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發(fā)現了“初生牛犢不怕虎”和“懂得越多越畏首畏尾”之間的矛盾俏橘,他認為允华,年輕人會在很多東西都不太了解的時候蠻勇敢的,然后當了解了很多,或者是有些經歷的時候反而又不那么勇敢了靴寂。按理說應該了解的越磷蜀,心里更自信才對吧,對很多東西掌控力度榨汤、方向把控的更好蠕搜,應該更有信心才對啊。這是否意味著越活越倒退收壕?
其實這是兩個問題妓灌,兩種邏輯,被朋友主觀放在了一起蜜宪,所以感覺矛盾虫埂。初生牛犢不怕虎,光腳不怕穿鞋的圃验,強調的是勇敢拼搏掉伏;懂得越多越敬畏,指的是知羞恥澳窑,知深淺斧散,知不易,不輕易允諾摊聋、承擔鸡捐、下手。所以指向不同麻裁,重點不同箍镜,落腳點不同,因此邏輯不同煎源,不在一個層面色迂,不能對立去看。
我們不能膚淺認為“初生牛犢不怕虎”是“無知者無畏”手销,恰好是他們不太完整的認知更容易聚焦歇僧,思路簡單,道路也簡單原献,容易抓重點抓主要矛盾馏慨,態(tài)度相對樂觀,外加試錯成本低姑隅,執(zhí)行力自然強。知道越多倔撞,考慮越周全讲仰,貌似前怕狼后怕虎,其實是知利害痪蝇,會取舍鄙陡,知道有些可為有些不可為冕房,不是不想爭,而是權衡各方利弊后的深思熟慮趁矾。
我們也不能武斷認為二者有高下之分耙册。因為它們是不同階段的兩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已,各有優(yōu)缺點毫捣∠曜荆考慮越少,抓住的矛盾越正確蔓同,執(zhí)行越果斷饶辙,成功越快。但如果經驗不足斑粱,判斷失誤弃揽,執(zhí)行時更易出錯或走不長遠,所以還應該考慮成功率及長遠则北。世界是平衡的矿微,也是復雜的,就簡單問題而言尚揣,肯定“無畏者”走的更遠涌矢。
經驗越豐富,考慮越復雜惑艇,有時確實會阻礙行動蒿辙,因為他們的目光興趣點轉移了,不在執(zhí)行上滨巴,而在執(zhí)行之上思灌。通俗來講,他們要么已經對常規(guī)執(zhí)行不感興趣了恭取,試圖用新方法新路徑新技術解決老問題泰偿,要么更注重問題之外的戰(zhàn)略格局、相互影響蜈垮,長遠發(fā)展耗跛,對具體執(zhí)行沒了興趣,更傾向于運籌帷幄之中攒发,成為管理者调塌、腦力勞動者、操盤者惠猿,執(zhí)行交給水平稍低的人去做羔砾。這時貌似優(yōu)柔寡斷,成功率卻相對較高,持續(xù)性或模式創(chuàng)新更好姜凄,因為同樣問題的出路方向更多政溃,只是選擇了更合理、更周全的一個罷了态秧。
這里需要注意幾種情境:一是復雜開放問題和簡單封閉問題處理模式的區(qū)別董虱;二是個人視角和社會視角對問題處理方式的影響。其實簡單問題經驗豐富與否不重要申鱼,執(zhí)行力差距不大愤诱,問題是水平高了容易懶惰,不想處理簡單事件润讥。復雜問題的分析如上转锈,抓住主要矛盾,貫徹執(zhí)行就容易成功楚殿。我們的疑問在于經驗撮慨、考慮的多真的會阻礙行動嗎?如果阻礙脆粥,阻礙機制如何發(fā)生的砌溺,吃透這點,可以提高效率变隔。當然规伐,社會各種因素角力的復雜事件我們必須慎重對待,因為很多東西超出個人能力匣缘,這種情況下魯莽行事肯定不可取猖闪。
我們簡單談談在不牽扯更多社會影響因素的情境下(不考慮各種因素影響),單指個人能力周延的情況下(個人視角解決個人問題)經驗對個人的影響肌厨。比如讀一本書培慌,寫一篇文,做一件事兒柑爸,這時經驗和知識具有兩面性:一吵护、有效經驗和知識積淀能加速行動。清晰有效的知識經驗能直擊主要矛盾表鳍,效率更高馅而,速度更快。二譬圣、混亂的知識和和外在經驗會阻礙行動瓮恭。一般優(yōu)柔寡斷是無法衡量各種要素利害,千頭萬緒中理不出重點厘熟,或把注意力放在事件之外的影響因素或意義價值偎血、格局戰(zhàn)略诸衔,歸根結底是不自信盯漂。
