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學會用心理學“管”學生
Everyone:“你學心理學呀膝晾?你肯定很能管理學生啊务冕!”
Me:我是心理渣吧血当,沒覺得能“管”學生。
從來從來禀忆,就不愛“管”學生臊旭,也沒有法子“管”。
推薦過《被討厭的勇氣》給一些朋友箩退。語文老師曉紅來說覺得很困惑离熏,一直在課堂上的那些胡蘿卜加大棒,明明很有效戴涝,阿德勒卻指出其副作用大于作用滋戳。
既不可以批評也不可以表揚。
《幸福的勇氣》中把賞罰討論得更徹底啥刻。
這樣的理念也見于《P.E.T父母效能訓練手冊 》和《非暴力溝通》胧瓜,批評與表揚都是溝通的絆腳石。
批評的原意是讓孩子知道自己做了某種不好的事郑什、危險的事情或者對他人危險的事情府喳,甚至接近犯罪的事情。認識錯誤蘑拯,有錯就改钝满。
哲人說小孩子做的“不當行為”也許只是“不知道”,比如玩耍時殺了昆蟲申窘,公眾場合大聲喧嘩弯蚜,他們并沒有想到會影響別人,也“不知道”生命的價值和他人的痛苦剃法。大人需要做的是教導而不是斥責碎捺。
青年馬上反駁:很多孩子明知故犯啊贷洲!
明知故犯的孩子深層有什么心理動機收厨?
- 1 問題行為五階段第一階段——“稱贊的要求”。扮演“好人”优构,他們并不是在做“好事”诵叁,只不過是在做“能獲得表揚的事”。倘若得不到任何人的表揚和關注钦椭,這種努力就沒有任何意義拧额。如此一來碑诉,很快就失去積極性。他們的世界觀就是“如果沒人表揚就不干好事”或者“如果沒人懲罰就干壞事”侥锦。
我好像也是這樣的“好孩子”进栽,從小練書法是因為能得到贊賞,有比賽激勵恭垦,長大了快毛,沒有表揚就不會持續(xù)去做。學習也是為了被認可署照,當進入大學后,獎勵機制很少吗浩,就不知道學習有什么用建芙。我的大學就是渾渾噩噩,沒人表揚于是也不需要做對自己好的事懂扼。
哲人:對混亂班級束手無策的你采取了強制性手段禁荸,企圖威脅和恐嚇強迫其服從。這讓孩子服從“權力”而不是“你”阀湿,他們根本不想理解“你”赶熟,只是堵住耳朵閉上眼睛苦苦等待憤怒風暴快點過去而已。
- 2 問題行為五階段第二階段——“引起關注”陷嘴。做了“好事”卻未獲得表揚映砖,或者原來就沒有足夠的勇氣或耐性完成“能獲得表揚的事”,于是就想通過與眾不同獲得關注灾挨,他們不是“辦壞事”邑退,只是想成為“特別的我”。積極的孩子會通過“惡作劇”來博取關注劳澄,但不會真正觸怒大人地技,逗笑大家來獲得喜愛。消極的孩子會表現(xiàn)為學習能力極其低下秒拔、丟三落四莫矗、愛哭等退縮性、扮演無能來獲得關注砂缩。
怎么破作谚?“尊重”的方式告訴他們,其本身就很有價值庵芭,并不需要非常特別食磕。
- 3 問題行為五階段第三階段——“權力爭斗”。不服從任何人喳挑,反復挑釁彬伦,發(fā)起挑戰(zhàn)滔悉,企圖通過挑戰(zhàn)勝利來炫耀自己的“力量”,并以此獲得特權地位单绑。消極的孩子“不順從”回官,拒絕學習知識或技能,堅決無視大人的話搂橙。積極的孩子“反抗”歉提,脾氣暴躁、行為粗魯区转,滿不在乎地破壞規(guī)則苔巨。
怎么破?觸犯了法律的問題就需要依法處理废离。不涉及法律問題的權力爭斗時侄泽,退出“戰(zhàn)場”……
- 4 問題行為五階段第四階段——“復仇”。前三個階段都是“希望更加尊重我”的渴望愛的心情的體現(xiàn)蜻韭。但是無法實現(xiàn)時悼尾,人就會轉(zhuǎn)而尋求“憎惡”。他們不會受到任何人的稱贊肖方,令同學憎惡闺魏、害怕,他們的目標不是“壞事”俯画,而是反復做“對方討厭的事”析桥,進而漸漸陷入孤立之境。
