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積經(jīng)---彌勒菩薩所問會》
(唐)三藏法師菩提流志 譯
經(jīng)文原文(十三):
彌勒,菩薩成就如是①法已褒墨,離諸惡道及惡知識扣猫,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彌勒菩薩得聞是法咖为,心大歡喜,偏袒右肩稠腊,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鸣哀,即于佛前以偈②贊曰:
佛于過去劫③架忌,舍所愛妻子④,
頭目及骨髓⑤我衬,到于施彼岸⑥叹放。
釋疑:
①成就如是:成就,真實做到挠羔,證到井仰。如是,以上所說的十法破加。知行合一俱恶,聽到佛所說的修行方法,根據(jù)自己的能力范舀,真實用功去做合是,也就是聽聞、思考锭环、修習聪全、證果。
②?偈:偈子辅辩,又名偈頌难礼,因為大多是詩的形式,又名偈詩玫锋。梵文Gāthā的音譯"偈陀"蛾茉。
偈子是佛經(jīng)體裁之一,主要有兩種:一曰通偈景醇,由梵文32個章節(jié)構成;二曰別偈臀稚,共四句,每句四至七言不定三痰。僧人常用這種四句的韻文來闡發(fā)佛理吧寺。
我們在聽大德開示的時候窜管,常常會聽到"三藏十二部"、"十二部經(jīng)"稚机,就是指將三藏佛典的性質和方式分成十二類幕帆,在長行、偈頌赖条、因緣失乾、譬喻、本生纬乍、本事等十二種體裁中碱茁,偈頌是不可缺的重要部分。
③劫:佛教的時間觀念仿贬,分為小劫纽竣,中劫和大劫。20小劫為1中劫茧泪,4中劫為一大劫蜓氨,即80小劫為1大劫。
小劫:依我們地球的人壽計算队伟,從人類84,000的長壽穴吹,每100年減短一歲,減至人類的壽命僅有10歲時嗜侮,稱為減劫;再從10歲港令,每100年增加一歲,又增加到人壽84,000歲棘钞,稱為增劫缠借。如此一減一增的時間過程,總稱為一小劫宜猜。一小劫為一千六百八十萬年泼返。
④妻子:妻、與子姨拥。佛在過去劫的無數(shù)輪回之中绅喉,持續(xù)不斷精進修行,往往放下所愛的妻子叫乌、兒女及父母眷屬柴罐,而精進修行。并不是因為修行佛法而無情舍棄的意思憨奸,這是大慈大悲的菩提之心革屠,希望通過自己勇猛精進的修行證果,使得所有人都能了悟真理,脫離輪回似芝,獲得真正的涅槃之樂那婉。
⑤頭目骨髓:包括身體的任何一部分。在過去劫無數(shù)輪回中党瓮,都可以布施奉獻而不后悔详炬。佛教認為有形的身體,是由地寞奸、水呛谜、火、風枪萄,四大元素和合而成隐岛,身體就如衣服一樣,在輪回中不斷更換瓷翻,所以不可執(zhí)著于身體的享樂礼仗,不斷為身體服務,而迷失于輪回之中逻悠。所以佛陀 不執(zhí)著于肉體,用肉體來布施眾生韭脊。
⑥到于施彼岸:這四句偈頌是講的布施童谒。關鍵在于最后這句話:到于施彼岸。是最關鍵的沪羔。布施就是彼岸饥伊。明白了嗎?你說布施到彼岸也不好蔫饰,布施就是彼岸琅豆。當你起一念執(zhí)著的時候,你就要墮落了篓吁。這一念執(zhí)著就會抓住這個世界不放茫因,所以你就要輪回。你布施的時候杖剪,這一念放下冻押,你就脫離了六道輪回。所以布施就是彼岸盛嘿。你能時時布施洛巢,時時放下,當下解脫次兆。這就已經(jīng)上岸稿茉。不在苦海當中受苦。
釋疑摘錄上常下空法師講解之《彌勒菩薩所問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