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褒傅,在河南老家,陽歷年并不是年袄友,只有農歷春節(jié)殿托,才是真正的過年。
初一剧蚣,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支竹。這一天,全村的老少都會早早起床鸠按,即便是平時賴床不起的小孩礼搁,也不例外。
初一的早上首先要完成兩件事待诅,送餃子(老家管餃子叫扁食)和拜年叹坦。
鞭炮聲剛落熊镣,餃子就該出鍋了卑雁。出鍋的餃子是要先送給本家的長輩的,特別是年紀較大的長輩绪囱,他們的兒子测蹲、侄子、孫子等鬼吵,只要分家另起爐灶單過的扣甲,都要給長輩送餃子的。
老家曾經流行一句話,這句話就是親不親碗上看琉挖。通過這一句話可以知道启泣,當時老家很窮,飯都吃不飽示辈,只有給最親的人盛飯寥茫,才滿滿的一碗。
雖然現(xiàn)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矾麻,吃飯早已不再成任何問題纱耻。然而,這一句話在送餃子這件事上险耀,仍舊適用著弄喘。
早起,端著一碗剛出鍋的餃子甩牺,天還沒有放亮蘑志,就已經到了長輩的院落,送完餃子贬派,順道是一定要給長輩磕個頭的卖漫。
在老家,小的時候赠群,出去拜年主要是磕頭羊始。
磕頭也是有講究的,有的家近年有老人去世查描,家里會有供桌突委。這種時候,是要先給過世的老人磕頭的冬三,俗話說匀油,神三鬼四,所以一般是三個頭勾笆,預示著逝者能夠成神成仙敌蚜。給逝者磕完頭,就是給這家健在的長輩磕頭了窝爪。
有時候弛车,從早起五六點送完餃子,但八九點蒲每,可能一直在拜年磕頭的路上纷跛。
如今,磕頭的習慣漸漸沒了邀杏,也許是常年在外工作的人太多了贫奠,當面對長輩要磕頭時,老人們往往會說,來了就好唤崭,來了就好拷恨,頭就省了。然后閑聊幾句谢肾,讓根煙挑随,吃個糖,馬上就得到下一家勒叠。
在各家來往的路上兜挨,總能遇到全村走動拜年的村民,大家互相打招呼眯分,一句過年好拌汇,即便一年未見,也覺得親切如常弊决。
等全部拜年結束噪舀,回家,初一也就沒什么事了飘诗。這時与倡,三五幼時的玩伴相約小聚,各自聊聊一年的工作昆稿、生活纺座,偶爾是無言的沉默。歲月溉潭,真的能在人身上留下痕跡净响。
這就是老家的新年初一,新的一年喳瓣,始于今日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