怎么破艰垂?這階段的孩子企圖通過“憎惡”或“嫌棄”來建立聯(lián)系烹骨,來控訴“我變成這樣都是你的錯”。他們的目標是“向你復仇”材泄,你越想插手去管沮焕,他們就越認為找到復仇的機會,進一步升級不良言行拉宗。這時候峦树,只能求助于完全沒有利害關系的第三方,比如其他教師旦事、社工魁巩、心理咨詢師。
- 5 問題行為五階段第三階段——“證明無能”姐浮。大家對自己連憎惡的感情也沒有谷遂,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于是打心底里厭惡自己卖鲤,認為自己一無是處肾扰,為避免再次體會絕望就去逃避一切畴嘶,想盡辦法證明自己有多么無能。
怎么破集晚?越想管窗悯,越是用更加極端的方式“證明無能”。只能求助于專家偷拔,但是對于專家來說也是相當困難的任務蒋院。
暴力的目的只是令對方屈服
五個階段的特點,在學生當中彼彼皆是莲绰,甚至也照見了我們自己的某些習得性觀念欺旧。
兩個孩子吵架、打架蛤签,無論怎么問“原因”辞友,都只得到推卸責任的辯解之詞,公說公有理顷啼,婆說婆有理踏枣。要問的不是原因昌屉,而是“目的”钙蒙,吵架、打架是為了得到什么间驮?
促進對方思考行為“目的”躬厌,思考“以后怎么做”可以更有效達到自己的“目的”。
爭論“道理”卻無望獲勝的人竞帽,最后選擇的不是暴力就是自暴自棄扛施。暴力能更少事地推行自己的要求,它是成本低屹篓、廉價的交流手段疙渣。
“批評是一手拿著槍在進行交流,無論里面裝的是不是子彈堆巧⊥螅”這句話很戳心,血流滿地谍肤,我們義正詞嚴地“教育”孩子啦租,靠會隨時代變化的道德標準去評判他人,我們是法官嗎荒揣?我們被賦予裁判的特權嗎篷角?
阿德勒思想是死胡同嗎
《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都好像在描述一個烏托邦,最美好的世界系任,還有《非暴力溝通》《P.E.T 父母效能訓練》等等恳蹲,書中的青年在踐行阿德勒思想時走進了困境虐块,那樣的做法根本行不通啊Z寤骸7橇琛!
哲人指出了核心荆针,青年自己有“做普通人的勇氣”嗎敞嗡?自己也在逃避人生課題,還妄想成為“救世主”去拯救不幸者航背。
“信賴”VS“信任”
- 信賴:在相信他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
- 信任:有條件地相信對方
不能做到“信賴”喉悴,走阿德勒思想之路就會進入死胡同。因為你在渴求回報玖媚,因為有回報才愿意做箕肃,因為不一定有回報也就不愿意去付出。
幸福的勇氣今魔,就是預見前路悲傷勺像,仍然愿意前行。
去愛错森,是我的事吟宦,與人無關∩“愛”不指向別人殃姓,擺脫被給予的愛的支配,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愛某個人瓦阐。
阿德勒之路在迷霧之中蜗侈,哲人說正因為看不清未來,所以命運就在自己的手中睡蟋,就在自己的腳下踏幻,永遠“不知”,不斷追問戳杀、不斷前行该面。
勇氣也會傳染
由你開始。即使沒人理解和贊同豺瘤,你也必須首先點亮火把吆倦,展示勇氣和尊重∽螅火把照亮范圍最多也就是半徑數(shù)米蚕泽,也許感覺像是一個人走在空無一人的夜道 上。但是,數(shù)百米之處的人也可以看到你所舉著的火把须妻。大家就會知道那里有人仔蝌、有光,走過去有路荒吏。不久敛惊,你的周圍就會聚集數(shù)十數(shù)百個火把,數(shù)十數(shù)百的人們都會被火把照亮绰更。
仍然不知道有什么法寶可以“管”學生瞧挤,仍然會糾結(jié)“賞罰”,仍然迷糊什么樣的教育才是“有效”儡湾。
我知道火光那里有路特恬,靠近它。
看不清未來徐钠,命運就掌握自己的手中癌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