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牲平,我在朋友圈里心血來潮,發(fā)了一段感慨夷陋,全文如下:
感慨一下:作為父母欠拾,孩子聰不聰明,漂不漂亮骗绕,甚至健不健康都不是我們自己能做主的藐窄。只有別人一句:“這個孩子很有教養(yǎng)〕晖粒”才是完全由父母從孩子一出生起的言傳身教所決定的荆忍。所有對孩子或客套或真誠的夸獎中,這一句也是我最看重的撤缴。
沒想到刹枉,一位移民澳洲、孩子年齡跟我兒子差不多大的老朋友對此作了熱烈回應屈呕。于是我們就孩子的“教養(yǎng)”問題來了一場大討論微宝。這里把我們討論的內容輯錄下來,放在引用框里虎眨。并且將我當時沒想到的一些話蟋软,補充在外。
朋友的第一段回應是這樣的:
友:可別累了父母苦了娃八宰岳守!可能孩子不知不覺中所有的表現都是為了讓父母能聽到這樣的話,而后失去了天性碌冶!有無教養(yǎng)湿痢,無非是別人眼中口中的!做父母真心不要太在意扑庞!難道不說我你好譬重、謝謝、再見罐氨,就是無教養(yǎng)了嗎害幅?難道搶玩具、不合群就是沒教養(yǎng)了嗎岂昭?不同時期的孩子有不同的“無教養(yǎng)”以现,那不過是孩子在不斷完善自己的必經路而已狠怨。
顯然,朋友誤解了我的原意邑遏。我說的是:別人如果夸我小孩有教養(yǎng)佣赖,我會比聽到夸我小孩漂亮、聰明什么的更開心记盒、更欣慰憎蛤。而朋友則把我的這句話解讀為:我要求我的小孩有教養(yǎng),僅僅是為了得到別人的一句夸獎纪吮。真是太小看我了俩檬。
我:三歲有三歲的教養(yǎng),十歲有十歲的教養(yǎng)碾盟。如果說三歲小孩搶玩具棚辽、公共場所大喊大叫是天性使然還不用太苛求的話,十歲了還這樣那肯定就是沒有教養(yǎng)的表現冰肴,家長肯定要負完全的責任屈藐。我當然不會要求三歲小孩做到十歲小孩一樣,但至少要讓他知道哪些行為是對的熙尉,哪些是不對的联逻。這正是樹立孩子是非觀念的關鍵時期。而網上那些被大家吐槽的熊孩子检痰,恰恰是家長總覺得孩子還小包归,一直在用小小孩的標準對待不斷成長的孩子造成的后果。
友:當然铅歼,我說不用在意別人不等于不用教導孩子箫踩。父母肯定應該不厭其煩教育孩子不要大聲喧嘩、不要搶玩具谭贪!可是,教導一詞應接受多樣性的存在锦担!熊孩子的父母可能比誰都都教育得多俭识,可熊孩子他出生就比較桀驁不馴呢?也可能他已經做了9年的乖孩子洞渔,他懂反抗了呢套媚?只是作為父母我們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更不需要站在別人的眼光里去判定一個孩子的教養(yǎng)磁椒,更應該在教育的同時尊重個體性和獨立性存在堤瘤。
我:問題就在于我們中國父母在學習西方育兒理念的過程中容易誤讀“自由”、“天性”這些詞的含義浆熔,從以前中國傳統(tǒng)要求孩子絕對聽話走向另一個極端:以為一切順著孩子本辐、見不得孩子掉一滴眼淚就是保護天性了。我不覺得教育孩子從小尊重規(guī)則和禮儀與給予孩子施展天性和自由的空間是兩件對立的事情。這就對家長有更高的要求慎皱,既不能放任自流教出熊孩子老虫,也不能循規(guī)蹈矩到失去創(chuàng)造力。育兒既是科學也是藝術茫多,協調好規(guī)矩與自由的關系祈匙,就不會出現累了父母苦了孩子的事情。要是兩者偏廢其一天揖,等孩子長大了夺欲,那才會后悔莫及。
友:我非常同意父母應該平衡好中西教育側重點的差異今膊。但是些阅,做為第一代移民的我們首先是不是應該審視下自己?是不是要求過高了万细?又要孩子不失中國傳統(tǒng)又要孩子兼顧自由天性扑眉!他們只是孩子!我們會覺得給孩子創(chuàng)立了無比優(yōu)厚的環(huán)境赖钞,荙我們是不是該去聽聽一個華人孩子在西方環(huán)境下成長所帶來的苦惱呢腰素?比如他的白人朋友天性自由,可他卻永遠還需要兼顧中國傳統(tǒng)的blablabla……
我明明說的是要在“規(guī)矩”和“自由”兩者之間協調好關系雪营,無論對中國孩子還是西方孩子弓千,這都是同樣的問題。朋友卻把“規(guī)矩”等同于中國傳統(tǒng)献起,說得好像西方孩子就不需要講規(guī)矩似的洋访。
補充一點,真的深入了解西方社會谴餐,就會發(fā)現姻政,“規(guī)矩”是針對人的行為,而“自由”是針對人的思想岂嗓。中國有不少人汁展,從來不解思想自由為何物,于是就只能將“自由”理解為隨心所欲厌殉,為所欲為食绿。
我:你這個觀點非常典型:“他們只是孩子!”既然說到西方人公罕,我要問器紧,澳洲也好,美國也好楼眷,難道在我們看來比我們的孩子自由得多的白人小孩铲汪,在行為禮儀方面就不如被中國聽話傳統(tǒng)浸淫的中國小孩子么熊尉?不管你怎么定義“教養(yǎng)”,作為將來的社會人桥状,每個孩子都需要了解規(guī)則帽揪,懂得禮儀。這一點哪里都是一樣的辅斟,跟東方西方完全沒有關系转晰。
這里我沒有完全表達清楚。我的意思是士飒,白人小孩再自由查邢,行為規(guī)范也是家長約束、教育出來的酵幕,不是“釋放天性”就可以自然形成的扰藕。
友:在澳洲我看到的情況確實是白人小孩在公共規(guī)矩禮儀上絕對比中國孩子好很多!他們絕對的謙讓和服從芳撒,而中國娃娃大部分做不到邓深。
