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錄】死亡與人生意義|世界因為我們有了什么不一樣漓糙?
今天因為各種事項,本來打算停更一天烘嘱,不過覺得說昆禽,能持續(xù)寫那就別放棄吧。
就一起來聊聊“死亡”蝇庭、“意義”這兩個話題吧醉鳖。
之所以聊這兩個話題,想來大家或多或少能覺察到原因——
今日哮内,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盗棵、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先后離世壮韭。
而昨天,鏈家創(chuàng)始人左暉也因肺癌離世纹因,后來看見他的一則發(fā)言喷屋,覺得十分受觸動——
鏈家這個組織存在的意義就是:這個世界有我們和沒我們,會有一點點不一樣瞭恰。
再回想袁隆平和吳孟超兩位先生屯曹,想來這個世界也真的因為有過他們,而發(fā)生了太多的的不同惊畏。
不禁想到了很久之前一位老師課上的三個問題——
這“人生三問”反復(fù)問過自己很多遍恶耽,勉強(qiáng)有過一些小的踐行,但是還沒辦法正式作答颜启,只能說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吧偷俭。
同樣的問題,也期待屏幕前的每位伙伴都可以一起思考缰盏,一起踐行社搅。
第一次真正被死亡點撥,是13年4月20日的時候乳规,那年雅安地震,我就在雅安合呐,正在上數(shù)學(xué)課暮的。
地震來的一瞬間,看見平日里堅固的樓房如同面條一樣晃動的時候淌实,瞬間心里一緊冻辩,那一瞬間只有一個想法,“我一定不能死在這里”拆祈,除此之外恨闪,再沒有別的念頭。
最后終于脫險放坏,我也從那個時候開始琢磨死亡與人生意義咙咽。
因為真正知道死亡的感覺,所以會去想淤年,到底怎么才算是活過钧敞?
15年一位好友分享了她在醫(yī)生束手無策后重又活過來的經(jīng)歷,16年又一位好友永遠(yuǎn)離開麸粮,兩件事連在一起溉苛,不斷強(qiáng)化著死亡與人生意義這兩個主題。
慢慢我也開始很正式的去思考死亡與人生意義弄诲,去了解一些活動一些人愚战。
只是知道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吧。
不過,走過的路也不白走——
一來可能我學(xué)會了用文字去記錄自己的生命歷程與思考寂玲,正如此刻的這篇文章塔插;
二來我開始不斷沉淀出自己的人生價值,更重要的是敢茁,在不斷迭代佑淀,一路上遇見的一些人讓我的人生價值觀從消極、及時享樂彰檬,慢慢更迭為活出有意義的人生伸刃;
三來,我發(fā)現(xiàn)我真的影響到了一些人逢倍,我的存在讓對方的生命有了一些小小的但是美好的變化捧颅。
最重要的可能是,我知道我的一些遺憾较雕,知道我的一些愿望碉哑,我已經(jīng)在著手去化解,去實現(xiàn)亮蒋,有些已經(jīng)化解了扣典,比如,前些日子對爸媽的一些話語慎玖,終于從收藏夾里調(diào)出來發(fā)給對方看了贮尖,瞬間覺得身上有些東西卸下來了。
我相信趁怔,這樣的時刻會越來越多湿硝。
我也給自己寫了寫墓志銘,想過我的追悼會润努,我的悼詞关斜,我的人生傳記。
它們都在來的路上了……
而我還沒辦法完全回答铺浇,也是希望與更多人一起探索的痢畜,就是剛才提到的“人生三問”。
希望鳍侣,我們真的用些時間去思考裁着,去踐行。這些并非無聊的空想拱她,而是有意義的人生指南針二驰。
結(jié)束時再分享一段話吧,這段話來自于第37屆香港金像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楚源——
希望當(dāng)你回首往事時候秉沼,你可以驕傲的對自己說:“我不負(fù)此生桶雀】蠼停”
以上,諸君共勉矗积,思之行之全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