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luò)中四? 1月17日? 持續(xù)分享第188天
“事出不一定有因”,把注意的焦點放在問題解決上麻汰,能夠幫助人們理清問題的頭緒高氮。
有些人很不習慣這樣的思維方式彼哼,由于習慣活在因果觀的思維里面,認定有因必有果河绽,我們在發(fā)生狀況時己单,總是先去找原因,問為什么怎么會這樣耙饰?將力氣花在分析問題或是探討問題的成因上面纹笼,例如感冒就醫(yī)時,醫(yī)生就會問你多久啦苟跪?哪里不舒服廷痘?最近去過什么人多的地方嗎?而事實是件已,有時我們想得出原因笋额,有時想不出原因。
問題導(dǎo)向思維方式vs焦點解決思維方式
A組問句篷扩。
最近有什么問題困擾著你兄猩?
這個問題是什么時候發(fā)生的?
你曾與誰說起過這個問題鉴未?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枢冤?
這個問題持續(xù)多久了?
這個問題對你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響铜秆?會讓你覺得不舒服嗎淹真?
什么時候你覺得這個問題最嚴重?
你是怎么處理的连茧?
……
b組問句
我做些什么可以讓你得到幫助核蘸?
如果在我們面前有一把尺子,零代表梅屉,你覺得一點都不煩惱值纱,十代表非常煩惱,你會給現(xiàn)在的情況打幾分坯汤?為什么會打這個分數(shù)虐唠?
什么時候這個煩惱比較不會困擾你,或是不太嚴重惰聂?
什么時候這個煩惱不會出現(xiàn)疆偿?
當你做了什么讓問題看起來不那么嚴重了咱筛?
真是太好了,請問你是怎么辦到的杆故?
另外我想再問你一個問題迅箩,如果有一天你不想再被這個問題所困擾,那會是什么樣的狀況处铛?
你怎么知道你已經(jīng)解決這個問題了饲趋?
……
扮演回答問題者的學員反應(yīng):進行A組問句練習,雖然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撤蟆,但是像是被警察審問奕塑,或是醫(yī)生問診的樣子,而且有種愈說愈煩的感覺家肯;進行完B組問句練習龄砰,雖然有些問題,回答起來并不容易讨衣,需要花費很多的腦筋换棚,甚至想的時間會比較久,但感覺自己并沒有那么無助反镇,還會注意自己已經(jīng)做了些什么固蚤,而且好像也能從這些問句與回答中找到解決的方向,像是在眼前出現(xiàn)一線曙光的感覺愿险,同時也會覺得助人者好像和他們站在一起了颇蜡。
扮演提問者的學員反映在進行a組問句練習時,雖然問的很順暢辆亏,但會看見同伴,似乎愈回答愈有無力感鳖目;而在進行b組問句練習時扮叨,雖然問題問起來有些拗口,但卻能感覺到回答者的能量愈來愈煥發(fā)领迈,感覺希望一直在浮現(xiàn)彻磁。
此外,從與許多兒童及青少年的臨床經(jīng)驗中發(fā)現(xiàn)一直想要找“為什么“和一直問“為什么”狸捅,其實很容易引發(fā)孩子的敵意與憤怒衷蜓。因為他們有時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做那些事,更遑論回答你了尘喝。而另外的常見狀況是磁浇,就算知道為什么他們也無力解決那個“原因”,因此與其把時間花在無效的事情上面朽褪,不如運用智慧置吓,將焦點放在對的地方无虚,“留下力氣,解決問題”衍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