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把悲傷分享給別人赴穗,就會減少一半的悲傷憔四。
把快樂分享給別人,就會得到雙倍的快樂般眉。
而孤獨了赵,大概是一個會讓人感到無助的詞語。
那么甸赃,當孤獨遇到孤獨柿汛,會變成什么呢?
澳大利亞粘土動畫電影《Mary and Max》,
導演是亞當艾略特埠对,
這位曾經拿下小金人榮譽的電影工匠络断,
為這部影片花費了相當大的心血,
影片制作時間長達5年之久项玛,6位數的定格畫面貌笨,
上千個粘土人物模型,每一個鏡頭襟沮,都精心設計锥惋。
2009年,還沒有大規(guī)模普及使用電影3D技術和動作特效开伏,
這樣一部用粘土創(chuàng)造的動畫電影膀跌,依然好評如潮,
實在令人驚訝固灵,而面對這樣的褒獎淹父,導演亞當是這樣回答的,
電影怎虫,不僅要用眼睛欣賞暑认,更要用心去感受困介。
那么,觀眾在這部電影里蘸际,究竟感受到了什么呢座哩?
影片講述了8歲女孩Mary和44歲的自閉癥患者Max長達20年的真摯友誼。
兩個人相隔萬里粮彤,只能通過書信交流根穷,他們有著相似的經歷,
有著各自的不完美导坟,但認識彼此屿良,讓他們不再孤單。
這部電影給我的啟發(fā)分為兩個部分惫周。
一是如何對待周遭的任何環(huán)境以及他人尘惧,
二是如何看待自身的不完美。
Mary是一個相貌平平的女孩递递,她有父母喷橙,有爺爺,也有鄰居登舞,可是她并不快樂贰逾。
因為她選擇不了自己的出身,她的媽媽抽煙酗酒偷竊菠秒,她的爸爸古板死板孤僻疙剑。
雖然身處三口之家但是,她絲毫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践叠。
她需要的是一個可以安安靜靜的核芽,一起好好說話聊天的朋友。
Mary的頭上有一塊胎記酵熙,因此經常招來周圍孩子們的嘲笑,
Mary的幸福感非常的弱驰坊,就連老師也指責她匾二,為什么總也不笑。
而Max告訴Mary,這沒什么拳芙,我嘴上很少笑察藐,但不代表我的內心不笑。
仔細品味這句話舟扎,又何嘗不是呢分飞,嘴上不笑的人真的不快樂嗎,
整天笑容滿面睹限,就一定是真的快樂嗎譬猫,所以讯檐,不論別人怎么看我們,
我們不必迎合染服,不必偽裝别洪,做自己就好,開心就好柳刮。
Mary上了大學挖垛,結了婚,并立志研究出治療亞斯皮病的方法秉颗,
Mary公開Max是他的研究目標痢毒。
她把這個消息告訴Max,等來的卻是Max的憤怒與誤解蚕甥。
Mary很傷心哪替,仿佛失去了生活的動力,丈夫也離開了她梢灭。
Mary一度絕望至極夷家,差點自殺。
后來她終于得到了Max的原諒敏释,并對生活重拾信心库快。
Mary選擇不了自己的出身,Max也一樣钥顽,Max是一個猶太人义屏,
從小就處處受排擠,所以造成了他脆弱敏感的性格蜂大,
戀愛失敗闽铐,工作不順,因為自己的疾病而殺死過人奶浦,
唯一的鄰居離他而去兄墅。
但是無論是Mary還是Max,都沒有一蹶不振澳叉,
而是在努力的生活著隙咸,希望自己能一點點變得更好。
即使天生不完美成洗,我們也不會失去活出精彩人生的勇氣五督。
只有直面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堅定的走下去瓶殃,
只有堅定的往下走充包,才能有機會感受到更多世界的美好。
影片還有幾個值得一提的地方基矮,其一淆储,是配樂的運用,
Max打字時一氣呵成的滴答聲愈捅,Mary媽媽扔垃圾時步步逼近的扣人心弦遏考,
Max中獎時交響樂及時演奏所表達的來之不易,
都是那么的恰如其分又入木三分蓝谨。
另外一個灌具,是影片的色彩運用。
Mary的世界是棕色的譬巫,Max的世界是灰色的咖楣。
Mary擁有著代表美麗的紅色發(fā)夾,代表友情的紅色信筒芦昔,
而Max則擁有Mary親手為他做的紅色絨球诱贿,他很珍惜,
一直都戴在頭上咕缎。
這樣的顏色對比珠十,顯著又鮮明。使得整部電影有非常高的觀賞性凭豪。
當快樂遇到快樂焙蹭,就變成了兩倍的快樂。
當悲傷遇到悲傷嫂伞,就減少了一半的悲傷孔厉。
當兩個孤獨的人遇到了彼此,就會忘卻孤獨帖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