢一個導(dǎo)游給一群游客講解:“黃鶴樓在歷史上多次受到戰(zhàn)亂和火災(zāi)的毀壞饭聚,屢建屢毀……”
走出樓外忌警,回望黃鶴樓,我的心里感慨萬千秒梳。正如崔顥那首著名的《黃鶴樓》里寫的那樣:“黃鶴一去不復(fù)返法绵,白云千載空悠悠±业猓”如今的黃鶴樓朋譬,只留下了文人墨客的豪情和軼事,讓人追憶兴垦、供人憑吊徙赢。而這遺憾又豈是人力所能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