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剛
中國象棋棋盤的中間底靠,有一條界限,稱作“楚河漢界”特铝,之所以這樣稱之暑中,實際上源于秦朝末年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和劉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長達4年的“楚漢爭霸”而得來,為紀念兩位著名的歷史人物苟呐,表達對他們的敬仰痒芝,“楚河漢界”四個字被鐫刻或印刷在棋盤上,一直流傳至今牵素。
項羽是泗水郡下相縣(今江蘇省宿遷市)人严衬,祖先原本姓姬,春秋時期笆呆,被周王室在今天的河南項城市一帶賞賜了一塊領(lǐng)地请琳,最終發(fā)展成后來的諸侯國——項國,隨之改為項姓赠幕。
此后俄精,項氏家族誕生了許多名人,以戰(zhàn)國末年楚國名將項燕最為著名榕堰,在輩分上是項羽的爺爺竖慧。
可以說嫌套,項羽是根正苗紅的貴族,血管里奔涌著貴族的血液圾旨。
貴族在古代常常等同于君子踱讨,主要體現(xiàn)為:做人要光明磊落,要有文化教養(yǎng)和責(zé)任擔(dān)當(dāng)砍的,能抵御一切物質(zhì)誘惑痹筛,要有勇于為國家、民族和家族犧牲自我的精神廓鞠。
因為有驍勇善戰(zhàn)的爺爺做榜樣帚稠,再加上有“貴族精神”作為信仰支撐,因此床佳,項羽自小便立下大志滋早,發(fā)誓將來要像爺爺那樣,做一個“武能上馬安天下”的英豪夕土。
項羽在少年時期就表現(xiàn)出跟同齡孩子明顯的不同之處馆衔。
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里記載,項國被魯國消滅之后怨绣,少年項羽被叔叔項梁帶著四處逃難,有一天拷获,他們路過會稽郡篮撑,正好遇到秦始皇坐著豪華大船橫渡大江,吸引了周圍許多百姓前來觀看匆瓜。
項羽和項梁也加入了觀看龍船的人群赢笨,項羽突然指著龍船,轉(zhuǎn)頭對項梁說:叔叔驮吱,他是可以被取代的茧妒。
項梁嚇得面如土色,趕緊捂住項羽的嘴左冬,說:小孩子不要亂說話桐筏,會被誅滅九族的!
后來拇砰,項梁心里偷著樂梅忌,對項羽刮目相看,把自己所學(xué)的武藝和兵法給侄兒傾囊相授除破,還帶著他到處拜訪名師牧氮。
到22歲時,項羽終于歷練成能文善武的人才瑰枫,身高八尺踱葛,力能扛鼎,完全能獨當(dāng)一面,改寫了秦末歷史尸诽。
公元前209年夏甥材,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揭竿而起逊谋,6個月后擂达,起義軍被秦軍鎮(zhèn)壓下去,兩人被處死胶滋,緊接著板鬓,項梁戰(zhàn)死。
在起義軍群龍無首的情況下究恤,年僅22歲的項羽臨危受命俭令,被推舉為起義軍的新領(lǐng)袖。
接下來部宿,輪到項羽在歷史舞臺上表演了抄腔。
項羽率領(lǐng)5萬楚軍和10萬聯(lián)軍,在巨鹿(今河北邢臺平鄉(xiāng)縣一帶)對陣秦朝名將章邯和王離指揮的40萬大軍理张,經(jīng)過一年的苦戰(zhàn)赫蛇,創(chuàng)造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例。起義軍幾乎殲滅了王離率領(lǐng)的20萬大軍雾叭,并迫使章邯的20萬大軍投降悟耘,從此讓秦朝元氣大傷,不久后就走向滅亡织狐。
“巨鹿之戰(zhàn)”之所以能完成“以少勝多”的壯舉暂幼,跟起義軍抱著必勝的信念有極大關(guān)系,這個信念來自著名典故“破釜沉舟”移迫。任何人只有把自己逼到絕境之后旺嬉,才能爆發(fā)出摧枯拉朽的潛力。
“巨鹿之戰(zhàn)”后厨埋,項羽的威望空前高漲邪媳,他乘勝追擊,率領(lǐng)諸侯軍一路向秦朝都城咸陽挺進揽咕。
殺進咸陽城后悲酷,項羽又一次展現(xiàn)了他的“無毒不丈夫”的本色,先是殺死秦王子嬰亲善,接著火燒阿房宮设易,然后又把咸陽城的財寶和美女洗劫一空,打算回到老家江東享受榮華富貴蛹头。
實際上顿肺,在洗劫咸陽城之前戏溺,項羽還在“巨鹿之戰(zhàn)”后活埋了章邯的20萬降軍,他為什么要如此慘無人性屠尊?