我們也可以用注意力來解釋上述現象颇玷,道理來講,知識經驗豐富的過來人更能聚焦才對就缆,他們依托經驗帖渠,一針見血,直擊病灶竭宰,這才是常態(tài)空郊。想的越多越不敢行動,主要原因肯定是沒理出清晰可信的主要矛盾線切揭,前怕狼后怕虎狞甚,總感覺不滿足,不是最優(yōu)化廓旬,其實是高水平的高要求哼审。這時,考慮問題越多孕豹,注意力越分散涩盾,越難抓主要矛盾和關鍵點±常考慮問題全面是優(yōu)點春霍,問題是散亂的思維無法聚焦,多方因素的博弈難以自信叶眉,凡事出現病態(tài)式優(yōu)柔寡斷的過來人址儒,要么懶了,要么狀態(tài)下降了衅疙,要么思維層次下降了莲趣。
只有極少數的優(yōu)柔寡斷是正面的。比如炼蛤,舉棋不定一般指衡量各種利害關系妖爷,復雜系統(tǒng)中的多方博弈中,尋找最優(yōu)路徑時理朋,應該慎重考慮絮识。另一種情況是敬畏,知道越多感覺越膚淺嗽上,研究越深越敬畏次舌,這時重新審視事件本身,在更高層次理解領悟探索兽愤。這兩種情況的“痛苦”說明這個人在進步彼念,從莽漢愣頭青式的執(zhí)行派挪圾,變成全面認知平衡各方的社會人,這時候有擔當逐沙、知深淺哲思、敬畏謹慎,不輕易許諾吩案、執(zhí)行棚赔,目的是追求完美。
我一個朋友創(chuàng)業(yè)幾年徘郭,就是類似情況靠益,他執(zhí)行力很強,創(chuàng)業(yè)四五年后開始反思残揉,感覺類似項目很簡單胧后,但重新來一遍一點意義沒有,所以考慮的重點放在格局抱环,模式壳快,管理等問題,很少去做具體執(zhí)行問題了江醇,而是把事情的意義濒憋,模式,走向放在優(yōu)先級陶夜。這并不意味著他執(zhí)行力不強了凛驮,而是考慮問題和做事方法不同了,已經脫離了具體執(zhí)行条辟,在思維方式黔夭、境界、層次羽嫡、動機上有了分別本姥,從關注具體事到一系列事,但在某些方面的執(zhí)行同樣是犀利的杭棵,比如把“思維先行”當行動婚惫,比如在策略和擅長領域的執(zhí)行。
又如我們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魂爪,這事兒很簡單先舷,安排一下就能馬上執(zhí)行。但復雜的人不這樣考慮滓侍,他們更多關注責任蒋川、安排、時間撩笆、流程捺球、意義缸浦,他們的注意力被打爛了,根本沒聚焦在旅行氮兵,而是在旅行之外思考裂逐,在旅行之內落腳。聚會也類似胆剧,年輕人認為一呼百應很正常絮姆,簡單幾個流程就能聚齊人員,但有經驗的組織者會考慮前端準備秩霍,中端服務,后端反饋蚁阳,把意義流程铃绒、細枝末節(jié)安排到位,考慮越多越不敢聚會螺捐,不是不能颠悬,而是不想。
我常說定血,幼稚的人可以慢慢變成熟赔癌,成熟的人很難再回歸幼稚。這意味著高層次有經驗的人可以用低層次思維和方法形式澜沟,高維打低維灾票,應該更有效率。不同階段茫虽、層次刊苍、年齡段的人有時候處理問題大同小異,這只能說明某些手段普遍有效濒析,或問題足夠簡單正什,經驗和積淀只有在復雜情境才有作用,它要么讓我們一針見血号杏,要么追求標新立異婴氮,要么普遍大同小異,真正的經驗應該讓我們更輕松盾致,如果不輕松主经,肯定有些問題,需要自查绰上。
那么旨怠,經驗欠缺的年輕人能否跨越階段思維或行動呢?很可惜蜈块,并不能鉴腻,就像我們很早就知道一些大道理迷扇,只有真正經歷之后才能從背會到體會。年輕人沒經驗爽哎、缺知識蜓席、思維有限制,所以行動必然受限课锌。他們只能在有限的經驗厨内、知識、視野渺贤、層次范圍內行事雏胃,聚焦幾個重要點,很難發(fā)散或跳躍志鞍,做該階段應該做的瞭亮,跨越階段后的一切才水到渠成,如果貿然跨階段行事固棚,要么事倍功半统翩,要么抓了芝麻丟了西瓜,此謂階段論此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