友:但是作為父母我們要怎么樣去教導一個天性就比較aggressive的孩子呢?不是每個孩子都會乖乖去順從父母的教導笔刹。當然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換各種方法使其乖乖順從芥备,但是真的就存在那種怎么都不肯順從父母的娃。
我:好吧舌菜,你覺得孩子的家教是通過對家長的“順從”實現的萌壳。我認為不是。大概這就是我們對家教理解的核心差別日月。
這里又有兩個典型問題袱瓮。一是把教育理解為讓孩子乖乖順從,二是把教育方法不當導致的問題通通歸結為孩子天性不順從爱咬。
友:看來語文不好確實吃虧……我顯然不同意順從能實現有家教尺借。我認為父母應該在教育的同時尊重其個體的差異!以社會的規(guī)范作為目標如何引導孩子達到其目標精拟,并且接受獨特性的存在燎斩!一個在別人眼里不那么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人,不代表沒有家教串前!他的父母也是苦口婆心教導他,只是他存在獨特性实蔽!我當然同意家教是言傳身教荡碾,可是父母說了做了,孩子就是不聽呢局装?然后別人一句“這孩子真沒有家教……”然后就磨滅父母的一切……所有作為父母無須在意別人的看法坛吁,別人看到的都是冰山一角劳殖!
我:如果你一定要說“父母做了說了他就是不聽”這種情況的話,我也只能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拨脉,這也已經是之前家教失敗的結果了哆姻。因為我相信天性乖張到完全沒法教的孩子是極少數。如果孩子沒家教是一個事實玫膀,別人當然有權評論矛缨。父母當然可以不在意,但沒家教的后果總是要孩子自己承擔的帖旨。我自始至終都沒說過我看重對孩子的家教是因為在意別人的看法箕昭,我的原帖強調的是孩子的智商容貌是我們不能掌控的,而孩子的家教是我們可以努力的解阅。我要表達的是“如果我的努力被別人認可我會很高興”落竹,而不是“我在這方面的努力就是為了別人的認可”。這么說應該沒有分歧了吧货抄?
我:哪怕從最功利的角度來看述召,一個欠缺教養(yǎng)的孩子長大以后也會因此付出代價。社會上別人沒有義務像父母一樣透過一個人欠缺教養(yǎng)的表象去發(fā)現他內在的優(yōu)秀品質蟹地。父母可以寬容孩子的種種积暖,別人可以直接讓他滾蛋。
友:但是“有權評論”……我覺得其實很多孩子不“遵守社會規(guī)范”有時就是想要被關注锈津!而別人的惡意評論有時恰恰傷了孩子呀酸,讓孩子偏頗得更遠!
我當然同意言傳身教琼梆,但是孩子的世界里不只有父母性誉。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有了自己的思想茎杂,一切的一切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错览。孟母要是覺得環(huán)境對娃的影響小能搬家嗎?要是不搬家煌往,娃還能有家教嗎倾哺?是母親沒有做好,還是朋友影響了他刽脖?所以還是不能說一個不遵守社會規(guī)范的人沒有家教羞海!
友:作為父母,我們都言傳身教地希望把最好的給孩子曲管,可是父母和孩子都有個體差異却邓!其實在評論一個人有無家教的時候,已經失去了家教院水!因為評論者永遠不能肯定不遵守社會規(guī)范的行為是沒有家教的結果腊徙!
討論到這里简十,我已經覺得沒有再發(fā)言的必要了。朋友把我所說的“如果孩子沒家教是一個事實撬腾,別人當然有權評論螟蝙。”理解為當著孩子和家長的面民傻,直接告訴他們:“這個孩子沒家教胰默。” 她這么想饰潜,我也就沒得話講了初坠。
說到底,我和朋友就連對什么是“有教養(yǎng)”都有分歧彭雾。在朋友看來碟刺,如果家長苦心婆心地勸了說了做了,那么即使孩子不遵守社會規(guī)范薯酝,我們也還是不能說他“沒家教”半沽,因為這樣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哦,會“磨滅父母的一切”哦吴菠。
別人對他自己的孩子付出多少者填,關我屁事。沒家教就是沒家教做葵,跟他的家長為了教育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沒有半毛錢關系占哟。我更不相信中國那么多的熊孩子全都是天性無比頑劣乖張,生來就無法教育的小孩酿矢。
最后總結:我朋友的許多觀點榨乎,充分體現了一種在育兒方面一知半解、囫圇吞棗瘫筐、邯鄲學步的混亂邏輯蜜暑。一方面,她承認策肝,西方國家的孩子肛捍,普遍比同齡的中國孩子更懂禮貌,更遵守社會規(guī)則之众;另一方面拙毫,她又一廂情愿的認為,西方孩子在這方面的優(yōu)點棺禾,并不是父母嚴格教育的結果缀蹄,而是“釋放天性”、“自由發(fā)展”的結果。她一直視西方育兒理論為圭臬,卻似乎看不見幾乎每一種西方的育兒手冊里,都用很大的篇幅介紹著育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問題:Discipline揖赴。
像她這樣的中國家長鉴象,似乎并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