如果了解了楚國和秦國的歷史恩怨旷祸,也許對項羽的做法多少能理解一些。
歷史上讼昆,楚國與秦國一直有不共戴天之仇托享。
公元前278年,秦國名將白起在“伐楚之戰(zhàn)”里大破楚軍浸赫,攻下楚國都城郢都闰围,毫不憐惜地放了一把火燒掉楚國的宮殿,還挖了楚國王室的祖墳既峡。
公元前224年羡榴,秦國大將王翦率領(lǐng)60萬大軍進攻楚國,項羽的爺爺項燕含恨戰(zhàn)死沙場运敢。
公元前208年校仑,項羽的叔父項梁在秦末起義中,跟秦國大將章邯大戰(zhàn)于定陶(今山東菏澤定陶)传惠,兵敗戰(zhàn)死迄沫。
國恨與家仇堆積在一起,施加在20多歲的血氣方剛的項羽身上卦方,他怎能咽下這口氣邢滑?對敵人以牙還牙也許是最好的尊敬。
于是愿汰,項羽把當(dāng)初秦軍的惡行又用在了秦國人的身上。
做事果敢自信的項羽乐纸,很快得到了楚懷王的賞識衬廷,成為名震天下的“西楚霸王”,他手下封有18個諸侯王汽绢,大部分是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吗跋,其余的則是秦朝的投降將領(lǐng)。
18個諸侯王里邊宁昭,就有項羽的手下劉邦跌宛,為“漢王”,封地在陜西南部的漢中积仗、南鄭一帶疆拘,當(dāng)時屬于沒有被開發(fā)的荒蠻之地。
劉邦是一個野心勃勃和老謀深算的人寂曹,不會一直心甘情愿地做項羽的手下哎迄,他一直在等待機會回右。
早在劉邦受封漢王之前,謀士范增就看出了劉邦心中的小九九漱挚,多次勸說項羽除掉劉邦翔烁,以絕后患。
在“鴻門宴”里旨涝,由于項羽的過于自負蹬屹,最終導(dǎo)致項羽溜之大吉。
后來白华,在公元前205年4月發(fā)生的“彭城之戰(zhàn)”里慨默,也是“楚漢爭霸”中非常重要的一場戰(zhàn)役,項羽以勢如破竹的氣勢衬鱼,把劉邦打得落花流水业筏,有多次殺掉劉邦的機會,但他都沒有下手鸟赫。
正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浪費懲罰對手的機會蒜胖,項羽最終為自己釀下了苦酒。
這杯苦酒就是在為時兩個月(公元前203年12月——公元前202年1月)的“垓下之戰(zhàn)”里抛蚤,項羽被劉邦逼到絕境台谢,走投無路后,以自刎“謝罪”岁经。
“垓下”在今天的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境內(nèi)朋沮,劉邦率領(lǐng)的60萬聯(lián)軍,從四面八方向項羽的10萬大軍合圍過來缀壤,在缺兵少糧的情況下樊拓,項羽苦戰(zhàn)兩月后慘敗,領(lǐng)著幾十個殘兵敗將逃到烏江邊塘慕。
在前有天險后有追兵的情況下筋夏,項羽自知無法脫身,最終結(jié)束了自己轟轟烈烈的一生图呢。
實際上条篷,項羽原本有機會逃走,但他并沒有這樣做蛤织。他在烏江邊上見到烏江亭長后赴叹,亭長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何不渡過烏江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指蚜?
項羽仰天長嘆乞巧,把自己的坐騎賜給亭長后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姚炕!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摊欠,今無一人還丢烘,縱江東父兄憐我,我何面目見之些椒?縱彼不言播瞳,籍獨不愧于心乎?
說完此話免糕,項羽舉起佩刀向自己的脖子劃去赢乓,一代英豪就這樣把自己的生命永遠地定格在31歲。
說到這里石窑,我們也就能理解項羽為什么寧肯自刎牌芋,也不愿渡過烏江的真實原因了。
項羽是貴族松逊,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躺屁。對一名貴族或者大丈夫來說,如果沒有完成自己的責(zé)任和使命经宏,等于褻瀆了貴族精神犀暑,是沒有臉面茍活于世的,因此烁兰,唯有自盡是對自己最好的解脫耐亏,也是對所有人最好的回答。
在項羽去世后的1329年沪斟,也就是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广辰,金兵擄走了宋徽宗和宋欽宗,迫使趙宋王室向南逃去主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時任建康知府择吊,某天夜里,城中發(fā)生叛亂槽奕,趙明誠驚慌失措干发,沒有想著去處理問題,反而臨陣脫逃史翘。李清照得知后,對丈夫的行為感到非常羞恥冀续,在一次路過烏江時琼讽,她想到了項羽的悲壯故事,欽佩項羽的氣節(jié)洪唐,就寫下了著名的《夏日絕句》钻蹬,詩曰:
生當(dāng)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凭需。
至今思項羽问欠,
不肯過江東肝匆。
這首五絕毫無疑問是對項羽的致敬,對北宋王朝的惋惜顺献,以及對丈夫的諷刺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