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小區(qū)門口通了地鐵,出行就只會選擇地鐵了枝冀,好處自不必多說舞丛。今天恰好有事,改乘了公汽果漾,也就四五站的功夫球切,下車時就已經有點頭嗡嗡的響了,腦子里有些不清醒绒障,身子也說不出來的不靈醒吨凑。
想起當年跑月票上班的日子,每天公汽輾轉一個多小時户辱。那時總有個疑問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坐公汽而已鸵钝,就是坐一個多小時,又沒干啥活庐镐,怎么會那么累呢恩商?每天晚上下車回到家,吃完晚飯收拾完畢必逆,人就已經累得想睡覺了怠堪,或者回來得先閉眼躺會恢復恢復精神,才能打起勁來晚上繼續(xù)干活加班處理事務名眉。
一直到門口地鐵通車粟矿,通勤來回都用不了半個小時,終于璧针,上班不再是輾轉與疲勞疊加的痛苦嚷炉。上了地鐵,手機摸出來還沒看完兩篇文章探橱,目的地就到了申屹。那個疑問也隨著出行方式的改變而拋在了腦后。
等坐慣了地鐵后再來一次公汽的乘坐體驗隧膏,突然明白了當年那個疑問的答案哗讥。公共汽車的減震沒有地鐵做得好。公汽一路行駛胞枕,一路的顛簸杆煞,人坐在上面,頭和身體就一直處于輕微的晃動之下,等于一直在運動的過程中决乎,長途坐車后當然會感覺疲勞队询、暈眩。雖然科技的發(fā)展讓公汽的穩(wěn)定性增強构诚,減震效果越來越好蚌斩,但跟地鐵比起來,還是差得遠了范嘱。坐在地鐵上送膳,平穩(wěn),安靜丑蛤,身體生理上的感受遠沒有公汽給人的感覺強烈叠聋,下車后自然也不會又太多身體的不適。
說這些受裹,不知道是否有人有同感碌补。能感同身受的,都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了吧名斟。正是因為過去經歷的苦處脑慧,面對如今的各種方便迅捷,總會在心里感到幸運砰盐,感到生活的幸福美好闷袒,雖然僅僅是一個公共交通的出行。
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岩梳,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變化囊骤,都讓人心潮澎湃,都對生活充滿了感激冀值,都深覺自己生在了好時代也物。
而對于新時代的年輕人,比如我的女兒列疗,出門就是地鐵滑蚯,再要么打車,私家車抵栈,坐公汽的機會少之又少告材。所有的迅捷與舒適是她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并不覺得有多么幸運古劲,有多么特別的幸福美好斥赋。
這就造成了不同的心理落差。
對于我們而言产艾,生活并沒有多好到哪里去疤剑,但我們覺得處處都好了很多滑绒。
對于她們而言,生活水平已經比我們好了很多隘膘,但她們并不覺得自己有多好疑故。
所以,就造成了:看上去條件那么好棘幸,生活那么舒適焰扳,怎么就抑郁了呢倦零?
記得看過的一篇文章里說误续,抑郁的人通常發(fā)生在那些看上去條件還不錯的人身上,不管外在物質條件還是個人精神條件扫茅,她們對自己的期許更高蹋嵌,當長期達不到預期時,便會積累負面情緒直到積勞成疾葫隙,精神抑郁栽烂。
所以,抑郁癥患者中恋脚,成績好的學生多于成績差的腺办,高學歷的人多于低學歷的,財富自由的多于打工的社畜……
比比皆是糟描。
每個人生活經歷的不同怀喉,決定了她的生活體驗也不同。所以船响,我們再看到那些抑郁的人們躬拢,要能夠設身處地理解他們的抑郁情緒,畢竟见间,我們所說的“看上去條件那么好聊闯,過的那么幸福”米诉,她們或許并不能感知到“好”與“幸噶馐撸”,在她們的經歷與認知里史侣,那就是尋常的生活拴泌,她們只能感受到她們的經歷帶給自己的痛苦。
被理解抵窒,被接納弛针,是她們需要的第一步。