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青春不怒放》書評
文/leileely
一口氣讀完這本關于青春履磨、夢想與愛的自傳體小說,不禁對生命的神圣與堅強多了幾分感慨庆尘,對生活的未知與艱辛也多了幾分勇氣和信心剃诅。
小說講述了電視臺記者林怡媛親臨地震災區(qū)采訪,進行心理輔導志愿服務驶忌,經(jīng)歷了生與死的掙扎矛辕,感受了生命的大愛與堅強后,將自己的人生軌跡轉向影視圈付魔,從零開始一路飽受挫折屈辱最終贏得掌聲的勵志故事聊品。概括起來只有寥寥數(shù)十字,其中卻飽含著作者那幾年親歷生死几苍、見證大愛杨刨、邂逅愛情以及迎難而上等人生的酸甜苦辣。個中滋味如人飲水擦剑,冷暖自知妖胀。誠如作者在后記中所言,小說可能在文學性上不足以被廣泛傳頌惠勒,卻是她自己真實的生命歷程和精神信仰的范本赚抡。在我看來,故事的真實和文字的真誠都為故事本身帶來的震撼和感動增色不少纠屋。
在經(jīng)歷之前涂臣,你永遠不知道會因為哪個選擇而使人生邁入另一條軌道。對林怡媛而言,這個“契機”卻是殘酷的國難——汶川大地震赁遗。當年馬上瀕臨高考的我對那次地震并沒有多少真切的感受署辉,只有課間操全校默哀和捐款等記憶。我想即使閱讀再多的文字岩四,也無法真正感受到那種親歷天災的驚恐與無助哭尝。“那種一瞬間被吞噬掉性命的恐慌與無助剖煌,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人是永遠都不會明白的材鹦。” 這樣殘酷的天災會無情奪走生命耕姊,卻也能彰顯出人性的光輝桶唐。大難中的人間大愛、團結茉兰、無私尤泽、勇敢和堅強都是人們對抗災難的有力武器。逝者安息规脸,而生者更堅強安吁。尼采說過,“那些沒有殺死我們的燃辖,只會讓我們更堅強鬼店。” 這樣的經(jīng)歷必定在幸存者的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記黔龟,甚至改變他們的人生妇智。
記者林怡媛從災區(qū)回來后,久久不能忘懷自己親歷的那場磨難——老人和孩子們的哭聲氏身、搖搖晃晃的房子和血肉模糊的尸體巍棱。“因為痛蛋欣,所以表達航徙。” 為了心安陷虎,為了更好的表達到踏,為了將親歷大難的所見所聞所感傳播給更多人,林怡媛選擇辭去工作尚猿,自己掏錢寫劇本制作電影窝稿,也就從此改變了人生的方向。人生也許平淡無奇凿掂,也許變化多端伴榔。在改變和抉擇來臨之時,卻不容許你有過多準備和猶豫的時間。青春易逝踪少,最難能可貴的并不是那易逝的年華塘安,而是那份面對未知道路的堅定與勇氣。我們對未知的事物都會有本能的恐懼援奢,就像面臨復雜繁瑣的事物都本能的想要逃避偷懶兼犯。但人類有著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特點,那便是信仰的選擇和主觀能動性萝究。在面臨困難時,有的人會望而卻步锉罐,也一定有人敢于迎難而上帆竹。
萬事開頭難,重新開始一份事業(yè)必然會飽受挫折與辛酸脓规。但與此同時栽连,找到自己真正想做喜歡做的事情又是何等的幸運與幸福。你會發(fā)現(xiàn)侨舆,那件事情簡直像天生為你而生秒紧,人生也才算真正的飽滿充實,此時你覺著為之付出再多都值得挨下,無怨無悔熔恢。所謂人生的意義,不就是一個追尋自我的過程嗎臭笆?若你已經(jīng)知道自己人生的全部叙淌,那該多無趣。若你連面對自己人生的勇氣都沒有愁铺,那又多懦弱鹰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